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习母语和传统文化最直接的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综合类语言学习科目。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沿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即只是一味注重向学生直接传达语文教材中的学习内容,而没有给学生制造更多思考和探究知识的空间,进而忽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感受,使之养成一种消极的被动学习状态。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过渡阶段,所以他们此时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本文将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角度出发,浅谈如何合理利用生活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生活情境;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习许多文言文、古诗词以及一些知名作家的优秀文章,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该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因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难以理解的或者是十分抽象的内容和情节,为了帮助他们更加快速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语文学习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衔接语文学习内容,以此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快速地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中。语文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目,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借助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问题并掌握语文学习知识,利用生活经验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让语文学习真正回归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语文知识。要想将语文教学回归生活,那么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学课堂,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引入生活情境。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一章节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那么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运用什么办法来辨认天气吗?”学生会说看天气预报,这时教师可以设计悬念: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我们不用借助他人的帮助就能直接辨别天气。学生一听觉得非常神奇,瞬间就被吊起了好奇心,究竟是什么办法呢?接着教师可以一脸神秘地说,那就是看云识天气,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教我们怎么利用云的变化来识别天气,最后教师便可以在学生高度学习热情中高效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这样利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文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兴趣。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学习经验
  前面说到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语文教学课堂,二是从学生的课余生活入手。因为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在这四十分钟里学生不仅要掌握教材内容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且还要积极拓展自身的学习知识面,以此积累更多的语文学习经验,所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引导学生巩固和强化课内学习知识,并相应拓展课外学习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并汲取知识。如我们经常会在电视新闻中或者是报纸上看到一些奇闻妙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得知一些有趣的事情時将它们记录在笔记本上,从而变成他们的素材积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觉阅读一些优秀作文等课外读物,使得他们能够在今后写作文时有更多的论据来丰富自身的写作内容。
  三、加强学习,树立生活化理念
  因为语文课程主要以学习文章为主,所以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尤其是在学习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文章时,学生往往都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大大抑制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得他们越来越害怕甚至是排斥学习语文。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轻松、从容地面对语文学习,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寻找生活的影子,以此让他们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来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马》和《狼》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寻找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借助电视、网络、亲戚朋友的描述或者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两种动物,从而帮助他们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能够带着清晰的学习思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语言类学习科目,学好语文对学生今后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要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初中打基础的黄金阶段,借助生活化学习情境,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以此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来快速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会瑞.如何学好初中语文[J].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刊,2013(1).
  [2]丁桂霞.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有效对策[J].课外语文,2012(1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明确强调老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跟上老师的步伐和节奏。但是从目前来看,在践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我国许多高中语文老师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现有的教学效率以及水平较低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本文立足于这一实际情况,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
【摘要】在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枯燥的阅读也常常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基于此,我校于2015年开展了“编演式悦读”的课题研究,希望学生能从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阅读”变“悦读”。  【关键词】阅读;悦读;编演式悦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13-0034-02  【本文著录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四篇关于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选文。这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典名著,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分别指向阅读和习作。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红楼春趣》作为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自然承担着迁移运用前面学习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文本特点,紧扣学生实际,从“整体把握课
【摘要】在新课标下,初中的教育教学步入了全新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在时间的发展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且发展理念也相应地出现了全新的变化。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师必须要及时地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并且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有效培养,使学生养成构建课外与课内知识相互联系的能力。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与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深入地理
20年风雨,凌云品牌与他们装扮的一座座幕墙一起,经受着洗礼,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也见证了中国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可以说,凌云发展的20年,就是中国幕墙业20年的缩影。如今,当人们提到北京长安街、上海陆家咀这些集中展示了现代城市建筑艺术和城市文明的窗口时,凌云人总会自豪地说:这里留下了我们的脚印和汗水!    一跨进2007年新春的门槛,凌云科技集团所属的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就金盆脆响:先是中标合肥“天
一个人从年轻到老,敢于追求所爱,不管他的所爱是人,是物,还是真理。他都能够放开胸怀地去拥抱,而且升华成乐观前进的动力,这个人是绝对幸运的。    杨振宁觉得夫人翁帆“聪明可爱,而且是一个没有心机的女孩,行事也不激烈。”翁帆则认为杨振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绝不令我沉闷。而且他很有品德,这是他最好的地方。”    去年七月,知名科学家杨振宁和妻子翁帆访问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在三地刮起了猛烈的“杨
【摘要】在很多教育机构和学校的墙里墙外,我们曾无数次看到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大标语,也都懂得“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它们的内涵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检验,确实是至理名言。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在新形势新要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关键词】教育;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过去学哲学时不懂老师放一个大红苹果在讲台上让我们用十分钟去观察描绘的用意;学文艺批
湖北是我国产棉大省和纺织基地之一,棉花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棉花总产量在历史上曾长期居全国第1-2位,最高年产达61万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棉花种植面积逐步减少,近几年棉花总产量稳定在30-39万吨,居全国第4-7位,拥有棉纺锭744万枚,织机7万台,综合产能居全国第5位,近几年综合经济指标居全国第9-11位。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指示精神,省
1958年9月9日,广西西北部多民族聚居的环江县放出了水稻亩产稻谷13万斤的“大卫星”。这颗全国最大的水稻假卫星,给环江县造成巨大灾难,党和政府的威信更是受到难以估量的影响。    密植夺高产的假戏法    1957年11月,新任县委书记洪华等人清洗了一大批所谓“右派”分子以后,接着在全县开展大跃进运动,提出“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一定能做到”的口号。洪华曾宣告要“争全区第一,全国第
【摘要】作文评讲课大多是教师先将学生的文章批阅好,然后进行讲解,费时费力,而学生对老师的这一成果却不珍惜,只是听一下老师读的文章,看一下自己的分数和评语,便放到一边了。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亲身的体会和感受,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注意听。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试着让学生互评作文。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