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部曲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自主有效学习。本文总结了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一种模式:质疑、讨论、归纳。
  关键词:质疑 讨论 归纳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效学习,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从质疑、讨论、归纳三方面入手:
  
  一、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必有疑,有疑必有问,有疑问就会有研究发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应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通过自学主动质疑。教师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并加强指导示范,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再加强质疑的设计,使学生逐步掌握质疑的方法,进而提高质疑的水平。
  1.消除质疑障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于求知和好奇,常常很想向老师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请求老师解答,可又怕说错被同学、老师取笑,对质疑存在心理障碍。这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匠心”艺术。首先要多与学生接触,与学生交友,沟通师生情感,消除对立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敢问。其次,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要时,教师可以故意出错,让学生发现并反驳,以克服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使学生也敢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最后,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不管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是非常简单的,还是难以回答的,教师都要认真对待,态度要热情、和蔼。切忌在答疑时冷淡、讥讽,也不要匆匆应付,甚至回绝。只有经常这样做,学生怕问的心理障碍才能逐步消除。
  2.掌握质疑方法。学生消除了质疑的心理障碍后,教师还必须花大力气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的质疑搭桥铺路,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如概念教学,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①抓住定义的关键词质疑。例如在学习“梯形”概念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而不能是‘有’一组对边平行?”
  ②抓住教材中的重要结论质疑。如在方程“移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细读课本后提出:“为什么要说‘通常’呢?”
  ③针对概念的内涵外延质疑。即时引导学生挖掘概念的本质属性,大胆对概念所附加的条件进行质疑。例如在学习“平行线”时,有的学生问:“为什么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可以吗?”
  质疑的途径与方法远不止这几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或直接利用课题质疑;或在知识的衔接处、比较中深化质疑。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3.提高质疑水平。教师既要拓宽质疑内容、范围,又要进行适当控制,要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判断定理以后,为深化知识,挖掘学生的潜能,作者即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①有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②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质疑水平就能提高,他们常常会为自己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而自豪。
  
  二、讨论
  
  课堂“讨论式教学”已被广大教师广泛运用。为了使课堂讨论不流于形式,并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讨论内容。
  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有讨论的价值。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光靠教师的讲解和简单地下定义,学生不但印象不深,而且对概念的认识也肤浅。如:“负数没有平方根”,光是教师讲解,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根据开平方是平方的逆运算关系,通过假说一个数的平方是负数的情况下,将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展开讨论,学生对“负数没有平方根”的道理必定会有深刻的认识。
  2.把握讨论时机。
  讨论既要按照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也要根据一堂课的进展需要去组织。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当教师讲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时,有一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我的三角板比你手中的三角板要小得多,为什么说他们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涉及到三角形内角和的本质问题,于是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讨论释疑,让大家各自都发表意见,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加强讨论调控。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参与观察、巡视、指导等方式获得信息、加强调控。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大胆发言,既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意见,又要虚心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讨论中,如果学生无言可发,教师要注意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讨论能继续进行;如果学生的发言有独到之处,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如果学生的发言有错误,教师要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到讨论的问题上来。
  
  三、归纳
  
  学生只有参与到归纳总结的过程之中,对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弄清知识的内在本质,归纳概括出数学法则、数学规律、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对“有理数的乘法”的教学,在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生可很快掌握两数相乘的方法。然后引导对比、讨论找出异同,抽象其本质,概括出计算法则。通过这样的归纳过程,学生“异中见同”、“同中见异”,探究出数学规律,总结出数学法则。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去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讨论探究,让学生自我发现归纳,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初中数学(教与学)》,2007
其他文献
听、说、读、写是新教材的教学手段,也是这套新教材要求达到的四会目标。如何适应并且能教好这套新教材,是摆在我们初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对于如何教好这套教材,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条件,提高学习兴趣    著名外语教学专家 J.H.Schuman说,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他甚至认为情感与性格是启动认知技能发生作用必不可少的发动机。兴趣的培养
期刊
数学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对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期刊
摘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两课”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鲜明特点,给以大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的“两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赋予“两课”以新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职院校必须正视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两课”教学 改革 思考     “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作为高校
期刊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并在主动愉快的心态中学习。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比如创设教学活动(Activity),就是增强英语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就是我在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活动。  1. 用活动(Activity)进行Warming-up exercise    在新授课之前,可以设计一些学
期刊
新课改的物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探索兴趣;学习一定的物理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兴趣,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用“引言”激发兴趣,将学生引进物理大门    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启蒙课。“引言”则是这门启蒙课的开篇。一个富有创意、
期刊
摘要: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是胡锦涛主席的倡导。在当今创新教育中,围绕和谐这一主题,教师应积极探索,努力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的新型人才,这才是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关系    教育专家卓立、项红老师指出:和谐教育以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
期刊
摘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来达到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生 主体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成为教师才艺展示的舞台,尽管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但由于历史知识难于记忆,学生往往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
期刊
摘要:被拒绝儿童是指那些在同伴群体中几乎没有朋友,甚至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总是处于非常孤立地位的儿童。被拒绝儿童的社会技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行为技能和社会认知技能两个主要方面。良好的社会技能可以从技能训练中习得,针对被拒绝儿童的社会技能缺陷,培养其良好的社会技能训练可以从行为训练法、认知训练法、情绪训练法几个方面来开展。  关键词:被拒绝儿童 社会技能 缺陷 培养    一
期刊
数学的教与学一般看来较枯燥,但考究其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因素,便会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就会收到  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这种活动总是与情感密切相联系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由此看来,学生是在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来思考、感受和体验的。它激荡着学生惊奇、欢乐、骄傲、自豪的情感
期刊
摘要:行动研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是一个热门话题,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日趋广泛地运用于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中。本文就是对这种研究方法的一个介绍。文章首先给出了对行动研究的不同意义上的理解,分析了它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文章所要引出和讨论的是如何处理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些实际意义上的问题,目的是引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行动研究重要性的关注。  关键词:行动研究 教育背景 启示    教师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