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放三收”的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3月23日,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聆听了吴亚萍教授的一节讲座,讲座题为《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她在讲座中阐述了课堂教学要做到“三放三收”。”所谓“放”,就是要把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地面对问题,并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谓“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从中解读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的困惑和差异。她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于是我尝试在自己的物理课上演绎“三放三收”的教学过程设计。
  1.第一次“放和收”——引导学生对学习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例如:人教版(必修2)5.6“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对于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在开课之前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预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各自研究一到两种比较熟悉的圆周运动实例。首先,向学生提出研究的主题:“物体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是什么?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会给运动带来什么影响?”然后,要求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研究并作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再由组长把每个组员的思维导图重组在一个图上,构成“重组型思维导图”。
  这张“重组型思维导图”既可以反映每个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独到之处,又可以反映每个同学对问题理解的不足之处,它把反映学生思维层级性差异的资源同时呈现出来,非常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诊断”。再者,思维导图使用线条、词汇、符号、图像、颜色,遵循一套简单、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可以清晰显示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可以借助附件“或主题便签”等功能对问题进行标志和注解,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研讨,交流研讨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得到提高。通过这次“放和收”可以实现对学习资源的深度开发。
  2.第二次“放和收”——生成“互动性学习资源”。
  每个学习小组把“重组型思维导图”带入物理课堂,以便展开组内研讨。发起研讨话题的可以是小组的某个成员,该同学点击“附件”或“主题便签”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陈述出来,然后引发其他组员参与研讨。由于教师在完成第一次“放和收”过程之后已对学情有所“诊断”,因此在学生研讨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同学多加关注。这样的交流研讨,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他人的优点,自己的不足,都会给每个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得到升华。小组在研讨的过程中,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会有生成的可能,从而收获了不可缺少的“互动性学习资源”,然后把生成的“互动性学习资源”带给全班同学共同研讨。
  3.第三次“放和收”——实现教学过程的完全开放。
  教师仔细研究每个小组生成的“互动性学习资源”,选择其中一份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较全,但思考问题有较大差异性的)呈现给全班同学共同研讨。这样能尽量做到学生参与面比较广,发言的机会比较多,从而改变个别学生“替代思维”的现象,使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完全开放。
  “三放三收”的教学过程,丰富了学习资源,促使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加以内化,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实现了由“单一、混乱”到“完整、有条理”的转变,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研究问题的好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职校学生的教育工作不比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教育,各方面素质较差,又处于青春的叛逆期,职校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方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宽容,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正因为有了老师的宽容,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才能对学生耐心等待,才能唤醒学生,对某些学生来说,这也许是最易接受的处理方式。作者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如何做一名宽容的班主任。  关键词: 职校学生教育 处理方法 宽容  假期闲来无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高校教育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新形式,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方法创新 基本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受到巨大的冲击。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教育环境的变
摘要: 职业学校生源特征决定了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加之网络及各种媒体的影响,学生思想趋向多元化、复杂化,给学生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文章从创新德育教育理念、拓展德育教育渠道、协调德育教育关系等方面,对班主任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教育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每所职业学校都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抢占市场份额,各出奇招,各
摘 要: 本文在研读中国一代文豪鲁迅的《伤逝》和美国重要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两部杰作基础上,试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依据两部小说中主人公的爱情从开始萌芽、受挫到最终破灭的发展脉络的相似性,从欲望的解禁、社会的现实和认识的朦胧三个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解读,探讨主人公爱情悲剧命运的原因,思考特殊社会背景下人类生活本质的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 《伤逝》 《了不起的盖茨比》 爱情
摘 要: 针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学的特点,作者对计算机软件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原则、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阐述了实践模式下具体的教学体系设计原则,旨在构建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专业 实践模式 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域高科技人才的主要学科,为我国的信息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计算机软件专业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是基础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从开学至今的教学调查检查发现,很多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我校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形式,大力开展“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率”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平台,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班班通”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构建适应新课程理
摘要: 在英语听说课中,Pair-work或Role-Play是最常见的口语练习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交流熟练掌握目标用语,提高口语水平。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即用英语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然而,学生仅仅通过课堂的对话练习,就代表会运用语言了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英语口语教学最根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教学与科研现状,研究基于现实条件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提高制度建设,提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策略及加快独立学院教学制度创新步伐的措施,以期为独立学院教育政策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教学质量 制度创新  独立学院所学习的基础理论已经建立了本学科较为严密的概念、范畴与理论体系,具有高深系统性特点,离开了大量的阅读、调查、实验就难以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全貌,难以理
摘要: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阐述了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以人的基本素质形成与发展为核心,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它能促使学生体质、智力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
摘要: 高校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主要通过现当代文学课程、校园文化、校园网络等形式传播,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现代媒体为新平台。利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经典文学作品    高校文学课程中蕴含大量红色经典文学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