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心理学理论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之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偏重接受能力的培养,但在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显著地提高,原因在于教师并未真正地了解和把握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心理状态。本文探讨了心理学与英语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并且浅谈了如何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心理学理论 英语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英语阅读理解过程的复杂性
  
  英语阅读能力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是学习者了解目的语及其文化的最重要途径。然而,阅读是一个认知过程,阅读者是主动的、能作出选择和决定的个体,需要具备基本的解码技能(如字母识别)、高层次认知能力(如推断)及交互性技能(如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此外,外语阅读还涉及外语与母语读写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阅读过程中,眼睛捕捉到书面符号传入大脑,但是视觉系统并不是逐一地扫描字母或单词,而是以一种短暂、急速、序列的方式向前运动,即组块。阅读是“读 理解”的过程,没有了理解,阅读只能称作解码,即将书面符号转化为相应的声音符号。因此,真正的阅读必须要有大脑的积极参与,通过眼睛提供的信息要与头脑中先前储存的知识,即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能生成意义,对文章产生理解,并对下一步阅读发挥作用。所以,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
  
  三、心理学和英语阅读教学
  
  心理学与英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都离不开对心理学的了解和深入研究。英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所经过的阶段,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interactive process),即认识和语言交际的过程,是读者对语言信息理解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不是消极被动地认识,而是主动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心理学家则认为“阅读过程主要包括符号辩认和文字理解两个阶段”、“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再经大脑编码加工,从而理解课文的意义”的活动。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提高绝非易事,教师授课时必须注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注意力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基本心理条件。
  
  四、用心理学理论来分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
  
  根据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广义的阅读理解过程就是指读者把感知的字形映现为语义的过程,这里主要介绍两个重要阶段。在初级感知阶段中,知觉是理解过程的起始阶段,也是为句子结构与语义分析做准备的阶段。初级感知阶段包括字形视觉感应、字词检索与辨认等程序。在句子释义阶段,学生经常出现对词义不熟、模棱两可,对句子的结构含糊不清。
  
  五、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心理学理论为改革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依照心理学的理论与原则,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1.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情感,加强阅读内在推动因素。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兴趣盎然地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多采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给予学生鼓励。
  2.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指导学生运用相应的阅读技巧。
  心理学家认为阅读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而且能弥补他们语言知识的不足,如:联想策略可以帮助阅读者发展逻辑思维并锻炼智力猜想,它是提高阅读理解的根本途径。预测有助于检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加快阅读速度,自我监控策略可以帮助阅读者调节自己的阅读过程,自我评价策略能够使读者更了解自己的阅读过程。因此,阅读课除了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策略不是技巧,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阅读技巧的主动运用。因此,阅读策略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
  3.课外阅读的延伸。
  针对阅读课课时少、学生阅读量小、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问题,我们推行了课外阅读的延伸,以使课内、课外相结合并逐步提高阅读自动化程度。每学期我们规定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量,阅读题材尽可能广泛,包括由教师指定现当代受欢迎的小说和畅销的报刊杂志文章,也鼓励学生自选课外阅读材料,材料经教师确认语言地道、信息新和有思想性后,和其他同学进行资源共享。资料来源可以是个人、资料室、图书馆藏书或网络。任务布置、推荐和共享的电子版读物都存放在班级电子邮箱中,指示明确,方便查阅。对课外阅读的质量,采用讨论、辩
  论、口头和书面报告等形式进行检验,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
  
  六、结语
  
  英语阅读课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正确把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尤其是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心理狀态和规律,科学地分析和总结外语教学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可运用有关学科的先进手段广泛地进行教学实践,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英语阅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胜利.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多维视野[J].郑州大学学报,2003,(5):118-121.
  [2]范红,崔荣佳.关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调查及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25-129.
  [3]王小海.信息沟与外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4):74-77.
  [4]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5]杨连瑞,汤成雄,胡士田主编.英语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1.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就一堂成功的句型课为出发点,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与学生角色的改变,重点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使学生成为黑板的主人,创设高效快乐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快乐高效的课堂    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是发展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只有科学的教育观才能指导科学的教育行为。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更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