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经营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123456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调动和利用情感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情感素质,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加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运用情感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该怎样去经营课堂?

一、教师和学生应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像朋友般地理解与尊重


   亲其师、重其教、信其道。 教师亲切和蔼会给学生以安全感,从而产生信任感、亲近感。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再喜欢老师所提供的教法,然后接受学习的内容。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教师不能忽略他们的感受,如果一味地用命令的口吻要求批评他们,最后也不会得到他们的接受。应以尊重的、接纳的、了解的、协助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用心体会老师的情感。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我在任小學三年级英语教师时,有一节我的英语课上,因为科组有事我去晚了一点,我到班级时发现,真的是“天下大乱”了。 我一进教室就大发雷霆,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学生是静下来了。以后的我的课上,整个班级的气氛沉沉的,压抑得不得了。从那以后,学生仿佛跟我疏远了,大老远看到我,就赶紧往教室边跑边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感觉就像他们在喊“狼来了”一样。我走进班级,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一股脑地把心理所有的想法宣泄出来,告诉他们“我希望你们能多理解一些老师的做法,多体谅一下老师的感受,老师不想批评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只是想让我们有一个优秀的班级集体。其实,我很想成为你们的朋友。”他们竟然听得那么认真,屋里仿佛连喘气的声音都可以听到。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这几句语重心长的话赛过一百句批评的话语,在以后我的课堂上,他们做到了,期末考试我们班的英语成绩全校第一。
   理解与尊重就是用心沟通而达到的一种理想结果的表现。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情感人。 要尊重学生,用他们可接受的话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信心和帮助。

二、创造语言沟通的机会,倾听心声,采取和谐的教学方法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倾诉心理话的对象,倾听学生的想法、需求、情感、与人的关系、价值观等等,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真实内心世界,找到问题所在,这也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方法的入手点。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一个这样的学生,他从开学到现在,每次留作业让听录音读给家长听,然后让家长签名时,他都没完成作业,我多次把他留下来批评,可还是没效果,我很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回家不听录音,也不让家长签名?”他眼泪都快流出来了说“老师,我没有妈妈,没人给我买录音机。”我问他,“那你的爸爸呢?”他停了一会儿说:“我不敢说,怕他打我。”当时,我对这个学生所有的不满意都化成了一种心疼。多可怜的孩子,如果我早一点心平气和地与他沟通,也不会让孩子这么为难。于是我们约定每天他早来十分钟,读给我听,然后我给他签上我的名字,他很开心,看到他在不断地进步,我也很欣慰。情感的力量促使我改变原有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对于我和学生来说,一个新的飞跃,我们一起享受着和谐的教与学的快乐。

三、互动式作业评语寄托着情感的传递,让互动式作业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所谓的互动式作业评语其含义是老师在学生的作业评语中提出的表扬和错误,要求学生在交作业前在向老师反馈自己的意见或者对错误问题改正的方法。例如,作业完成好的我会写个大大的GOOD 或者 GREAT,那么下次批改作业的时候我就希望看到我的学生回复我I will go on ;若作业中有错误的,我要在那里标注“Why?”那么下次我批改作业时我也希望看到他能告诉我他是怎么处理和解决的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处理的好的我同样补写一个大大的GOOD。语言交流往往不如文字语言显得真切、坦诚,让人感受深刻并乐于接受。让我深刻感受到互动式作业评语在学生情感和道德方面的重大作用。作业评语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激励、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也能为学生拨正其学习的态度和道德思想航向。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有些学生无心向学,浪迹街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青年厮混、学坏,甚至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令人痛心疾首。学生由差变坏容易,由差转好困难。有位教师摇头叹息:“那个学生,无药可救了。”转化后进生确实存在困难,这个问题往往使一些教师黔驴技穷,头痛不已。特级教师丁有宽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细细思量,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是基于爱心而言的。师爱,对学生来说,是除了母爱以外的另一种神圣而伟大的力量,往往有着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好的习惯多多益善,且受用终身。”教育要抓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习惯。好习惯,大未来。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尤为重要。  一、案例描述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安排我担任一年级的思品科教学。站上讲台,面对孩子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听着他们一声声亲切地叫“老师好”,我由衷地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对新学期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可是上完第一周的课后,我就发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去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因此,笔算教学要以理解算理为基础,弄清其所以然,以更好地知其然。下面,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谈谈自己引导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点滴体会。 一、动手操作,感悟算理   心理学研
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开展不同类型的讨论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条件,让全体学生积极的参与讨论、争辩、各抒己见。教师是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契机,将直接影响着课堂讨论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善于捕捉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