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内容: 本篇论文主要就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两方面进行了介绍。一: 在教学中,通过激趣、设疑等方法来诱导学生的阅读欲望。二: 通过朗读评价和定期的展示阅读成果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关 键 词:诱导激发展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应从培养阅读入手。而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兴趣,充实到语文学习中去,这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兴趣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阅读兴趣谈一点自己的见解。
  一:在课堂教学中诱导学生阅读的欲望
  阅读兴趣的产生受年龄、阅历、知识、爱好及阅读目的的制约,以及读物本身的内容、形式的直接影响。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课前的导入以及课中激情的释放是相当必要的。
   导读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如果导读设计的好就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语文形式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应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
  1:激趣导入。体验成功,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成功的体验对于学生良好个性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有趣味的东西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于中高段的小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探知能力。如在《蟋蟀的住宅》一课中,蟋蟀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它们的住宅是陌生的。所以要想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有一种叫蛐蛐儿的小昆虫,它的大名叫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有人称它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不信我们亲自到蟋蟀的住宅去走一趟,转一圈。看一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他们想一探究竟。
  2:设疑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大胆质疑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教师要善于将课文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帮助学生再创造。设置一些疑问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设疑可分为教师设疑和学生设疑,有了问题就要解决,解决问题就必须读课文。从而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争吵》一课时直接板书课题,让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正如我预想的一样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分别有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面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不再认为读课文是一种负担。
  二:让学生充分展示阅读成果
  到了中年级学生都有了一定的阅读经历和积累,在课上我们不时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相信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如,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自己读自己评;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如《柳树醒了》一课,在指导朗读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给柳树洗洗澡,孩子们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小柳枝哟,软了。”轻柔、舒缓的语调将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2:创设展示阅读成果的时机。作为教师要时刻捕捉让学生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时机,这样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惊弓之鸟》一课时,了解到更赢是一个射箭能手。我让学生用他们平时积累到的词语来形容他的高超技艺,这时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百发百中。我及时肯定并给予表扬,并询问这些词是从哪里来的。他们都能说出这些词语的典故,在课堂进行经常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对课外书的阅读兴趣。
  3:每周展示一次阅读成果。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不能仅限于口头布置,必须定期检查阅读情况,并给学生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首先要以书写的形式来展示,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从阅读过的书中抄一些优美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每个星期收一次定期批阅。对那些摘抄本书写工整,内容精彩的要在教室中展示,以便其他同学学习。其次每周开展一次“阅读展示赛”请学生朗读自己读过的文章、故事、笑话、幽默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大多数学生都想上台来展示自己。现在有些学生像丁思可、张昊宇、李志峰等,他们在课间十分中也手捧课外书。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方法会有更多的学生会加入这自主阅读的行列,享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以书为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表明学生在有兴趣时,在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在能自由参与探究与创新时,在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在教师对他充满信任和热爱时学得最好。究其原因,只有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阅读兴趣,落实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好课内外的有利时机,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会给语文阅读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使语文教学魅力无穷。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的表达及其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旋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结合教学实例,具体谈一谈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备课,学生预习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要谈教学的有效性首要一点就是教师要备好课。对于一篇课文,教师必须清楚的知道
期刊
【提要】语文教师要做到富于激情,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用丰富的生活和知识储备充分挖掘文本的诗意。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诗意的氛围(如导入等),引诗词入文,对所学课文进行诗意的延伸。而诗意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有了诗意,语文教学就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师诗意教学氛围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上上下下都在谈观念更新,课程更新,但在实际操作中,情形并不尽人意。教师面面俱到
在课改中求索,在求索中课改。从开始在这个广阔世界外的窥探,到如今能试着把我所解读的课改理念放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我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慢慢被点燃。对语文教学渐渐地有了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觉。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以至于使我无法再平静如水般漠然地去面对我所从事的职业,而是无条件地将我的思维、我的智慧、我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感动、震撼,冲动、渴望交织在一起,让我清晰地感到在语文课堂中有
期刊
摘要:如何在教学上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辅助工具,真正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进而极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极大地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探讨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完善的
摘要:在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上,笔者认为要改变传统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做到细心观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以无限的爱心和亲情去感化学生,打开他们的心扉,倾听他们的心曲,创造各种条件成为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引导学生从早恋的困境中走出来。  关键词:早恋尊重关爱引导  曾几何时,作为班主任的我成了学生的朋友,“我喜欢她”“他又约我了!”“他在牵别人的手,我很难受”等情感类的话题在我与学生之间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