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科学合理的进行课堂提问,本文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课堂提问的密度,问题的设置把握好难易程度,结合问题和学生的基础与发展最前沿,把握问题的梯度,同时,对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做到及时鼓励评价,引导学生思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操作性强,效果好。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新课改非常重视课堂有效提问,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情况,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有效把握教学的节奏、深度和方式,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一、合理安排提问密度
新课改在压缩课时的同时,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立足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高效课堂教学。所以,为此,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吃透教材和大纲,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问题源于教材又契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多个层次思考问题。
例如,学习杜甫的诗歌《望岳》,教学中不能每一句话提问,让课堂充满问题。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备课最关键的问题:作者登上泰山之后,都看到了哪些具体景物,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诗歌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并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诗歌的画面特征和自己的感受。这一个问题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知诗人描绘的辽阔壮美的景象,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画面特征,总结诗歌的意境。同时,把学生的思考引向画面和诗人情感的关系上来,提出第二个问题:“作者把泰山的景象描写的如此辽阔壮美,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这和我们平时读到的忧国忧民的杜甫形象有何不同?“通过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感知青年时期的杜甫表现出盛唐人所共有的开阔胸襟和高远志向;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和安史之乱后的杜甫进行比较。
二、准确把握难易程度
如果问题过难,学生都回答不了问题,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果过于容易,起不到应用的效果,提问也是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既不能锻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 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又不能锻炼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问毫无价值。让问题能够接近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并做好引导和启发,力争通过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提问有所思,有所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杜甫的诗歌《春望》这首诗歌,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内容,诗人在这首诗歌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感知诗人的忧国忧民感怀伤己之情,然后,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作者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沉郁的感情?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寻找具体的原因,并结合诗歌背景,做到知人论世,立足文本。
三、设计课堂问题梯度
问题本身应从现象到本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简单基础知识到探究创新。问题的安排依照从简单到复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凸显问题的梯度,让低层次的学生能够有所思考,让高基础的学生能够有所突破,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通过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这首歌,笔者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曹操的有关知识,结合教材注释理解诗歌内容的前提下,给学生提出几个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组织发言。一、在这首诗歌里,诗人看到的沧海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并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景物或者画面的特征;二、作者在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和情感;第三,结合平时的文学作品,和诗人中展现的诗人形象进行对比,诗中的曹操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何不同?从情感上看,以前你所认识的曹操是什么样,你对曹操是什么样的态度?学过本诗歌后,你认识到有一个曹操形象如何,你对他有怎样的态度?这三个问题,从基础知识到思想情感,从人物形象到主观态度,从理解内容,到文学形象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有基础,有提高,很有层次,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及时评价和鼓励
课堂提问和评价是紧密的环节, 把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结合起来,还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自我解释,给予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对学生的内容、表述方式和态度给予更多的赞扬。
例如,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时,笔者在引导读懂文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学生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对于富有个性的想法,一方面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向深度思考,另一方面充分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积极富有创新性的思考问题。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突出学生主体,激活学生思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提问,又要注重科学性、适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卫荣. 设计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2] 何小娟. 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吉林教育. 2008(29)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新课改非常重视课堂有效提问,通过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情况,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有效把握教学的节奏、深度和方式,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一、合理安排提问密度
新课改在压缩课时的同时,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立足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高效课堂教学。所以,为此,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吃透教材和大纲,立足学生实际,让学生问题源于教材又契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多个层次思考问题。
例如,学习杜甫的诗歌《望岳》,教学中不能每一句话提问,让课堂充满问题。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备课最关键的问题:作者登上泰山之后,都看到了哪些具体景物,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诗歌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并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诗歌的画面特征和自己的感受。这一个问题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知诗人描绘的辽阔壮美的景象,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画面特征,总结诗歌的意境。同时,把学生的思考引向画面和诗人情感的关系上来,提出第二个问题:“作者把泰山的景象描写的如此辽阔壮美,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这和我们平时读到的忧国忧民的杜甫形象有何不同?“通过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引导学生感知青年时期的杜甫表现出盛唐人所共有的开阔胸襟和高远志向;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和安史之乱后的杜甫进行比较。
二、准确把握难易程度
如果问题过难,学生都回答不了问题,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果过于容易,起不到应用的效果,提问也是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既不能锻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 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又不能锻炼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问毫无价值。让问题能够接近学生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并做好引导和启发,力争通过问题带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提问有所思,有所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杜甫的诗歌《春望》这首诗歌,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内容,诗人在这首诗歌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感知诗人的忧国忧民感怀伤己之情,然后,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作者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沉郁的感情?引导学生从诗歌中寻找具体的原因,并结合诗歌背景,做到知人论世,立足文本。
三、设计课堂问题梯度
问题本身应从现象到本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简单基础知识到探究创新。问题的安排依照从简单到复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凸显问题的梯度,让低层次的学生能够有所思考,让高基础的学生能够有所突破,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通过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这首歌,笔者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曹操的有关知识,结合教材注释理解诗歌内容的前提下,给学生提出几个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组织发言。一、在这首诗歌里,诗人看到的沧海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话,来描绘诗人所看到的景象,并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景物或者画面的特征;二、作者在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志向和情感;第三,结合平时的文学作品,和诗人中展现的诗人形象进行对比,诗中的曹操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何不同?从情感上看,以前你所认识的曹操是什么样,你对曹操是什么样的态度?学过本诗歌后,你认识到有一个曹操形象如何,你对他有怎样的态度?这三个问题,从基础知识到思想情感,从人物形象到主观态度,从理解内容,到文学形象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有基础,有提高,很有层次,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及时评价和鼓励
课堂提问和评价是紧密的环节, 把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评价结合起来,还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学生自我解释,给予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对学生的内容、表述方式和态度给予更多的赞扬。
例如,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时,笔者在引导读懂文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学生的基本认识,引导学生进行互评,对于富有个性的想法,一方面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向深度思考,另一方面充分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积极富有创新性的思考问题。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突出学生主体,激活学生思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既要重视提问,又要注重科学性、适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卫荣. 设计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2)
[2] 何小娟. 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 吉林教育. 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