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xx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有专家调查后表明,智力对学习成绩的作用程度只是一般: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力一般的学生成绩优秀;而较差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智力优秀的学生变成后进生。因此,要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非智力因素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综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作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多开展生物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全校开展“生物科技小作品评比”,“生物标本制作”、“生物实用知识小板报”等竞赛活动。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很多学生在竞赛的情况下,学习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2.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根据当地有利用生物学搞好农林副业的情况,比如“花卉组培”,“真菌蘑菇养殖”等等比较有本地特色的跟生物应用相关的产业,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甚至有机会利用假期参与实践,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知识不仅是为了升学,更重要是提高公民的生命科学素质,树立生命科学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为将来从事生物业生产做好基础知识储备。课余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体会生物具有“学以致用”的特点,从而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3.唤醒和强化学生的学习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唤醒和强化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方面。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尊重的需要,二是求知的需要,三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据此,为了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质疑
  在预习指导、课前思考、课堂提问中,可以通过质疑,使学生产生正常的焦虑感。心理学表明:学生只有处于中等程度的焦虑状态,才能有效地产生学习的需要。
  (2)努力发挥家长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教师要定期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汇报给学生家长,使学生能经常而及时地受到家长的鼓励和鞭策,从而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需要。
  (3)帮组学生确立奋斗目标
  帮组学生跟自己过去的学习情况做对比,跟班级里其他同学的学习情況做对比,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又一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五条途径:
  1.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彻底改变以往“满堂灌”、“搞题海战术”、“黑板上做实验”等落后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和“学”重心的转移,由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以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中心。力求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样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教学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优化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利用现代教学设备,通过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展台来展示图形图像和声音、动画、视频,使教学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并增加信息量,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某些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究其原因,学习方法不恰当,长此下去势必会使学生降低或失去学生物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比如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抽象和概括的方法等等,通过具体的实例,强化这些方法的实用性。使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强化实践教学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理论 实践才能很好地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教师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创造条件完成学生实验,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开展生物活动课,多让学生动手、观察,让学生开开视野,多收获成功的喜悦,进而维持学习的兴趣。
  5.联系实际教学
  生物学与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息息相关,多联系生活实际和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如“蔬菜大棚种植”、“花卉杂交”、“沼气肥”等等,使学生感到学习生物真的很有用途,能造福人类,也可以让自己获益,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热情。
  三.增进师生情感,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快乐地学习,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1.注重师表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做到以专注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和严谨的作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对待每一节课都必须充分准备、精心设计。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合作氛围,积极发挥启发、引导、激励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注意教师言辞:教师要清除权威心理,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注意分寸,避免过激言辞,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4.体现崇高的师德:教师要爱护关心学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要从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多给以关心、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
  四.培养学生对待困难的正确心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使学生遇到挫折时产生理智的反应:正确分析挫折的原因,将目标调整到经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结束语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等实例都说明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弥补智力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主动性、自信心及勤奋、踏实的学习品质,以提高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俊雄《中学生命科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定华《教育心理学》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是一个完整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编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案中体现得不够充分甚至不够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反映了人们对课堂教学有了再认识。本文试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比较入手,阐述新课程标准下编制教学目标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比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下称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阐述
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洋,起伏的山峦,广袤的土地,千姿百态的植物以及种类繁多的动物等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而所有这些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多种化学元素共同组成了人体,人体中的化学元素有几十种之多,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既有金属元素,也有非金属元素。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可以从“头”说起,我们的头发中含有铝、钒、锌、铁和砷,大脑中含有磷、钒、钠、锌和钾,脑垂体中含有铟、
一、隔离法和整体法  隔离法是把物理问题的某些对象或过程、状态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当为了弄清系统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及其它情况时,一般可选用隔离法。隔离法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对象的隔离,二是对过程的隔离。  整体法是把所涉及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当只涉及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某些物体的力或运动及其它情况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整体法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整体研究
当前,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为土地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低,人地关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中国的粮食安全已经受到耕地量骤降的威胁;另一方面,中国的农村宅基地存在诸多问题。
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愿学、会学、乐学,是我们的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此我谈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愿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得获取知识,形成智能的重要前提。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学。首先,让学生明确物理教学的目的,产生兴趣。比如,引导学生发现他们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运用;搞“
摘要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科学教师应利用学科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关键词:创新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技能  创新是人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负有重要责任。初中科学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科学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载体,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活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都在不断加深,并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扶持措施来推动其发展。然而,在我国政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遭遇到文化体制活
【摘要】:在信息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各环节都应变换角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才能打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  关键词: 学生主动性以生为本生动课堂学生的乐园趣味性积极思维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而计算机这个载体的本身所具的特点又决定了信息教学在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育、实践教育有其独特性。  笔者本来认为学
摘要:现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忽略了学生实验素质的培养,学生普遍缺乏独立自主的是实验操作能力,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大致来看有五个方面的那原因,本文对这五个方面产生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注重培养实验素质方法措施     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是研究、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