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营”背后的一段风景
《明实录》有载:明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青岩古城楼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逶迤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而且四周城墙均用巨石筑于悬崖上,现今青灰苍黑。
六百多年过去了,由当年屯兵营寨演变而来的青岩屯堡仍然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古镇里石头营造的房屋,外墙高筑,几个院落一组,彼此相连,有门相通。根据民间说法,青岩屯堡的各户院落,围绕村子有城楼状的大门,村内小巷两侧是高大的石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有些青岩屯堡,整个民居都坐落在石头砌成的坚固的围墙内。围墙内多为圆形或半圆形,不加装饰,随地势的起伏而筑,蜿蜒曲折,形成一种立体的曲线美。围墙修有坚固的寨门,内外均有天然或人工种植的树木。房顶覆盖的石板由于风化而变为灰白色,屋脊上铺小青瓦,青色的线条把灰白屋面分成片状,使屋顶呈现一种鲜明的层次感。
古镇的军营屯堡建在地势较高的平坝之上,寨前多良田,且水源充足;寨后紧靠青山,但村寨不修在山上;前面都有清澈的河水,但村寨不靠近岸边。这样的选址特点,既依山又不居山,清足了军屯“无事屯田,以资军实”,进可攻、退可守的实际需要,傍水而来居岸,又避免了贵州夏季多雨的洪涝灾害。
和所有的古镇村寨相比,围绕整个青岩古镇的石头堡垒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建筑。如今伴着杂草丛的堡垒石墙,过去曾经是抵御外敌的强大屏障。沿着古墙进镇,还依稀能从今天铺平的大青石台阶看出当年石块铺就的驿道。岁月斑驳了往昔的一切,今天踏上青岩古镇的客旅啧啧赞叹的,只是这“军营”故事背后的风景。
山好水好建筑好
经过多次修筑扩建的青岩古镇,街巷全部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的青岩古镇,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九寺(九泉寺、慈云寺、观音寺、朝阳寺、迎祥寺、寿福寺、圆通寺、凤皇寺、莲花寺)、八庙(药王庙、黑神庙、川主庙、雷祖庙、财神庙、火神庙、孙膑庙、东岳庙)、五阁(奎光阁、文昌阁、云龙阁、三宫阁、玉皇阁)、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以及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牌坊等,多为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精湛。
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青岩古镇的街道、民宅、庙宇、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立于镇外,极目远望对面那依崖枕岩,下临绿水小溪的各色风貌之建筑,可见幢幢木屋砖舍,重重叠叠,错落有致。整个吊楼楼群依山就势,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巷道宅院的空间一半公开一半私有,是一种极佳的传统社会组织的模式,体现了先民们的智慧。
按风水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标准,青岩古镇完全可以称得上“好风水”——背有靠山,前临坝子,古镇的在群山的环抱之中又面对较开阔的田畴,两侧小溪水流蜿蜒曲折。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依山而建的石头建筑群落,根据建筑功能有四排扇三间屋或六排扇五间屋,中等人家五柱两骑、五柱四骑,则七柱四骑、四合天井大院。这些建筑和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保有的共同元素是:“间”、“天井”、“院落”、“回廊”、“楼梯”等,同时又具有其地域化、贵州民族化的构成元素,如“堂屋”、“火塘”、“凉亭”、“晒台”、“挑廊”、入户大门及围墙等。
隐于大山 兼容并包
除了拥有传统建的明清建筑,古镇里还有西方哥特式尖椎形的教室和十字架。虽是后来的舶来物,但一样大气,宏伟,让人赞叹。
在古镇,古老的佛教寺庙、肃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三教在此同处,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举凡三教的大人物,,都有一把交椅。各教各宗的芸芸信众,也就不分轩轾,一视同仁,熙攘随喜,相安无事。
高大恢弘的大型古建筑群落之间的背街小巷,各家各户多用石板垒砌起来,堆得层层叠叠,像一本本古书,徜徉石板巷道上,踏上那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欣赏数百年来留下的石木院落、刻满岁月沧桑的木门,以及木楼上的雕刻,平生岁月悠悠之感。
漫步青岩古镇,吸进胸腔里的空气,也是绿莹莹的……
生活情趣 市井热闹
青岩古镇那窄窄长长的巷子里,每天都挤满了天南地北的游客。一间挨一间的商铺,展示着贵州乡民手工编织的装饰物和小饰品针线细密,片线光亮;木料雕刻的花鸟虫鱼,逼真传神,精美绝伦,微雕用意志和感觉,在米粒上为室、为器、为人;糖关张、脸谱面具、剪纸坊各有精彩,有一些商铺里出售着上了年头的商品,蚕丝、棉衣、刺绣、剪纸……时光顿时慢了下来。
青岩古镇的各色传统美食,味重而馥香,让人大饱口福。古镇里,有苗家人自酿的花酒,桂花酒、糯米酒等等。打开酒塞的一瞬间,会闻到酒所散发出的浓香桂花味,醇厚而怡人。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等地非常有名的小吃。选用优质的糯米和红糖,用粽子叶或者竹叶包裹。打开时,清香的竹叶味包裹着色泽晶莹黄润的糯米,味道清香而柔软,不是很甜,但很好吃。
辣鸡角,也是青岩的特色美食之一。所谓的辣鸡角就是辣子鸡酱,有点类似于“老干妈”辣酱。它色泽红润,肉香骨酥,嫩辣鲜香,味美爽口,是青岩人的自制调料。而地道的鸡辣角,要选用贵州当地的辣椒,那种够辣够香的。辣鸡角,几乎没骨头或者骨头很少,很好吃。听店家说要保存得好,三个月都没问题。
青岩的豆腐干,那种干香干香的,带着弹性,颇有些嚼头的那种。泡豆腐、豆腐皮、豆腐肉、烤豆腐、酿豆腐、黑豆腐等等,形状各异,诱人一尝。
最有名的是卤猪脚,油红透香的卤猪脚,软糯爽口,猪脚佐以几碟调拌得恰到好处的辣椒水,再上两盘清炒野菜,一盘酸香辣得让人掉口水的。用菠菜汁染得青幽幽的米豆腐,再来几块青岩烤豆腐,若此时有什么事什么人叫你没来得及动筷子就匆匆离开,简直是不可饶恕。
这里,各种特色美食,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味美价廉,敞开吃一回,这样才能更把青岩古镇体会透。
静静地,漫游青岩,感受到了一种厚重古朴的气质,一种村姑般秀美的灵气,它她距离我们如此遥远却又如此真实。
TIPS
最佳旅游季节:
这里春夏秋三季都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最热是7月下旬,常年平均气温是 24 摄氏度。最冷是1月上旬。
古镇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
1、贵阳河滨公园旁的郊区车站每日有班车前往,乘坐38路车直达,每半小时一班,3元/人。
2、也可以在延安西路的客运总站坐从贵阳到惠水、或是贵阳到高坡的班车,在青岩下车即可。
3、散客可乘坐中巴车由贵阳客车站经花溪到达古镇,票价4元,或者,由花溪客车站乘坐中巴车到达古镇,票价2元。
4、贵阳至青岩28公里,包出租车的话一般开价100元,讲价到80元就不错了。
住宿:在青岩游玩切忌走马观花,可以住上一两天再走。城外正对定广门的几家茶庄,早上起来看城门感觉特别好,价格一般在20—30元/间。也可住镇内宾馆120—150元/间。
餐饮:来青岩古镇,不能不品尝具有当地特色的王万妈卤猪脚、青岩豆腐、鸡辣角、玫瑰糖。糕粑稀饭、黄老伯玫瑰蜜、古镇杨家盐菜等。
购物:青岩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宽家于1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字号。青岩双花醋也有百岁高龄,至今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民俗特色产品:苗银、黄木、牛角梳,民族图案布雕等,多可以议价,以优惠价格购得。
门票:门票34元,无学生票,是通票,包含了青岩古镇及镇内的定广门城楼、万寿宫、赵公专祠等8个景点。但是一般旅游也可以不购买通票而选择自由入城,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进入自己要进入寺庙或古迹点,每个收费景点价格为5元—10元不等(人多还能讲价)。
《明实录》有载:明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青岩古城楼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逶迤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而且四周城墙均用巨石筑于悬崖上,现今青灰苍黑。
六百多年过去了,由当年屯兵营寨演变而来的青岩屯堡仍然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古镇里石头营造的房屋,外墙高筑,几个院落一组,彼此相连,有门相通。根据民间说法,青岩屯堡的各户院落,围绕村子有城楼状的大门,村内小巷两侧是高大的石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有些青岩屯堡,整个民居都坐落在石头砌成的坚固的围墙内。围墙内多为圆形或半圆形,不加装饰,随地势的起伏而筑,蜿蜒曲折,形成一种立体的曲线美。围墙修有坚固的寨门,内外均有天然或人工种植的树木。房顶覆盖的石板由于风化而变为灰白色,屋脊上铺小青瓦,青色的线条把灰白屋面分成片状,使屋顶呈现一种鲜明的层次感。
古镇的军营屯堡建在地势较高的平坝之上,寨前多良田,且水源充足;寨后紧靠青山,但村寨不修在山上;前面都有清澈的河水,但村寨不靠近岸边。这样的选址特点,既依山又不居山,清足了军屯“无事屯田,以资军实”,进可攻、退可守的实际需要,傍水而来居岸,又避免了贵州夏季多雨的洪涝灾害。
和所有的古镇村寨相比,围绕整个青岩古镇的石头堡垒是这里最具特色的建筑。如今伴着杂草丛的堡垒石墙,过去曾经是抵御外敌的强大屏障。沿着古墙进镇,还依稀能从今天铺平的大青石台阶看出当年石块铺就的驿道。岁月斑驳了往昔的一切,今天踏上青岩古镇的客旅啧啧赞叹的,只是这“军营”故事背后的风景。
山好水好建筑好
经过多次修筑扩建的青岩古镇,街巷全部用石铺砌。四周城墙用巨石筑于悬崖上的青岩古镇,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3平方公里范围,文物景点近百处。九寺(九泉寺、慈云寺、观音寺、朝阳寺、迎祥寺、寿福寺、圆通寺、凤皇寺、莲花寺)、八庙(药王庙、黑神庙、川主庙、雷祖庙、财神庙、火神庙、孙膑庙、东岳庙)、五阁(奎光阁、文昌阁、云龙阁、三宫阁、玉皇阁)、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以及青岩书院、万寿宫、水星楼、牌坊等,多为明清建筑,设计精巧,工艺精湛。
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青岩古镇的街道、民宅、庙宇、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立于镇外,极目远望对面那依崖枕岩,下临绿水小溪的各色风貌之建筑,可见幢幢木屋砖舍,重重叠叠,错落有致。整个吊楼楼群依山就势,与自然环境融合为一,巷道宅院的空间一半公开一半私有,是一种极佳的传统社会组织的模式,体现了先民们的智慧。
按风水师“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标准,青岩古镇完全可以称得上“好风水”——背有靠山,前临坝子,古镇的在群山的环抱之中又面对较开阔的田畴,两侧小溪水流蜿蜒曲折。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依山而建的石头建筑群落,根据建筑功能有四排扇三间屋或六排扇五间屋,中等人家五柱两骑、五柱四骑,则七柱四骑、四合天井大院。这些建筑和全国各地的古建筑保有的共同元素是:“间”、“天井”、“院落”、“回廊”、“楼梯”等,同时又具有其地域化、贵州民族化的构成元素,如“堂屋”、“火塘”、“凉亭”、“晒台”、“挑廊”、入户大门及围墙等。
隐于大山 兼容并包
除了拥有传统建的明清建筑,古镇里还有西方哥特式尖椎形的教室和十字架。虽是后来的舶来物,但一样大气,宏伟,让人赞叹。
在古镇,古老的佛教寺庙、肃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三教在此同处,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举凡三教的大人物,,都有一把交椅。各教各宗的芸芸信众,也就不分轩轾,一视同仁,熙攘随喜,相安无事。
高大恢弘的大型古建筑群落之间的背街小巷,各家各户多用石板垒砌起来,堆得层层叠叠,像一本本古书,徜徉石板巷道上,踏上那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欣赏数百年来留下的石木院落、刻满岁月沧桑的木门,以及木楼上的雕刻,平生岁月悠悠之感。
漫步青岩古镇,吸进胸腔里的空气,也是绿莹莹的……
生活情趣 市井热闹
青岩古镇那窄窄长长的巷子里,每天都挤满了天南地北的游客。一间挨一间的商铺,展示着贵州乡民手工编织的装饰物和小饰品针线细密,片线光亮;木料雕刻的花鸟虫鱼,逼真传神,精美绝伦,微雕用意志和感觉,在米粒上为室、为器、为人;糖关张、脸谱面具、剪纸坊各有精彩,有一些商铺里出售着上了年头的商品,蚕丝、棉衣、刺绣、剪纸……时光顿时慢了下来。
青岩古镇的各色传统美食,味重而馥香,让人大饱口福。古镇里,有苗家人自酿的花酒,桂花酒、糯米酒等等。打开酒塞的一瞬间,会闻到酒所散发出的浓香桂花味,醇厚而怡人。
黄粑,又名黄糕粑,是贵州等地非常有名的小吃。选用优质的糯米和红糖,用粽子叶或者竹叶包裹。打开时,清香的竹叶味包裹着色泽晶莹黄润的糯米,味道清香而柔软,不是很甜,但很好吃。
辣鸡角,也是青岩的特色美食之一。所谓的辣鸡角就是辣子鸡酱,有点类似于“老干妈”辣酱。它色泽红润,肉香骨酥,嫩辣鲜香,味美爽口,是青岩人的自制调料。而地道的鸡辣角,要选用贵州当地的辣椒,那种够辣够香的。辣鸡角,几乎没骨头或者骨头很少,很好吃。听店家说要保存得好,三个月都没问题。
青岩的豆腐干,那种干香干香的,带着弹性,颇有些嚼头的那种。泡豆腐、豆腐皮、豆腐肉、烤豆腐、酿豆腐、黑豆腐等等,形状各异,诱人一尝。
最有名的是卤猪脚,油红透香的卤猪脚,软糯爽口,猪脚佐以几碟调拌得恰到好处的辣椒水,再上两盘清炒野菜,一盘酸香辣得让人掉口水的。用菠菜汁染得青幽幽的米豆腐,再来几块青岩烤豆腐,若此时有什么事什么人叫你没来得及动筷子就匆匆离开,简直是不可饶恕。
这里,各种特色美食,形形色色,林林总总,味美价廉,敞开吃一回,这样才能更把青岩古镇体会透。
静静地,漫游青岩,感受到了一种厚重古朴的气质,一种村姑般秀美的灵气,它她距离我们如此遥远却又如此真实。
TIPS
最佳旅游季节:
这里春夏秋三季都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最热是7月下旬,常年平均气温是 24 摄氏度。最冷是1月上旬。
古镇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
1、贵阳河滨公园旁的郊区车站每日有班车前往,乘坐38路车直达,每半小时一班,3元/人。
2、也可以在延安西路的客运总站坐从贵阳到惠水、或是贵阳到高坡的班车,在青岩下车即可。
3、散客可乘坐中巴车由贵阳客车站经花溪到达古镇,票价4元,或者,由花溪客车站乘坐中巴车到达古镇,票价2元。
4、贵阳至青岩28公里,包出租车的话一般开价100元,讲价到80元就不错了。
住宿:在青岩游玩切忌走马观花,可以住上一两天再走。城外正对定广门的几家茶庄,早上起来看城门感觉特别好,价格一般在20—30元/间。也可住镇内宾馆120—150元/间。
餐饮:来青岩古镇,不能不品尝具有当地特色的王万妈卤猪脚、青岩豆腐、鸡辣角、玫瑰糖。糕粑稀饭、黄老伯玫瑰蜜、古镇杨家盐菜等。
购物:青岩有自身特有而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品。玫瑰糖(原名"麻片糖")香甜可口,系平正宽家于1874年首户生产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字号。青岩双花醋也有百岁高龄,至今不衰,其醋液浓稠持碗,色如酱油黑中带红,酸味适中,曲香回味悠长而略甜,民俗特色产品:苗银、黄木、牛角梳,民族图案布雕等,多可以议价,以优惠价格购得。
门票:门票34元,无学生票,是通票,包含了青岩古镇及镇内的定广门城楼、万寿宫、赵公专祠等8个景点。但是一般旅游也可以不购买通票而选择自由入城,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进入自己要进入寺庙或古迹点,每个收费景点价格为5元—10元不等(人多还能讲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