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满天星”训练营的实践探索

来源 :校园足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ng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校园足球在普及的基础上加以提高,2017年,教育部在全国试点建立了4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以下简称“满天星”训练营)。“满天星”训练营是指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普及的基础上,由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各级校园足球相关部门共同成立,通过选拔区域内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不脱离家庭、学校及课堂,利用课余、周末、寒暑假等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和比赛[1],达到更好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目标。2018年,教育部公布第一批“满天星”训练营遴选名单中,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成功入选,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单位。在此,笔者对深圳市探索建设“满天星”训练营的过程和经验进行总结呈现,旨在为其他地区“满天星”训练营提供参考,并对校园足球以及其他运动项目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一、认真筹备是成功申报的前提
  2018年,宝安区教育局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满天星”训练营的遴选条件和程序,依托棕榈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准备了一份长达275页的申请书。申请书里包含了宝安区校园足球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成就、《宝安区校园足球工作(2015-2017)实施方案》、英国西布朗足球俱乐部青训教练资料、宝安校园足球相关政策文件,及宝安区校园足球合作企业介绍等多个方面。经过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教育部综合认定3个阶段,宝安区教育局成为“满天星”训练营。目前,宝安区“满天星”训练营已经设立3个大本营和8个子营(表1)。
  二、宝安区建设“满天星”训练营的优势
  (一)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体育运动的发展速度、规模和水平。深圳市宝安区地处改革前沿的深圳市西北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经济较为发达,每年用于体育文化建设的经费充足,并设立了足球运动发展专项资金,这为宝安区足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方面,宝安区现有十一人制自然草球场20个、八人制与五人制足球场总数超过130个,为全区校园足球持续健康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氛围
  早在1942年,宝安区沙井中学和壆岗小学就开展了足球运动。20世纪80年代,东方小学和壆岗小学等学校成为“深圳市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998年2月,經中国足球协会批准,壆岗社区成立了全国第1家村级足球俱乐部,悠久的足球文化积淀助推着宝安区校园足球快速地发展。目前,宝安区共有11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6所学校成为省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三)具有较强的校园足球师资队伍
  宝安区凝聚了一批高水平足球教练员,加强了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力量。许多优秀教练员和职业退役运动员在宝安区从事校园足球青训工作,如前广东宏远队队员丘志华、前广州松日队队员黄运回等。同时,全区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都配齐了足球教师,且有关部门及学校针对足球教师的专业发展分入门、提高、精英教练员培训等不同层次开展了大量培训,推进了全区校园足球的快速发展。
  (四)具有良好的政策和社会支持环境
  宝安区政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不断激活校园足球发展活力。2017年,宝安区政府与当地企业棕榈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由棕榈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带英超西布朗足球俱乐部(WBA)和世界最大的足球博物馆(WFC)落户宝安区,打造足球赛事、青训和文化一体化产业园。西布朗足球俱乐部青训体系与宝安区校园足球深度合作,由西布朗青训教练员进驻宝安区,将英国青少年足球理念与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带进宝安区校园足球,并在宝安区先后举行了400人规模的“棕榈体育-西布朗”校园足球精英夏令营、45名精英教练员培训班,为15所“棕榈体育-西布朗俱乐部”青训学校挂牌。此外,棕榈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沙井中学签署校园足球发展合作协议,开设了足球文化大讲堂,推动了沙井中学足球队访问英国桑德维尔学院和宝安区校园足球精英队赴西布朗青训学院集训等卓有成效的活动。由此,宝安区校园足球的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涵盖培训、训练、交流、文化推动及集训、比赛等在内的系统化的国际化道路。
  三、宝安区建设“满天星”训练营的3点经验
  (一)配备高水平教练员
  1.教练员的聘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足球教练员是校园足球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水平将决定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甚至对中国足球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2]。根据“满天星”训练营的需要,由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选聘本土优秀营地教练员,经专家组考核后成为“满天星”训练营教练员,并颁发聘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与棕榈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推动下,宝安区“满天星”训练营在选聘本土教练员的基础上注重引进高水平外籍教练员,2017年,在棕榈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资助下,4名西布朗足球俱乐部青训外籍教练员进驻宝安区校园,为宝安区校园足球带来新的足球理念和健全的足球青训体系。
  2.教练员的培训。“满天星”训练营教练员培训每学期举行2次,且教练员培训分为入门、提高、精英培训,其中入门、提高培训安排在学期初和学期末;精英教练员培训由西布朗4名外籍教练员负责,春季、秋季各培训1次,主要针对足球训练方法、足球理念、足球文化等进行培训,由此宝安区本土优秀教练员与外籍高水平教练员形成合力,助推宝安区校园足球持续健康的发展。
  3.教练员的考核。被选聘的本土教练员需要接受考核,日常训练期间专家及外籍教练员到营地检查“满天星”训练营训练、联赛开展情况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学期末由“满天星”训练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统一考核,对教练员实行动态管理,第1次考核不及格的教练员将被警告,第2次考核不及格的教练员将被解聘,由此促使教练员不断进行自我反省与提高。   (二)开展高水平训练竞赛
  1.开展高水平训练。“满天星”训练营子营本着就近入营的选材原则,各子营从本学区临近学校由子营教练员负责选拔营员,对入营的营员进行入营测试和年底测试,其中选拔需要进行身体素质测试(4×5m折返跑、30m跑、立定跳远)、专项体能测试(间歇耐力测评、下肢爆发力测评)、InBody仪器肌体成分测试、分组比赛并安排使用TROPS等智能穿戴设备,TROPS设备测评包括控球、传射、爆发力、速度、耐力和活跃度6个方面,且将从这6个方面对入营的营员建立数据库,营员经教练员考核合格后发放录取通知并进入子营;子营营员通过身体素质、体成分、基本技术、专项能力和比赛评价等5个方面的测试选拔后,将进入大本营,由此做到科学选材。
  “满天星”训练营的训练以子营为主,每周训练时间为星期二和星期四下午,由外籍教练员到各个营地学校进行观摩与指导;并将训练与深圳市“4点半工程”有效结合,各级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足球训练课覆盖了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4:30至6:00的课与活动。此外,寒暑假期间,子营优秀营员将集合起来参加“满天星”训练营大本营的训练和比赛。
  2.开展高水平比赛。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果的有效手段,宝安区围绕“满天星”联赛开展校园足球的“校内班级联赛——‘满天星’训练营联赛——区长杯”,“满天星”训练营贯彻“两训一赛”的基本要求,“满天星”训练营子营每一学期均安排主客场联赛,联赛分为春季和秋季联赛,组别按照年级分组,并分为小学男子甲组与女子甲组(五、六年级)、小学男子乙组与女子乙组(三、四年级)、初中男子组与女子组共3个组别24支队伍参加336场比赛,比赛时间为星期一或星期五,要求不挤占学生学习时间,且联赛制订有升降级制度,每个组别联赛后2名和校内班级联赛前2名进行升降级附加赛,促进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反省与提升,营员们通过联赛切磋球技,交流提升。联赛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让家长和朋友看到营员的表现,确保了“两训一赛”和“赛训互相检验”的目标得以实现。大本营营员每周末由西布朗外籍教练员指导训练,寒暑假各集训1次,选拔出的優秀营员代表宝安区参加各级校园足球比赛,由此也为畅通校园足球人才上升通道奠定了基础。
  (三)落实高水平保障
  良好的保障是校园足球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宝安区成立了“满天星”训练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创建3个大本营、8个子营;发挥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各自的优势,区业余体校与教育局密切配合,体育部门主要承担专业技术的指导、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训练等,教育部门主要承担相关政策的制订、师资培训、校园足球活动等,有效实现了教体融合;并通过与棕榈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与帮助,引进英国西布朗足球俱乐部的优秀教练员资源和青训课程。另外,经费是校园足球训练、比赛的核心基础保障,没有足够的经费,任何团队都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经区政府批准,由区财政统一保障训练营2019-2021年的训练经费,为训练营每年配套815万建设专项经费(含教育部100万/年、广东省400万/年、宝安区315万/年),“满天星”训练营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由宝安区教育局负责监督,为宝安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登峰.介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最新进展情况和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整体思路[EB/OL].http://www.moe.gov.cn/,2019-08-26.
  [2]古文东.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1):124-128.
  [3]靳团.上海市杨浦区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6.
其他文献
2015年,南京市雨花台区被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雨花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克服理念、师资、经费等方面的不足,大力推进区域校园足球运动,初步形成抓实足球普及、做好足球教学、办好足球赛事的校园足球发展新格局。全区共有校园足球专业教师32名,国家一级、二级裁判员16名,校园足球持证教练员26
期刊
8月19日下午,参加完第二届阿迪达斯青年杯足球比赛的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U15国家队全体队员飞抵上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U15国家队德国行总结座谈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企业公关高级总监吴亮,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中国办公室董事总经理鲁文·卡斯帕,教练员国作金以及全体运动员参加了座谈会。 
期刊
在传接球教学中,以传球技术为内容的课居多,接球动作教得较少,用脚背内侧或其他部位相关动作技术传球的教学内容也较少,且传接球距离要求多为短距离甚至是超短距离,练习形式多为原地传接。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传接球技术的理解不足,也造成了在比赛中无法适应比赛、理解比赛、打好比赛。由此,教师应对传接球的概念与内涵有清楚的认知,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根据其接受能力与身体运动条件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与内容,实施注重足球项
期刊
中国的校园足球与欧洲顶尖的青训足球俱乐部水平差距到底有多远,是很多人都好奇的话题。日前在德国进行的第二届阿迪达斯青年杯足球比赛中,或能看到一些端倪。  德国当地时间8月16日和17日,第二届阿迪达斯青年杯足球赛上,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U15国家队分别对阵来自葡萄牙的本菲卡俱乐部U15梯队、克罗地亚萨格勒布俱乐部U15梯队和瑞士巴塞尔俱乐部U15梯队。这三场比赛中,中国队在主教练马永明的带领下,小球员
期刊
足球的接球技术,实际上就是控制好来球的技术,一次成功的接球应该做到运用合理的接球动作,在短时间内让球到达自己需要的位置和状态,以便进行下一个动作,接球技术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对足球的球权控制力。接球技术是小学足球教材中的一项教学内容,下面笔者结合日常实践和探索,介绍小学阶段接球技术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阶段接球技术的分析  能否成功接球,关键是看触球时的3个因素:学生接触球的位置、学生用身体哪个
期刊
笔者曾经参加校园足球教师赴法国留学,通过在里昂第一大学的进修学习,对法国先进的足球理论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法国青少年足球培训中,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教学与训练,都遵循着一切从比赛出发的理念。虽然这个理念并不新鲜,但要将“一切从比赛出发”在日常的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充分落实,法国足球还有一些可借鉴之处。  一、贯彻一切围绕比赛进行的理念  青少年足球在法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青少年的培养主要依托
期刊
在“抢圈”游戏中,教练员往往会融入较多战术理念,如,快速攻防转换、场上位置感等,让“抢圈”游戏更加贴近于实战,从而培养队员阅读比赛的能力。在组织“抢圈”游戏时,教练员要帮助队员逐步建立起观察、思考、决策及执行能力,即让每一名队员不断感知练习的变化过程,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情景进行分析后,迅速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利用技战术动作将自己的决策表达出来。  一、2v5移动“抢圈”游戏  游戏目标:2v5移动
期刊
坚固的防守是球队在足球比赛中获胜的基本条件之一,防守技术是队员需要掌握的重要技术。在小学足球的日常练习中,一线足球教师对个体防守技术关注较多,而对区域防守以及整体防守的技术涉及相对较少,由此造成了小学生在防守中不知道如何站位等问题。笔者以后场4后卫防守为例,从热身活动、技术练习、技能练习、模拟比赛等环节,呈现出一节完整的训练课。  一、训练说明  (一)热身活动  场地:1块30m×40m的区域。
期刊
一、上海市  上海市为不断加强与改进体育课教育教学,自2012年起,开始系统实施“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和大学个性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目前,全市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基本实现全覆盖,200余所初中和小学、10余所高校实施了课程改革,徐汇区、闵行区、宝山区等3个区进行了全区中小学课程整体改革。作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初步构建形成,基本实现了“校园足球特色
期刊
宿豫区位于江苏省北部,是宿迁市“一体两翼”的东翼,被称为宿迁的“浦东”,位于苏鲁豫皖淮海经济区的中心。自2017年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以来,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宿豫区通过普及校园足球,激发运动兴趣、增强身体素质、锻造良好品格,发挥足球育人功能,先后创建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2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