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18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缺血重新灌注后,由肺缺血引起的肺损伤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有加重的现象称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在多种情况下发生:心肺转流、肺栓塞、肺切除、肺移植等,尤其在肺移植中,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水肿及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从不同角度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对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方面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p38 MAPK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的MAPK信号通路,它不仅在炎性反应、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还参与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现就p38 MAPK信号通路及其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重度休克是重型全身多发伤、胸腹部大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重度休克的抢救治疗过程繁杂,需要全面的治疗方案以及合理的治疗措施,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的研究在不断进行,美国战伤救治中心提出了外科控制性损伤的理论,国内如华西医科大学也提出了限制性液体复苏等理论.在重度创伤的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患者的休克症状得到改善后再次出现血压降低、尿量减少、肺以及全身组织水肿的症状,最后出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I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年龄20~66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健忘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中有25例一次性顺利插管到位(83.33%),4例经变换头部体位和旋转导管方向试插2~3次进入气管内(13.33%),1例经多次试插未能成功改用经口明视下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