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故事,培养历史思维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本文从采用挖掘教材故事,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进行故事导入;挖掘故事情节,拓展故事内涵;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刺激学生延伸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材故事;教学思维
  历史教师都想把历史课讲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既要富于教学艺术性,又要有育人思想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熟悉教材和了解学生外,还须不断地积累一些历史故事等辅助资料来丰富课堂学习,现行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每课都有相关史事,有些篇目还有知识拓展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呢?笔者采用挖掘教材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面对刚从小学升上来的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特强,自觉能力较差,即使上课铃响了,教师已经走入课室,开始上课了,而学生们的嬉戏打闹也没停下来。这时,运用故事导入可使学生很快安静下来,因为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时,先讲述原始人类的故事,再用课件展示人类进化示意图(如图):
  这个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当学生纷纷诉说、兴趣浓烈时,再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谁的模样与示意图里的模样相同?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然后指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寻找出相关的答案。学生在寻找答案这个过程,就已经进行了历史思维的训练了。
  二、挖掘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注意
  采用故事导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故事之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故事情节,用故事导入之后,就靠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这时可以深挖故事情节,用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故事来龙去脉,学生在弄清楚故事情节的同时也是对本节内容的深入学习。
  例如,学习《三国鼎立》这课,先用“三国故事”导入后,结合教材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三国鼎立”的故事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经过和结果)后,引导学生去钻研“鼎立”的三方是谁,各自以哪里为大本营,在鼎立之前发生了哪些战争,其中“官渡之战”是是在什么时候,是哪两方之间的战争,发生战争的事件起因是什么,最后谁赢了;“赤壁之战”又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交战的双方是谁,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战争,最后又谁失败了。這两次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再如,我们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课堂上进行导问:我们同学中谁最聪明?谁的计谋最多?谁可以充当刘备的谋士?这一问刺激了学生不服输那根弦,有的说自己最聪明、有的说我的同桌最聪明、有的说班长最聪明,等等。这时,将问题引入到了相关史事的学习:刘备的身边有猛将关羽、张飞等,但缺少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士,大家说这个人物应该是谁?这种不直接指明,带有一定猜想性的描述,一下子便吸引学生注意力了,齐声回答说:“诸葛亮。”紧接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而顺利地转入新课的分析上,诸葛亮是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人物,刘备不顾路途遥远、天寒地冻,“三顾茅庐”诚心所感动的人物,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三顾茅庐”的佳话。
  引导学生去了解故事情节,用故事情节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自然与不自然之间进入教材的学习与钻研,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三、拓展故事内涵,刺激学生延伸
  现在的历史教材编排的内容都相对是篇幅短小,语言也精炼简洁,很多内容都是以旁批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教师,用故事情节去吸引学生注意力之后,要进行拓展故事内涵,以相关的史事激起学生的求知,以相关的故事内涵来刺激学生的对知识的延伸。例如,学完《三国鼎立》这一节后,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挖掘教材中“三顾茅庐”的相关史事。(如图)
  由刘备的“三顾茅庐”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故事内涵,拓展到对人才的渴望,经常听说某些公司用高薪去聘请人才,体现高端人才的重要性。由此,激励我们要努力读书、好好读书,争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用拓展故事内涵,对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大有帮助。例如,由“三国鼎立”的故事拓展到“贞观之治”再到“开元盛世”等故事。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进行设置拓展故事内涵。这些古代的故事现在都已经搬上了银幕,又可以拓展到前些年拍摄的关于《武则天》《唐太宗》《隋唐演义》等的影视剧,让学生了解到唐太宗、唐玄宗等人的雄才大略与善用人才。还可以拓展到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情,社会经济高度繁荣,也可以拓展到开元盛世的盛大场景,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唐朝时期的繁荣鼎盛。在此基础上,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唐太宗当时所采取的各方面的措施,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这些举措,才能在当时有这样繁荣的景象,让学生记住这些伟大的举措,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将更加努力的去奋斗。这些,由一方拓展到另一方的过程,这也就拓展了学生的历史思维了。
  知识竞争时代,要培养的是能考虑“明天、后天”的有历史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当然,在挖掘教材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教材的相关性,要与教材内容相辅相成,才能在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孙洪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2):8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高低,对于学生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班主任管理中要通过巧妙的语言艺术,拉近与学生距离,使其得到心理抚慰和支持,从而亲师而听取教诲。除了这个,班主任要增强沟通主动性,并要与学生展开良性对话和交流。班主任就能在过程中明确学生存在问题,进而有目的进行引导,确保所有学生健康成长,并在班级中获得进步与发展。本文以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为讨论对象,分析语言艺术
【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信息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新时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如何将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落实到位呢?本文将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等方面来落实信息技术课堂上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团结协作  新课改提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实际上这几项的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的便利,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网络科技在给我们提供多元信息渠道、便捷生活体验同时,网络使用日渐低龄化情况也给孩子们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如影响视力、沉迷网络游戏、不良信息影响、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由于现代家庭中使用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幼儿接收各类网络信息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如何让孩子学会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受到不健康网络的侵害,学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下,“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形式造成了教育对象虚拟、情感交流缺乏、割裂了“教”与“育”的联系等问题。这些问题表明班级网络文化建设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为此,本文尝试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方联动为着力点,思考新冠肺炎疫情下班级网络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网络教学;班级网络文化建设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班级网络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
【摘要】笔者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任职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于2014年、2016年走访了香港两间学校,就穗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与香港教师进行探讨,针对穗港两地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不同,笔者对比了穗港教材选用情况、单个单元课题组成方式、一节课的概念与表现,探讨两地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差异性  笔者于2008年入职广州市黄埔区一间普通的小学,分别于2014年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阶段是奠定一个人终身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要用好“五制”联动。它是开启学生课外阅读的金钥匙,它通过好书推荐激励制开启学生课外阅读、家校密切配合制对学生的阅读形成合力、阅读策略支持制保证学生阅读的质量、阅读交流分享制提升阅读深度、阅读习惯持久制让阅读成为习惯。“五制”联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资源教育,是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关注与热爱的有效实践。与此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及: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然而,如何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引用乡土课程教学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下坝灯会;灯笼设计和制作;幼儿教育;传统特色文化  我国地大物博,五
【摘要】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整合单元内容可以为学生深度学习的落实提供保障。本文从完整理解、关联整合、迁移应用、批判创新四个维度,结合具体课例,探究深度学习理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单元整合教学。  【关键词】深度学习;单元整合;教学探究  一、前言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顿和赛乐乔基于对学习者获取和加工信息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逐渐具备了时代性、科学性。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科目,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习惯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需奠定的重要基础。小學数学的计算教学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充足耐心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也绝不能一蹴而就,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方法及科学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寒假来啦!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学生们如何度过健康、愉快的寒假?近日,教育部发布《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2021年寒假高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一、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  健康生活提示要诀  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助于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等多种传染病、近视、肥胖、精神疾病和多种健康问题的发生。近日,教育部组织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