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铁路拉月隧道穿越东构造结地温分布特征及预测

来源 :隧道建设(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藏铁路拉月隧道受地热影响,针对其线路方案选择及高温热害难题,通过开展地热地质构造调查、钻孔勘探测温,获取研究区地温及地温梯度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分析地下水对地温的影响,确定选线原则,预测隧道地温。结果表明:1)研究区高地温问题普遍存在,实测地温最大值达93.5℃,地温梯度达40℃/100 m;2)地温梯度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分层特征,平面上的差异性与构造、地形切割、海拔高程关系密切。结合其他选线因素,建议线路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一定距离并通过抬高线路标高来减少高温热害。根据建立的基于地表恒温层温度、恒温层深度
其他文献
TBM深埋铁路隧道地应力水平高,应力场复杂多变。为研究TBM开挖深埋铁路隧道引起的围岩扰动,明确其应力重分布特征及产生机制,依托实际铁路隧道工程,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
为确保热力山岭隧道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和热力管道的安全运行维护,在隧道方案设计中,经过重难点技术问题归类、理论计算和多专业综合研究论证,得到如下结论:1)充分利用地形特
为了解高原富水冰碛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剖析其隧道洞内坍塌的成因,探索其工程处治措施,以拉林铁路米林隧道为例,对上述3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施工注意事项。研究结果表
为解决厦门地铁3号线过海段盾构法与矿山法隧道海下盾构贯通施工对接工程面临的高水压、高风险、复杂地质工况下的风险处置问题,采用WBS-RBS法辨识风险源,通过AHP法建立风险
为了解决4台大直径泥水盾构在以黏土、粉土和粉细砂层等软弱细颗粒为主的富水地层且要在同一个超深竖井中实现“低风险”快速接收的难题,以京沈高铁望京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U
为解决暗挖车站多且车站端头无法设置盾构工作井情况下盾构施工与暗挖车站施工相互干扰的难题,基于轨道交通环线工程的应用实例,研究盾构掘进过站、初期支护步进过站和二次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