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小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的教育不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教育,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自然科学素质是综合素质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想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最有效手段便是从实验教学入手。对此,本文详细分析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小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实验教学 小学生 自然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72-01
  小学自然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自然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提升小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素质
  强化学生实验教学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因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各类现象,然后对反馈的多方面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对自然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属性形成正面、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感官参与到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推理等思维能力得以不断提高。通过强化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从而将理论性知识转变为实际事物的理解。在开展小学生教育时需要贯彻以实验为主的原则,必须给予所有小学生做好演示实验,并在演示时认真引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更加鲜明、生动的理解实验现象,从而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质。
  二、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创新,教学手段中应用现代化科技已经成为教学的普遍现象。计算机仿真系统是人工智能发展中最符合实验教学的技术手段,其能够准确的模仿教师的操作步骤、实验的变化等,将实验与器材的参数、模型等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建设相关模型,并依靠计算机进行仿真式实验教学。通过计算机仿真系统不仅能够开展相关的实验教育,还能够对实验过程中的详细环节进行全面、充分的讲解,通过该系统将教材、实验操作、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提高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强化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合理应用应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还包含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用一些电化教学手段,从而体现艺术性较强、生动逼真、直观形象并且具备空间、跨越时间等优势。
  三、强化规范实验操作,利于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规范性操作,必须让学生明确了解自然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实验容不得半点偏差、一丝马虎,否则实验效果将会与真实的实验效果相隔甚远,结果也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偏差,在一些具备危险性的实验中还有可能形成危险事故。对此,在课堂进行实验教学时必须要着重、反复的强调实验的操作规范性,必须深入到每一个细微环节中,例如仪器设备的拿法,摆放方式等。对于学生自己开始的实验而言,则更需要严格要求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必须做到有错必纠,并重新开始实验。在实验完成之后,教师首先不要急于评判学生的演示实验结果如何,首先应当评判学生在此次试验时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使用正确的流程、正确的手法进行演示,其次才是对学生的实验结果的评价,给出客观性的评价。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性态度。
  四、通过强化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几乎所有科学知识的来源都是实验,实验是发现知识的源头也是证明知识的有效途径。首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强化实验教学时,需要尽量多的设计、增加、优化一些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开展实验,从而使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还需要充分展现学生的独立思维,尽量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研究,并发表自己对实验的理解与建议,并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的争论。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只能够是一位引导者,应当是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人,不应当控制课堂,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意见只有在课堂结尾才能出现,在学生充分讨论问题之后再出面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更佳的发现问题、提出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感受到一定的成功喜悦感,体会实验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自然科学素质打下殷实基础。
  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便是最好的教学手段。演示实验的最终目的是给小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富乐趣的教学环境,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情、好奇心,促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去了解、理解自然科学。强化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全新的领域中更加的理解抽象化知识内容。由此可见,演示实验教学的最大优势便是具备明显的趣味性。趣味对于小学生而言有非常多的好处,只要教学具备一定趣味性,最终的教学成果就必然能够显著提升。演示实验应当脱离实验数据、规范性实验的束缚,更加注重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以及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有效的实验教学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并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课本当中的内容,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科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自然科学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郝丹丹,张凤宁,瑞云,等.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7-8.
  [2]张光霞,李雪.实验员利用实验准备培养学生素质的实践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3(1):126-128.
  [3]唐毅,付梅,姚维志,等.强化水生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58-163.
  [4]杜庆才,孙兰萍,朱兰保,等.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225-227.
其他文献
【摘要】“少教多学”,即老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把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还给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现语文课堂的活力:注重预习,发挥学生主体性;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活动形式多样,提高综合素质;注重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关键词】少教多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35-01  “少教多学”,顾名思义是老师教得少,学生
薄壁套加工经常出现圆度超差现象,千分尺无法检测,经过分析、计算,选择合适的夹紧油缸压力及卡爪类型,保证圆度要求.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因此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一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有生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体因素。针对实际情况指出了拓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因素 拓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B844.2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加强
通过分析一些学者对水资源承载能力所作的定义,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探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本概念、理论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提
详细阐述复杂比值串级控制系统的开发意义、逻辑控制算法、DCS逻辑组态、参数整定及实际应用效果.
引黄工程泵站和隧洞的输水泥沙淤积问题直接影响着泵站和隧洞的运行,既增加运行管理费用,又增加了维修难度和工作量,将对整个输水线路正常运行产生一定危害,分析了引黄入晋首部隧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开始产生了联系和影响。在这种科技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始延伸开发出各种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而在高校逐步开始得到发展和探索的图书馆移动服务,也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本文将对这种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过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 移动服务 高校 发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