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新课标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1 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
1.1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1.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政治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笔者常常使用赞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采取口述、对白、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如在进行《社会需要正义》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看图片,然后分组讨论,并口述、表演整个故事。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张图片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越来越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2.1 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辩辩、演演等多种途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2 在教学中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3 转变观念,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活”起来
3.1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利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视、录相、录音、投影、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如在教《远离违法犯罪》时,笔者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节目。有时笔者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
3.2 教学方式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利用现代技术制作课件吸引学生。还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等,使课堂教学既紧张又活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如在课后小结时,笔者常采取以下2种方式:(1)学生小结,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2)画“知识”树,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
1 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
1.1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1.2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政治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笔者常常使用赞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采取口述、对白、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如在进行《社会需要正义》的教学时,笔者让学生看图片,然后分组讨论,并口述、表演整个故事。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张图片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越来越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充分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2.1 创设情境,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听听、说说、辩辩、演演等多种途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2 在教学中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笔者在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3 转变观念,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活”起来
3.1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利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电视、录相、录音、投影、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如在教《远离违法犯罪》时,笔者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节目。有时笔者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
3.2 教学方式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利用现代技术制作课件吸引学生。还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等,使课堂教学既紧张又活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如在课后小结时,笔者常采取以下2种方式:(1)学生小结,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2)画“知识”树,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