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也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而以人为本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关系,并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建设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建设出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下面,本文重点就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进行了研究。
1相关概念内涵剖析
1.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得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单位在持续发展中形成的以员工价值观为核心的并且具有本企业本单位特色的文化管理方法。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企业管理经营的哲学理念为基础,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制度为保证,以企业道德为准则,以企业形象为重点的系统企业管理理论。
1.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 在管理思想中将人放在第一的地位,尊重人,一切为人考虑,一切为人的发展考虑。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 企业文化的根本核心是一种价值观,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把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当作以谋利为主的经济单位和组织, 还要把企业看成以人为主要载体的一个文化共同体。人是企业的主体, 是人创造发展了企业, 企业的发展也主要是为人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二者相辅承、缺一不可。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真正实施“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以员工为主体, 把员工的发展当作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并在这个基础上来激发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员工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组织的发展目标充分融合。
2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约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根源于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作为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被吸纳到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至今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过30年,在这30年中,企业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管理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使得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而且在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和实施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和探讨。
2.1“以人为本”匮乏化
在我国,有的企业员工根本享受不到“以人为本”的待遇, 甚至有的企业员工人身权益都会受到威胁与侵害。如在法定假日或业余时间加班却不能得到国家规定的相应的加班费,工作环境差,空气污浊,电脑辐射增强,没有应该具备的休闲活动和集体活动, 使得员工工作无味枯燥。有的企业还存在无端裁员的现象,员工无丝毫安全感可言。有的企业不正之风严重, 员工的努力得不到认可, 工作积极性严重挫伤……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匮乏,为了利益的驱使,无视人的存在和发展。
2.2“以人为本”形式化
有的企业常以“以人为本”来标榜自己的企业文化,然而这些只是表面上走形式,只是在进行企业宣传时喊的空口号, 实际上却并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如有的企业文化被做成条幅挂在会议室或领导的办公室, 实际上却仍然只重经济利益不重员工, 只重员工业绩不重员工发展。有的企业还怕员工离职跳槽而不予以员工应有的技术和工作培训,无视员工个人的发展,这些形式化的“以人为本”都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
2.3“以人为本”程式化
有的企业较为重视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 并积极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然而,這样的企业却并没有真正的去领会“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而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以照抄照搬,结果是将“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建设走上了程式化的误区,没有将“以人为本”与本企业的自身特点结合起来, 在管理实践中灵活运用。例如西方的“以人为本”以彰显自我为特色,而我国企业的“以人为本”大多以集体为重;西方的“以人为本”多将培训作为员工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的企业却当作一种奖励来对员工进行培训。
2.4“以人为本”脱节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和相配合, 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管理目标。有的企业在进行自身企业文化建设时为自己设定了较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制度与规范, 然而却忽视了目前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的规模,自身的发展目标是不是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相适合等等。这种脱节化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3“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3.1正确理解和认识“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理念的首要创新策略就是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以人为本”这种管理理念,真正达到观念指导行动的目标。企业的员工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成功实施“以人为本”理念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 在企业管理中无时无刻不想到要“以人为本”,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氛围,在整个企业或单位形成关怀人、发展人、激励人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要正确认识到人是企业发展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管理中所有的政策、制度、设施以及机构等都要以人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以真正的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2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人”为核心管理活动,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設中来, 让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融合。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就能够在制度与规范上使得与“人员”相联系的一切活动变得有规章制度可循,使“以人为本”做到更大程度上的合理与科学。在招聘的有效性上,职位的分配上,人力结构的把握上以及员工的日常管理、教育和培训上都能够以人为核心来进行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另外,薪资、休假、考评,以及员工考评后的奖励、升职或处罚、降职都能做到公平有序,也能够对员工做到有效的激励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一定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
3.3适时对员工加强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主要是通过沟通、教育、示范、说服、批评和表扬等多种教育手段来达到对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的规范和约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适时对员工加强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使员工强化良性思想,摒弃歪风将集体主义放在第一位, 充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思想高尚的员工。这样对于提升企业精神和凝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以人为本”要以制度为保障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以制度为保障,要将企业和单位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企业文化建设制定为各项工作标准、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甚至纳入到评价考核和岗位职责中去,从而以制度为保障, 体现企业文化的制度性与可实施性。同时还要成立一个素质较高的企业文化建设部门。这个部门专门负责“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真正实施,特别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际实施,使“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要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到实处,对这些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
3.5完善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完善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激励人和发展人。我国企业通常会将教育和培训作为对员工的激励制度来加以实施,所以,完善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是对个人的一种激励。同时,在发展人的角度来看, 完善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会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使企业能够培养出一批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技术发展周期相应缩短, 知识更新非常快,个人乃至企业整体都要不断学习,终身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变化,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4结束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将是未来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将把员工的发展当作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并在这个基础上来激发每一个人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实现员工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组织的发展目标充分融合,这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平.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2] 王月娥.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的关系[J].才智,2012年29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建设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建设出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下面,本文重点就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进行了研究。
1相关概念内涵剖析
1.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得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单位在持续发展中形成的以员工价值观为核心的并且具有本企业本单位特色的文化管理方法。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企业管理经营的哲学理念为基础,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制度为保证,以企业道德为准则,以企业形象为重点的系统企业管理理论。
1.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的体现, 在管理思想中将人放在第一的地位,尊重人,一切为人考虑,一切为人的发展考虑。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 企业文化的根本核心是一种价值观,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把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当作以谋利为主的经济单位和组织, 还要把企业看成以人为主要载体的一个文化共同体。人是企业的主体, 是人创造发展了企业, 企业的发展也主要是为人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二者相辅承、缺一不可。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真正实施“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以员工为主体, 把员工的发展当作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并在这个基础上来激发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员工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组织的发展目标充分融合。
2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约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主要根源于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作为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被吸纳到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至今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过30年,在这30年中,企业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管理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使得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而且在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和实施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和探讨。
2.1“以人为本”匮乏化
在我国,有的企业员工根本享受不到“以人为本”的待遇, 甚至有的企业员工人身权益都会受到威胁与侵害。如在法定假日或业余时间加班却不能得到国家规定的相应的加班费,工作环境差,空气污浊,电脑辐射增强,没有应该具备的休闲活动和集体活动, 使得员工工作无味枯燥。有的企业还存在无端裁员的现象,员工无丝毫安全感可言。有的企业不正之风严重, 员工的努力得不到认可, 工作积极性严重挫伤……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匮乏,为了利益的驱使,无视人的存在和发展。
2.2“以人为本”形式化
有的企业常以“以人为本”来标榜自己的企业文化,然而这些只是表面上走形式,只是在进行企业宣传时喊的空口号, 实际上却并没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如有的企业文化被做成条幅挂在会议室或领导的办公室, 实际上却仍然只重经济利益不重员工, 只重员工业绩不重员工发展。有的企业还怕员工离职跳槽而不予以员工应有的技术和工作培训,无视员工个人的发展,这些形式化的“以人为本”都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
2.3“以人为本”程式化
有的企业较为重视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 并积极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到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之中。然而,這样的企业却并没有真正的去领会“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而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以照抄照搬,结果是将“以人为本” 的企业文化建设走上了程式化的误区,没有将“以人为本”与本企业的自身特点结合起来, 在管理实践中灵活运用。例如西方的“以人为本”以彰显自我为特色,而我国企业的“以人为本”大多以集体为重;西方的“以人为本”多将培训作为员工个人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的企业却当作一种奖励来对员工进行培训。
2.4“以人为本”脱节化
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和相配合, 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管理目标。有的企业在进行自身企业文化建设时为自己设定了较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制度与规范, 然而却忽视了目前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的规模,自身的发展目标是不是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相适合等等。这种脱节化的“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3“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3.1正确理解和认识“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理念的首要创新策略就是要正确理解和认识“以人为本”这种管理理念,真正达到观念指导行动的目标。企业的员工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成功实施“以人为本”理念作为企业管理的第一要务, 在企业管理中无时无刻不想到要“以人为本”,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氛围,在整个企业或单位形成关怀人、发展人、激励人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要正确认识到人是企业发展中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管理中所有的政策、制度、设施以及机构等都要以人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以真正的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2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人”为核心管理活动,可以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設中来, 让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融合。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就能够在制度与规范上使得与“人员”相联系的一切活动变得有规章制度可循,使“以人为本”做到更大程度上的合理与科学。在招聘的有效性上,职位的分配上,人力结构的把握上以及员工的日常管理、教育和培训上都能够以人为核心来进行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另外,薪资、休假、考评,以及员工考评后的奖励、升职或处罚、降职都能做到公平有序,也能够对员工做到有效的激励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一定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
3.3适时对员工加强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主要是通过沟通、教育、示范、说服、批评和表扬等多种教育手段来达到对个人的思想、行为、方式的规范和约束,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适时对员工加强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使员工强化良性思想,摒弃歪风将集体主义放在第一位, 充分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思想高尚的员工。这样对于提升企业精神和凝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以人为本”要以制度为保障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以制度为保障,要将企业和单位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企业文化建设制定为各项工作标准、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甚至纳入到评价考核和岗位职责中去,从而以制度为保障, 体现企业文化的制度性与可实施性。同时还要成立一个素质较高的企业文化建设部门。这个部门专门负责“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真正实施,特别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际实施,使“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要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到实处,对这些工作起到监督的作用。
3.5完善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定要完善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因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激励人和发展人。我国企业通常会将教育和培训作为对员工的激励制度来加以实施,所以,完善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是对个人的一种激励。同时,在发展人的角度来看, 完善员工的终身教育机制会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使企业能够培养出一批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技术发展周期相应缩短, 知识更新非常快,个人乃至企业整体都要不断学习,终身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变化,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4结束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将是未来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将把员工的发展当作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并在这个基础上来激发每一个人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实现员工的发展目标和企业组织的发展目标充分融合,这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平.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2] 王月娥.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的关系[J].才智,2012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