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突破了美术教学固有的课堂模式,扩大美术课堂视野,提升了美术教学思路。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支持平台,改变了美术教育的很多传统模式,使美术教学手段走向多元化。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突破;美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43-02
[作者简介]任建学(1984—),男,广东茂名人,本科,广东茂名市第十八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和各教育学科的整合影响着课程改革。特别是在美术学科,信息技术冲击了旧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美术教育缺乏直观典型性与变式的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追赶时代的步伐,把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教学改革中,已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技术突破美术教学固有的课堂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美术课堂大都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这种方式让学生形成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教师只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谈不上家长、教师、学生三方的互动交流,这是传统课堂的局限。而且,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或“吃不饱”或“吃不了”。如今,信息化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师生和家长的青睐。信息技术把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通过多元化互动统合成一个整体。在现有的条件下,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使用达到了网络上的家长、教师、学生三方互动协调,信息技术网络工具也使美术课堂教学实现了在时间、空间上的多元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改变我们传统的课堂互动交流模式。信息技术教学强大的交互功能使教师、学生、家长不受时空限制的对话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在平等、和谐的信息网络平台上,学生和家长可以各抒己见,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家长参与其中。
信息技术对美术课堂影响还可以表现在课后,如建立美术教学QQ群,在课后能不定时、不定点地设立“网上课堂”。学生课后可在网上课堂继续学习,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家长也借助网络参与学校教学。家长、教师、学生的三方参与正改写着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整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为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敞开了大门。美术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综合的、文本声像结合的动态性课堂。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更深刻。总之,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地扩大了美术教育的范围和规模,提高了美术教育质量。
二、信息技术扩大美术课堂视野,提升美术教学思路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美术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今天画画苹果,明天画画公园,后天捏捏胶泥,再有就是剪剪纸或者拼一幅风景画等。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美术教学内容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跟紧时代的步伐,结合地区文化、环境等特点,大胆优化,不断创新,向着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面延伸。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兴趣和丰富感情基础上的。美术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其思维,就必须为其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呈现美丽情境和漂亮画面。所以,美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结合的优势,给美术课堂创设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心情愉快地学习美术,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第6课《美丽的花园》,这节课的知识含量很大,内容较抽象,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于是,笔者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课前在网络上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运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插入大量表现花园风景的照片和绘画作品。借助信息技术,寓教于乐,让学生欣赏、感受鲜花的美,让学生主动进行视觉思维分析,如同走进美丽的花园之中。学生们在游戏、图片、音乐的和谐交融中受到美的感染,达成美术课堂学科的知识和情感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运用,打破了几支笔、几张范画、几件实物的传统教学方式,它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动脑又动手,眼、脑、手多种感官协调并用,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支持平台
信息技术在美术课程的实施中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教学资源素材、教学资源网站、美术教学知识内容等,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传统的备课资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本备课本,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即使教师的个人智慧丰富,也无法让大家及时共享。备课中出现需讨论的地方,也不能得到集体的及时反馈和补充。而依靠网络开展电子备课,实现了资源共享。开学初,美术组先集体备课,研讨全书各章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每位教师各自备课时,可以从学校教学资源库里查找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帮助学生课前准备或课后拓展的学案,然后设计自己的教案,最后上传到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学校的教学资源每年得以丰富。美术教学课堂上有个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起来,将学生的美术作品上传到学校建立的学习网站上,通过资源共享的平台,形成学生美术作品资源库。通过网站展览,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对美术的热爱。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对美术课堂的教学辅助功能越来越明显。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成.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11.
[2]郑家茂,熊宏齐.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高文利,秦忠翼,王琼.创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第2卷 第1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突破;美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43-02
[作者简介]任建学(1984—),男,广东茂名人,本科,广东茂名市第十八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技术已经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和各教育学科的整合影响着课程改革。特别是在美术学科,信息技术冲击了旧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美术教育缺乏直观典型性与变式的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追赶时代的步伐,把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教学改革中,已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技术突破美术教学固有的课堂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美术课堂大都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这种方式让学生形成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教师只能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谈不上家长、教师、学生三方的互动交流,这是传统课堂的局限。而且,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或“吃不饱”或“吃不了”。如今,信息化教学受到越来越多师生和家长的青睐。信息技术把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通过多元化互动统合成一个整体。在现有的条件下,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使用达到了网络上的家长、教师、学生三方互动协调,信息技术网络工具也使美术课堂教学实现了在时间、空间上的多元发展。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改变我们传统的课堂互动交流模式。信息技术教学强大的交互功能使教师、学生、家长不受时空限制的对话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随时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在平等、和谐的信息网络平台上,学生和家长可以各抒己见,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家长参与其中。
信息技术对美术课堂影响还可以表现在课后,如建立美术教学QQ群,在课后能不定时、不定点地设立“网上课堂”。学生课后可在网上课堂继续学习,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家长也借助网络参与学校教学。家长、教师、学生的三方参与正改写着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来促进美术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整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为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敞开了大门。美术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综合的、文本声像结合的动态性课堂。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更深刻。总之,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地扩大了美术教育的范围和规模,提高了美术教育质量。
二、信息技术扩大美术课堂视野,提升美术教学思路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美术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今天画画苹果,明天画画公园,后天捏捏胶泥,再有就是剪剪纸或者拼一幅风景画等。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美术教学内容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跟紧时代的步伐,结合地区文化、环境等特点,大胆优化,不断创新,向着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方面延伸。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兴趣和丰富感情基础上的。美术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其思维,就必须为其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呈现美丽情境和漂亮画面。所以,美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结合的优势,给美术课堂创设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心情愉快地学习美术,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第6课《美丽的花园》,这节课的知识含量很大,内容较抽象,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于是,笔者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课前在网络上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运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插入大量表现花园风景的照片和绘画作品。借助信息技术,寓教于乐,让学生欣赏、感受鲜花的美,让学生主动进行视觉思维分析,如同走进美丽的花园之中。学生们在游戏、图片、音乐的和谐交融中受到美的感染,达成美术课堂学科的知识和情感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运用,打破了几支笔、几张范画、几件实物的传统教学方式,它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动脑又动手,眼、脑、手多种感官协调并用,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提供了资源共享的支持平台
信息技术在美术课程的实施中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教学资源素材、教学资源网站、美术教学知识内容等,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传统的备课资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本备课本,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即使教师的个人智慧丰富,也无法让大家及时共享。备课中出现需讨论的地方,也不能得到集体的及时反馈和补充。而依靠网络开展电子备课,实现了资源共享。开学初,美术组先集体备课,研讨全书各章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每位教师各自备课时,可以从学校教学资源库里查找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帮助学生课前准备或课后拓展的学案,然后设计自己的教案,最后上传到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学校的教学资源每年得以丰富。美术教学课堂上有个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可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起来,将学生的美术作品上传到学校建立的学习网站上,通过资源共享的平台,形成学生美术作品资源库。通过网站展览,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对美术的热爱。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对美术课堂的教学辅助功能越来越明显。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成.美术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11.
[2]郑家茂,熊宏齐.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高文利,秦忠翼,王琼.创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第2卷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