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 “智”造惊喜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a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吟诵室、创客室、未来教室……这是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打造出的各种各样的特色智慧教室。智慧教室告别传统的黑板、粉笔,取而代之的是4个智能触摸屏。学生的座位也不再是常见的固定桌椅,而是色彩明丽的可移动小桌,学生们可随时根据学习讨论情况,任意改变摆放位置。
  树人景瑞小学还利用平板电脑、智能屏幕和无线云端等开展教学工作,实现了教师端、学生端、云端之间的交互,并通过发挥智能教学数据采集分析等强大功能,让智能化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智慧启航
  “以前我总感觉课堂氛围十分沉闷,主要是我在‘唱戏’,而学生们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回想起2009年刚来学校授课时的情景,树人景瑞小学语文老师李俏颇为感慨。
  2009年正是学校建校初期,校长李华也不禁陷入思考:一所新的学校该如何办好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又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输入式教学为学生主导式学习?
  2011年,恰逢沙坪坝区推进“卓越课堂”,李华把方向对准了课堂,决定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质变。
  “如果我们不进行课改,就只能跟着别人跑。”李华说。
  课改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进而让行动和观念的变革相互作用。在专家的指引下,树人景瑞小学课改的序幕就此拉开。
  当年11月,全校一至六年级集体行动,将教室里传统的“插秧式”座位,全部变成“协作式”座位,以便于推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我们依据学生特质,将学生分成4人合作小组,在小组内搭配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李华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各班级还会动态化变更小组成员,营造浓厚的合作学习气氛。
  “我们小组里有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行政组长,上课时我们都围坐在可移动的小桌前,一起讨论学习。”学生汪雨彤说,自己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彼此督促,既收获了知识,又感受到了乐趣。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少学生在小组同学的带动感染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提升。
  “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彼此合作和督促下大胆做、大胆学,这不仅调节了课堂氛围,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这样的转变让李俏很欣喜,她感到自己老师的身份有了转变:从完全的主导者变为适时的引导者,更多的时候,她是让学生自己“玩转”课堂。
  2012年6月,沙坪坝区进行课改教学质量监测,树人景瑞小学拿了第一,但树人景瑞小学没有就此停止探索的脚步。
  智慧课堂
  2014年,树人景瑞小学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将小微课融入教学之中,即老师根据自己要讲授的课堂内容,提前录制一段小视频在课前放给学生观看,以启发学生思维。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这让树人景瑞小学更加明确了课改方向,并决定在现有教学模式下全面建设智慧课堂。
  当年,树人景瑞小学就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了“未来教育”智慧校园平台,借助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实现一体化管理,以此升级构建“‘兰韵’智慧课堂学习模式”。
  2015年9月,树人景瑞小学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与往常大不同:黑板和粉笔被智能触摸屏替代,老师和学生手里拿的不是书,而是平板电脑,孩子们一边听课一边在屏幕上滑动着手指……
  课上,老师运用电脑来组织教学,学生则在4人合作小组利用电脑学习。
  电子屏幕上播放着数张不同风格的江景和月亮等题材的图片,这是李俏在给六年级的学生们讲授古诗《宿建德江》。
  “接下来,我要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上,根据对这首诗的感觉,拼成一幅图。”
  话音刚落,孩子们便用手拨动着屏幕上的图片,开始了创作。
  “在电脑上让学生自己拼图,可以加深孩子们对古诗诗意的理解。”李俏说,这样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通过“‘兰韵’智慧课堂学习模式”,老师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用电脑布置练习题和学习任务,孩子们也可以在各自的电脑上填写答案,答题速度、答题正确率等数据在老师的屏幕上实时显示,一目了然。
  遇到没答对的习题,老师会根据统计数据有针对性地再讲解,直到孩子们完全掌握。
  在这样的信息化教学中,师生都有了很大变化。
  老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点,更多的是通过点拨来引发学生挑战的欲望。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学校将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思维碎片整理成可观测的数据,形成与学生有效沟通的依据,通过课堂可视化评价、云端记录式评价,使教师端、学生端,移动端、PC端之间有了更好的联通。
  智慧成长
  智慧学习让学生通过智慧平台实现了各个环节查漏补缺,但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成为树人景瑞小学又一个课改重点。
  这一次,树人景瑞小学将目光放在了课程表上。
  学生彭静文和王麒喆一个热爱书法,一个喜欢编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上课期间挑选不同的教室,学习不同的内容。2名学生,2张课程表,一个在书法的海洋里遨游,一个在信息技术的世界里不断探寻。
  在树人景瑞小学,所有学生都实现了“一人一表”。
  在整个课程实施中,树人景瑞小学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信息技术、课程、人进行深度融合,对学生的学习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分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4A化”(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学习课程表。
  “每位学生的课程推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满足了每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李华说,教育不仅要关注普遍需求,更要关注个别需求。
  关注个别需求,这让不少孩子找到了成長的舞台。
  “通过学校的个性化课程,我找到了自己的爱好:编程。”王麒喆满足地说。
  因为学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和培养,王麒喆还在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获得了最高奖项——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在智慧教学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会享受学习、收获成长。”李华对未来满怀信心。
  如今,像树人景瑞小学这样构建智慧教学新模式的学校越来越多,重庆的“互联网 教育”生机盎然。
其他文献
最近出炉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就笔者的生活经验来说,国人还是愿意阅读的,但是因为教育和生活经历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可能很多人阅读的态度不够积极,更多地愿意阅读一些比较娱乐化的简单读物,这些年随着网络的兴起,很多人将阅读转向了电子媒体。  这种对待深层次思想探究的需求欠缺,对出版业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而其最终的
“跟着女儿嫁成都。”我把这句话发给女儿。  女儿说,语气很苍凉,表达很现实,行动很走心,思维很有前瞻性!  女儿在四川成都,我在重庆万州。  2012年6月,女儿高中毕业。凭着她出色的外语成绩,我一直认为她会选择上海外国语大学或者北京外国语大学,结果她却选择了西南财经大学。  2012年9月10日,是送女儿到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日子。作为一个老四川人,我给自己设想了很多走向成都的理由,最后却以给女儿
2017年12月9-11日,第九届全球化时代犯罪与刑法国际论坛在印度新德里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共同探讨移民与人权保障、反对国际恐怖主义。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皮诺·阿拉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主席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秉松在致辞中指出:回眸走过的岁月,论坛紧紧抓住人类最关注的重大问题,整合全球性专家资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其成果获得联合国有关机构及有关国家的广泛认可。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由,越
他们手脚并用,在一条高而窄、有些地方仅两英寸宽的山脊上爬行。那条勉强可以算是条路的小径,层积着沙土和零散的石子,一碰就会抖落。左侧是陡峭岩壁,表面结着一层冰,在穿透云层的阳光照耀下闪着光。右侧的景象并没有令人更轻松——悬崖直上直下,深达1000英尺;黝黯的岩壁上刺出匕首般尖利的石头。  亚历山大·冯·洪堡和他的三个同伴排成一队,缓慢跋涉前行。没有像样的装备,也没有合适的衣履,这次攀爬充满危险。寒风
关键词:童话;影子;阅读和教学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童话。单元导读要求在进行这个单元的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有意识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深入理解课文。这篇童话富有诗意,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叙述故事的方式上,比较侧重于写内心的感受和气氛的烘托,不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注重情调和意境的渲染。但可惜的是,这样一篇优美的抒情童话在真实的语文课堂上变成
我走进一家现代家居饰品店,想选一些有特色的东西,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买什么好。突然,一个装饰橱窗吸引了我的目光。哦,窗花,久违了!我久久地凝视着这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剪纸艺术品,大幅的有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喜鹊登枝,小幅的有庆丰年的大肚皮娃娃、憨态可掬的小猫小狗。看着这些窗花,一道亮光划过我的记忆,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位老人慈祥和蔼的面容,那就是我记忆深处的窗花姥姥!  第一次见到窗花姥姥是在我8岁
摘要:古诗文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充足多樣的写作素材。从近两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我们总结出在作文中运用古诗文的策略:一是巧引诗文名句入文,可以在拟题、开头、结尾、抒情说理中全方位引用;二是活用历史素材,注重对素材的概括、组合,注意角度的选取、主题的突现;三是学习古诗文的写法,进行创新作文。学生要树立活学活用古诗文的意识。  关键词:高考作文;古诗文运用;名句;历史素材  中华古诗文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
摘要: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并且有效传承文化精髓。”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注重融入传统文化,组织一定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以《论语》整本书教学为例,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语文;《论语》  《论语》是儒家博大精深的经典之作,它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
在灿烂的人类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显示出地域性、多元性和融合性等特征。  请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服饰、饮食、民居)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身边的民风民俗,然后围绕“走近民俗文化”这个主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民俗”,词典上解释为“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无线城市   无线城市是指利用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为整个城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业内人士则认为,无线城市首先是一张多层次、全覆盖,具有宽带、泛在、融合特性的信息网络,使得用户根据应用和场景自由切换,随时接入最佳网络,为市民构建一个能够便捷、安全、迅速接入信息世界的通道,它是所有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同时无线城市也是一张融合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信息应用平台,通过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