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共产党人的制胜法宝,毛泽东辩证思维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运用该思维观指导了中国具体实践。可见,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认真研究毛泽东的辩证思维观、灵活运用毛泽东的辩证思维观。
关键词:毛泽东;辩证思维观;继承发展;
一、毛泽东辩证思维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毛泽东辩证思维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发展而来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伟大变革、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为毛泽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充分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谈及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明确指出: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这就是方法论。在该思想的影响下,他在《矛盾论》中曾明确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善于去观察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可见,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现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毛泽东是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伟大转变。同时,毛泽东一生都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直到晚年还认真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毛泽东不仅善于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运用于革命和建设,而且还善于把实际工作中的方法问题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来加以解决。回顾历史的长河,延安整风运动之所能推进中国革命事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在于它从世界观的高度解决党员和干部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问题。这正如他所言:“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对待马列主义和革命的态度问题、是党性问题、世界观问题”。总之,毛泽东创造性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工作,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中间环节”问题。
回顾毛泽东的一生,这既是认真学习马列著作的一生,也是结合中国实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生。他一生信马列、读马列、研究马列、运用马列、发展马列,几十年的坚守、几十年的实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毛泽东辩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色
我们所知,毛泽东阐述的矛盾辩证法学说不仅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而且是与党内错误思想政治路线进行斗争的思想结晶。
1.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辩证思维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这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特殊性是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不仅是客观辩证法的核心,而且是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毛泽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理论具体化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辩证领导方法。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关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思维方法
毛泽东曾系统阐述了矛盾特殊性的具体情形,它主要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等问题。他不仅把该思想运用在认识论中,他强烈主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均衡论”与“一点论”。而且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他明确提出了一系列矛盾分析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如“抓关键’。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
3.关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关系的辩证思维方法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谓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性质。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泽东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运用于统一战线工作,他科学地论述了统一战线策略:“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这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而且指导了中国具体实践活动。
三、毛泽东辩证思维的继承与创新
1.邓小平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上所体现的辩证思维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他不仅批判继承毛泽东辩证思维,而且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辩证思维。
一方面,坚决批判“两个凡是”。“两个凡是”主张用马列主义的本本和领袖人物的指示来思考问题。谈及“两个凡是”,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两个凡是”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可见,用“两个凡是”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不妥的,这由于:首先,马、恩、列、斯和毛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阐述虽能起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但它不能取代分析具体情况;其次,有些结论虽然在过去是正确的,但是不适用于今天;最后,他们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论断。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照抄马列和毛泽东的著作。邓小平注意到了这点,为此,他不仅明确指出了实事求是的本质,而且逐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另一方面,邓小平在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所体现的辩证思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特别强调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时要根据国情来制定方针政策。谈及此点,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表明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建设社会主义。
2.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辩证思维
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他们铭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运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批判性地继承了毛泽东的辩证思维,而且创造性地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
综上所述,之所以说毛泽东辩证思维是伟大的理论主要出于他灵活地结合了辩证思维与中国具体实际。现如今,我们不仅要批判继承毛泽东辩证思维,而且还要创新毛泽东辩证思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04.
作者简介
刘力宁(1994—),女,籍贯:辽宁省沈阳市,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
关键词:毛泽东;辩证思维观;继承发展;
一、毛泽东辩证思维观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毛泽东辩证思维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发展而来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伟大变革、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就为毛泽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又充分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谈及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明确指出: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这就是方法论。在该思想的影响下,他在《矛盾论》中曾明确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善于去观察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可见,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现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毛泽东是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了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伟大转变。同时,毛泽东一生都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直到晚年还认真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毛泽东不仅善于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运用于革命和建设,而且还善于把实际工作中的方法问题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来加以解决。回顾历史的长河,延安整风运动之所能推进中国革命事业的迅猛发展主要在于它从世界观的高度解决党员和干部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面的问题。这正如他所言:“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对待马列主义和革命的态度问题、是党性问题、世界观问题”。总之,毛泽东创造性地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工作,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中间环节”问题。
回顾毛泽东的一生,这既是认真学习马列著作的一生,也是结合中国实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生。他一生信马列、读马列、研究马列、运用马列、发展马列,几十年的坚守、几十年的实践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二、毛泽东辩证思维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色
我们所知,毛泽东阐述的矛盾辩证法学说不仅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而且是与党内错误思想政治路线进行斗争的思想结晶。
1.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辩证思维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这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特殊性是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不仅是客观辩证法的核心,而且是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毛泽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理论具体化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辩证领导方法。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人战胜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2.关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思维方法
毛泽东曾系统阐述了矛盾特殊性的具体情形,它主要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等问题。他不仅把该思想运用在认识论中,他强烈主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反对“均衡论”与“一点论”。而且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他明确提出了一系列矛盾分析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如“抓关键’。这就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
3.关于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关系的辩证思维方法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谓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性质。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泽东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运用于统一战线工作,他科学地论述了统一战线策略:“现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既不是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又不是一切斗争否认联合,而是综合联合和斗争两方面的政策。”这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而且指导了中国具体实践活动。
三、毛泽东辩证思维的继承与创新
1.邓小平在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上所体现的辩证思维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他不仅批判继承毛泽东辩证思维,而且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辩证思维。
一方面,坚决批判“两个凡是”。“两个凡是”主张用马列主义的本本和领袖人物的指示来思考问题。谈及“两个凡是”,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两个凡是”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可见,用“两个凡是”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不妥的,这由于:首先,马、恩、列、斯和毛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阐述虽能起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但它不能取代分析具体情况;其次,有些结论虽然在过去是正确的,但是不适用于今天;最后,他们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论断。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照抄马列和毛泽东的著作。邓小平注意到了这点,为此,他不仅明确指出了实事求是的本质,而且逐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另一方面,邓小平在研究“什么是社会主义”所体现的辩证思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特别强调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时要根据国情来制定方针政策。谈及此点,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应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表明我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建设社会主义。
2.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辩证思维
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他们铭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运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批判性地继承了毛泽东的辩证思维,而且创造性地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
综上所述,之所以说毛泽东辩证思维是伟大的理论主要出于他灵活地结合了辩证思维与中国具体实际。现如今,我们不仅要批判继承毛泽东辩证思维,而且还要创新毛泽东辩证思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304.
作者简介
刘力宁(1994—),女,籍贯:辽宁省沈阳市,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