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g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并积极推动和落实以提问促进思维发展的策略,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做好铺垫。本文围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有效对策,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提问 思维发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04
  在教育改革不斷进行的背景下,教育制度、教育方式也更加科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实现学生综合性发展,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满足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师当下要解决的问题。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双向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助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提问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性
  以提问促思维发展是科学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1.拓展学生的思维
  将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策略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设置好问题,并在课堂中有针对性进行提问,指导学生展开高质量的阅读,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一种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精心设置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集中注意力,可以提高阅读质量。一边获取信息,一边思考,一边解决问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另外,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拓宽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发现语文阅读的乐趣并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从而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产生跨越性的提升。
  2.提高学生的阅读动力
  将提问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培育学生阅读动力的科学方式。初中生各方面的能力正处于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对周围新鲜事物好奇心和接受能力也非常强。语文教师可以精心设置问题,在阅读课堂上进行提问,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阅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经过精心设置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细心、耐心的阅读中,获得问题的答案,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将通过提问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结合阅读内容、阅读主题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本、素材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打破阅读的思维定式,从不同角度上阅读和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的提升,掌握更科学的阅读方式,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有效对策
  1.积极转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理念的创新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其思想和模式都非常落后,与新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标准不相符合,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将以提问促进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方式应用于阅读课堂中,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出相应的问题,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能够大幅度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比如在以《纪念白求恩》为内容的阅读课堂中,教师便可以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以“我所认识的白求恩”为话题,设置“白求恩身上有哪些宝贵的精神”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素材的搜集、整理、阅读,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中派出代表人物在课堂中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在一起寻找阅读材料,一起阅读和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提问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评价等方面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采用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体系以及阅读内容、阅读要求等设置灵活而有趣的问题,来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由此才会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事前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针对性的问题,问题的难度以及问题提问的形式等,都要基于学生的不同而做出调整。比如在以《背影》为阅读内容的课堂中,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儿子对父母的关心从不解到突然醒悟的过程是怎样的?”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则可以提问这样的问题:“文章中是如何表达父子情感的,请找出这些语句、片段。”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则要进一步降低阅读的难度,比如只要求学生理解和书写陌生字词,了解文章结构。
  3.合理控制提问的次数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并非问题越多越好,教师要对提问问题的数量进行控制。如果问题太多,会让学生应接不暇,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负担,并且过多的问题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也无法解决,由此阅读和问题的有效性就会丧失。因此教师在以提问促思维发展教学策略的应用上,应该合理控制阅读提问的次数,根据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等进行问题数量和提问次数的设置。比如在以《社戏》为阅读内容的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你读过鲁迅的哪些文章?”“在你的印象中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数量少而内容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主旨。   4.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初中生的知识体系并不完善,其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较低阶段,阅读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困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問题,在沟通、探讨、交流中解答学生疑惑。比如在《愚公移山》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师的鼓励、带动下,部分学生开始大胆提问,如“愚公后代如果不愿意移山该是怎样的结果?”“如果愚公没有太多后代,移山的力量不够怎么办呢?”这些问题的产生,证明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是活跃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从中可以获得答案,比如愚公的后代中,其思想可能与愚公的想法不一致,但是愚公移山的初衷是好的,其邻居或许会加入移山的队伍中。然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移山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很难完成,那么为何这样的文章还会出现在课本中?在教师的带动、思索、探讨下,学生可以发现,学习文章的目的,并非鼓励学生去移山,而是要去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待人生不畏艰难险阻的态度。由此学生便会理解认可、学习愚公的精神。
  5.强化提问的深度,促进思维的发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强化问题的深度。比如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主人公的图片,比如人物的眼睛等,让学生根据主人公的五官、面部表情等猜测人物的性格。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中关于托尔斯泰眼神的描写,了解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有利于学生阅读体验的深化。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有重要意义。为了让阅读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示,就可以积极应用以提问促思维发展的教学策略,借助有效的课堂提问,来锻炼初中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但是目前多数教师依旧在使用落后的阅读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及时进行创新,合理利用有效的提问策略,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朱明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提问促思维的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10期。
  [2] 周艳《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新课程:中学版》2019年第7期。
  [3] 林宇华《解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及对策》,《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年第1期。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结肠动力变化、血清白细胞介素(IL)-6与抑郁的关系及对离体结肠肌条收缩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其中15只建立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其余15只为对照组。以糖水偏爱实验检测两组大鼠的糖水消耗与体质量比、糖水偏爱百分比。以旷场实验检测两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以模拟粪便排出实验评价结肠动力。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IL-6水平。逆转录(RT)-
期刊
摘 要:阅读是积累知识、增长见识的有效手段,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但许多教师对于阅读指导仅局限于课堂上,对课外阅读缺少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阅读量明显不足,同时也无法检验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基于此,笔者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价值、现状和如何有效进行指导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有效指导  DOI:10.12241/j.issn.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刚)已逐渐用于食管癌诊断[2-5].本研究将吞水MRI食管造影方法用于中晚期食管癌诊断,力图弥补常规MRI检查之不足。
期刊
膜联蛋白-A2(ANX A2)是膜联蛋白家族中重要成员,在诸多肿瘤的侵袭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体内最强的一种血管生成因子,直接参与诱导肿瘤血管生成.本文通过对5-氟尿嘧啶(5-FU)干预下ANX-A2、VEGF在HepG2肝癌细胞系表达的研究,探讨两者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
期刊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08  语文统编教材凸显了“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编写理念,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践行整本书的阅读学习,能够切实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初三年级的《故乡》和《孔乙己》时,勾连进行了《呐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并且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先读先研,确立教师角色  教师要做
期刊
目的 比较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二次移植与首次移植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为首次移植组和二次移植组。首次移植组23例患者均经内科治疗,症状平稳后行经股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二次移植组的22例患者则在首次移植后4~12个月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所有患者均于每次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第4、8周复查血常规、凝血指标
我们前期应用含19 378个已知基因的寡核苷酸芯片筛选出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CC)差异基因表达谱,发现多形性腺瘤基因1(PLAG1)在HCC中是一个明显高表达的基因[1].PLAG1位于人染色体8q12,属锌指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已发现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脂母细胞瘤、间质细胞瘤、子宫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中PLAG1呈异常表达,通过激活靶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等方式改变细胞增殖引起肿瘤的发生发
期刊
结肠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日益西化,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肠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提出的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组织中只有一小部分细胞有致瘤性,因其具有与干细胞相似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等特性,称为肿瘤干细胞。
期刊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死亡率高,器官衰竭和感染性胰腺坏死是其主要死因[1-3].重视SAP早期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简述SAP早期治疗的要点.一、早期去除SAP病因SAP的常见病因有胆石症、乙醇、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少见病因有药物、感染等.在我国,胆道疾病是其最主要病因,其次是乙醇,两者合计约占8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