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有高楼林立的繁华街道,也有质朴本色的土著木屋:这里有五光十色的商场赌城,也有自由行走的飞禽走兽:这里生产璀璨夺目的黄金钻石,也有赏心悦目的海滩白云。这里就是五彩缤纷、有着彩虹国度之称的南非!
提到遥远的南非你会想到什么?黄金钻石、狮子猎豹,还是好望角?南非,有着太多超乎想象,有着太多五彩缤纷,有着太多自在慵懒。如果你也充满向往,那么请跟我一起去领略开普敦的蓝色畅想和约翰内斯堡的金色璀璨。五光十色·都市魅影
到达南非后的第一个早上,我是被照进屋子里的温暖阳光叫醒的,想起一句话:“每天早上醒来,看见阳光和你都在,这就是最幸福的未来。”于是幸福地起床,到酒店餐厅吃早餐。这里的早餐品种真是丰富啊,有选择困难症的我还好胃够大,可以把看得顺眼的美食都品尝一遍,其中觉得最赞的是烤猪肉,肥而不腻,我一连吃了好几块。如果你去南非,建议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烤猪肉。
早餐后出门,蓝天、绿树、黑皮肤,到处都是露着白牙的笑容,加上大方的阳光照得我仿佛置身画中。深呼吸,吸一口没有雾霾的空气,我们向开普敦城西的桌山( Table Mountain)进军。
桌山,因为山顶平整得好像一张桌子,所以得此名号。坐上桌山的360°旋转缆车,整个城市的美景都一览无余,同行的小伙伴又是拍照又是欢呼,后面一群来自印度的游客也在咿呀乱叫,看来人口大国的人都是不一般的爱热闹啊!
到达山顶,刚出缆车站,就被迎面的风吹了个踉跄。5月已是南非的深秋,加上山顶早晚温差大,尽管脖子上挂着围巾,身上穿着防风衣,还是冻得发抖。建议准备上山的人一定要备好防寒服,山顶商店里也有抓绒服、棉服等。当我站在山边眺望大西洋的美景时,觉得即使风再大、温度再低都值了。太阳在海平面上洒下一片金光,远处的建筑好似梦幻的海市蜃楼,巨大的帆船游弋在海平面上,提醒着你这片美景真的不是在梦中。金色的光芒在海上慢慢游移,牵动着我的思绪也跟着游移,所有的烦恼都一起被风吹进了大西洋。
惊险刺激·荒野体验
除了桌山,匹林斯堡国家公园也是南非的必游景点,运气好的话,你可以看到“非洲五霸”——狮子、象、水牛、豹和犀牛。我们坐在吉普车里,黑人司机大姐一路飙车,说要带我们看狮子,我们便被一路黄土地往嘴里灌。奔到一个固定点打算守株待“狮”,等了半天连根狮子毛也没见着。过了一会儿,黑大姐拿起步话机一阵叽里呱啦的土著语,突然车子一个猛掉头,又是一路狂奔。几分钟后,真的有狮子出现了!第一次在野外这么近距离地接触狮子,既兴奋又有点小害怕。虽然在国内动物园也见过狮子,但那是关在笼子里的,和这种奔跑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就好像这是你去人家家里做客,而不是把人家请到自己的地盘。除了狮子,我们还看到了沉默的大象、优雅的长颈鹿、成群结队的羚羊、皮糙肉厚的犀牛、漂亮的斑马等。每一秒都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惊喜出现,我爱极了这种感觉。一路上,开车的黑大姐非常敬业非常厚道,尽一切努力让我们看到尽量多的动物,给每位游客的视觉都满载而归的感觉。 我们的午餐是一顿民俗特色餐,一份是鸵鸟肉,一份是鳄鱼肉。我各尝了一下,鸵鸟肉类似煎炸过的鸡肉,鳄鱼肉好像煮不烂的牛肉,虽然有些食不知味,但人的一生能有几次机会可以品尝到鳄鱼肉南非大象虽然体形巨大,但性情温顺感性。当它们聚首一堂时,会互相嬉戏玩耍,发出很大响声,还会互相触摸对方的鼻子,像小孩子一样淘气。或鸵鸟肉呢?除了这两道野味,南非大厨们还喜欢烹饪跳羚肉。跳羚白汁红肉——用高级的橄榄油、草药、醋或者柠檬汁加黑辣椒即可做出这道美味,注意:它不是煮熟,而是用调味汁浸泡而成的。
不可不试·当地美食
那些稀奇古怪的野味是南非餐厅大厨的最爱,而南菲的普通老百姓都吃什么呢?大街上随处可见烤木薯,很多国外的旅行杂志一致认定,没吃过木薯就不算来过南非。这和非洲土地的贫瘠有关,只有木薯这种能抗旱抗虫的植物才能在这里生存,非洲木薯的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它是很多非洲人特别是偏僻村落人们的主食。我们的车停在加油站时,看到附近的工人一手拿着木薯,一手端着水,边吃边喝,午饭就算解决了。我也买了一个路边卖的烤木薯,咬开来,里面软软的、面面的,有点像烤红薯,但说实话,它的味道可比烤红薯差远了,既不甜也不香。所以非洲人还想出了木薯的其他吃法——把它晒干,然后用锤子捶打成粉,为什么不用磨呢?我也不知道,可能他们不流行吧。吃的时候取出一点粉,加上水煮成木薯糊,然后浇上各种调料汁和佐料拌着吃。
南非另一道家常名菜叫三角铁锅炖菜。它是拿一个三角铁锅放在火上,先放入肉和洋葱,再加入调味品,用食用油和黄油炒至褐色,然后加入硬质蔬菜如土豆、胡萝卜等,最后加入软质蔬菜、葡萄洒和原汤,盖上厚厚的锅盖。经过两个小时的温火慢炖,再加入酱油,一锅香气四溢的大餐就出炉了。这阵势让我想到咱们东北的炖菜,食材一股脑儿一锅炖,绝对大容量,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
西式洋气·南非美酒
品尝完了当地人的木薯和炖菜,导游又驱车带我们去大康斯坦夏葡萄酒庄园(Groot Constantia)品尝美酒啦!庄园位于开普敦市南半岛区,是南非最古老的葡萄酒庄园,典型的17世纪荷兰式建筑风格。这里因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酿造出好葡萄洒的风水宝地。随着闷脆的橡木塞打开的声音,一股清香徐徐飘进鼻中,轻晃玻璃杯,抿一口紫红的液体,温和轻柔的甜美在唇齿间荡漾开,甜美过后,舌尖上滑过一股馥郁的果子酸,最后又是一阵柔顺的清甜,层次之丰富,着实让人惊叹。
除了欧味十足的萄萄酒,南非酒中另一个响亮的品类就是“大象洒”,是用非洲草原上Ma rula树的果实加新鲜奶油酿制而成。据传这种果实发酵后能让大象喝醉,所以得名“大象洒”。喝一口,舌尖先品尝到牛奶的香甜,接着舌头两侧味蕾觉察到轻微的苦涩,酒到达喉咙时会感受到火辣的热情。它的口感融合了欧式百利甜洒的醇厚和当地果实的清香,就如南菲这个多彩国度,将原始与现代、西式与传统完美糅合,魅力无穷。
气候:秋冬季(4月~9月)是南非最佳旅游时节,气候干爽、清凉,并且丛林不那么茂密,口渴的野生动物会聚集在水源地周围,正好让你大饱眼福。
住宿:南非开普敦的背包客旅舍(The Backpack)值得推荐,性价比很高,并且刚被《孤独星球》评为最物超所值住宿,还被世界知名旅游网站hostelworld.com评选为非洲最佳旅舍。
美食:除了鸵鸟肉、鳄鱼肉等重口味美食外,在南非还可以品尝各种口味的杖鱼(snoek,一种咸水鱼,有烟熏的、现煎的或做成鱼饼的)、烤乌贼(搭配甜辣酱、对虾、鲜鱼和柠檬蒜汁)等美味。
提到遥远的南非你会想到什么?黄金钻石、狮子猎豹,还是好望角?南非,有着太多超乎想象,有着太多五彩缤纷,有着太多自在慵懒。如果你也充满向往,那么请跟我一起去领略开普敦的蓝色畅想和约翰内斯堡的金色璀璨。五光十色·都市魅影
到达南非后的第一个早上,我是被照进屋子里的温暖阳光叫醒的,想起一句话:“每天早上醒来,看见阳光和你都在,这就是最幸福的未来。”于是幸福地起床,到酒店餐厅吃早餐。这里的早餐品种真是丰富啊,有选择困难症的我还好胃够大,可以把看得顺眼的美食都品尝一遍,其中觉得最赞的是烤猪肉,肥而不腻,我一连吃了好几块。如果你去南非,建议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烤猪肉。
早餐后出门,蓝天、绿树、黑皮肤,到处都是露着白牙的笑容,加上大方的阳光照得我仿佛置身画中。深呼吸,吸一口没有雾霾的空气,我们向开普敦城西的桌山( Table Mountain)进军。
桌山,因为山顶平整得好像一张桌子,所以得此名号。坐上桌山的360°旋转缆车,整个城市的美景都一览无余,同行的小伙伴又是拍照又是欢呼,后面一群来自印度的游客也在咿呀乱叫,看来人口大国的人都是不一般的爱热闹啊!
到达山顶,刚出缆车站,就被迎面的风吹了个踉跄。5月已是南非的深秋,加上山顶早晚温差大,尽管脖子上挂着围巾,身上穿着防风衣,还是冻得发抖。建议准备上山的人一定要备好防寒服,山顶商店里也有抓绒服、棉服等。当我站在山边眺望大西洋的美景时,觉得即使风再大、温度再低都值了。太阳在海平面上洒下一片金光,远处的建筑好似梦幻的海市蜃楼,巨大的帆船游弋在海平面上,提醒着你这片美景真的不是在梦中。金色的光芒在海上慢慢游移,牵动着我的思绪也跟着游移,所有的烦恼都一起被风吹进了大西洋。
惊险刺激·荒野体验
除了桌山,匹林斯堡国家公园也是南非的必游景点,运气好的话,你可以看到“非洲五霸”——狮子、象、水牛、豹和犀牛。我们坐在吉普车里,黑人司机大姐一路飙车,说要带我们看狮子,我们便被一路黄土地往嘴里灌。奔到一个固定点打算守株待“狮”,等了半天连根狮子毛也没见着。过了一会儿,黑大姐拿起步话机一阵叽里呱啦的土著语,突然车子一个猛掉头,又是一路狂奔。几分钟后,真的有狮子出现了!第一次在野外这么近距离地接触狮子,既兴奋又有点小害怕。虽然在国内动物园也见过狮子,但那是关在笼子里的,和这种奔跑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就好像这是你去人家家里做客,而不是把人家请到自己的地盘。除了狮子,我们还看到了沉默的大象、优雅的长颈鹿、成群结队的羚羊、皮糙肉厚的犀牛、漂亮的斑马等。每一秒都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惊喜出现,我爱极了这种感觉。一路上,开车的黑大姐非常敬业非常厚道,尽一切努力让我们看到尽量多的动物,给每位游客的视觉都满载而归的感觉。 我们的午餐是一顿民俗特色餐,一份是鸵鸟肉,一份是鳄鱼肉。我各尝了一下,鸵鸟肉类似煎炸过的鸡肉,鳄鱼肉好像煮不烂的牛肉,虽然有些食不知味,但人的一生能有几次机会可以品尝到鳄鱼肉南非大象虽然体形巨大,但性情温顺感性。当它们聚首一堂时,会互相嬉戏玩耍,发出很大响声,还会互相触摸对方的鼻子,像小孩子一样淘气。或鸵鸟肉呢?除了这两道野味,南非大厨们还喜欢烹饪跳羚肉。跳羚白汁红肉——用高级的橄榄油、草药、醋或者柠檬汁加黑辣椒即可做出这道美味,注意:它不是煮熟,而是用调味汁浸泡而成的。
不可不试·当地美食
那些稀奇古怪的野味是南非餐厅大厨的最爱,而南菲的普通老百姓都吃什么呢?大街上随处可见烤木薯,很多国外的旅行杂志一致认定,没吃过木薯就不算来过南非。这和非洲土地的贫瘠有关,只有木薯这种能抗旱抗虫的植物才能在这里生存,非洲木薯的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它是很多非洲人特别是偏僻村落人们的主食。我们的车停在加油站时,看到附近的工人一手拿着木薯,一手端着水,边吃边喝,午饭就算解决了。我也买了一个路边卖的烤木薯,咬开来,里面软软的、面面的,有点像烤红薯,但说实话,它的味道可比烤红薯差远了,既不甜也不香。所以非洲人还想出了木薯的其他吃法——把它晒干,然后用锤子捶打成粉,为什么不用磨呢?我也不知道,可能他们不流行吧。吃的时候取出一点粉,加上水煮成木薯糊,然后浇上各种调料汁和佐料拌着吃。
南非另一道家常名菜叫三角铁锅炖菜。它是拿一个三角铁锅放在火上,先放入肉和洋葱,再加入调味品,用食用油和黄油炒至褐色,然后加入硬质蔬菜如土豆、胡萝卜等,最后加入软质蔬菜、葡萄洒和原汤,盖上厚厚的锅盖。经过两个小时的温火慢炖,再加入酱油,一锅香气四溢的大餐就出炉了。这阵势让我想到咱们东北的炖菜,食材一股脑儿一锅炖,绝对大容量,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
西式洋气·南非美酒
品尝完了当地人的木薯和炖菜,导游又驱车带我们去大康斯坦夏葡萄酒庄园(Groot Constantia)品尝美酒啦!庄园位于开普敦市南半岛区,是南非最古老的葡萄酒庄园,典型的17世纪荷兰式建筑风格。这里因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酿造出好葡萄洒的风水宝地。随着闷脆的橡木塞打开的声音,一股清香徐徐飘进鼻中,轻晃玻璃杯,抿一口紫红的液体,温和轻柔的甜美在唇齿间荡漾开,甜美过后,舌尖上滑过一股馥郁的果子酸,最后又是一阵柔顺的清甜,层次之丰富,着实让人惊叹。
除了欧味十足的萄萄酒,南非酒中另一个响亮的品类就是“大象洒”,是用非洲草原上Ma rula树的果实加新鲜奶油酿制而成。据传这种果实发酵后能让大象喝醉,所以得名“大象洒”。喝一口,舌尖先品尝到牛奶的香甜,接着舌头两侧味蕾觉察到轻微的苦涩,酒到达喉咙时会感受到火辣的热情。它的口感融合了欧式百利甜洒的醇厚和当地果实的清香,就如南菲这个多彩国度,将原始与现代、西式与传统完美糅合,魅力无穷。
气候:秋冬季(4月~9月)是南非最佳旅游时节,气候干爽、清凉,并且丛林不那么茂密,口渴的野生动物会聚集在水源地周围,正好让你大饱眼福。
住宿:南非开普敦的背包客旅舍(The Backpack)值得推荐,性价比很高,并且刚被《孤独星球》评为最物超所值住宿,还被世界知名旅游网站hostelworld.com评选为非洲最佳旅舍。
美食:除了鸵鸟肉、鳄鱼肉等重口味美食外,在南非还可以品尝各种口味的杖鱼(snoek,一种咸水鱼,有烟熏的、现煎的或做成鱼饼的)、烤乌贼(搭配甜辣酱、对虾、鲜鱼和柠檬蒜汁)等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