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六法妙解新闻压缩题

来源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clea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考语文试卷考查新闻压缩题。如何快速解答这种题目呢,有没有一些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呢?通过大量总结,我们认为,还是有的。以下几种解题方法即是,提供给同学们参考。
  一、提取主谓宾法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有时有背景材料)、结语四部分。新闻必须具备5个“W”,即①时间(when)、②地点(where)、③人物(who)、④事件(what)、⑤原因(why)(包括经过、结果)等五个要素。可见,新闻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它告诉我们“谁做了什么事”或“谁(将)怎么了”,即新闻一般是“人物”和“事件”构成的主谓宾陈述式。我们把主谓宾提取出来,就是主要信息。譬如:
  例1,(2016·宁夏回族自治区第6题)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
  据新华社专电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40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透露,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視探测。
  按照“谁做了什么事”或“谁(将)怎么了”的格式,我们可以提取出表示“谁”即主语——“嫦娥四号”;提取表示“做”即谓语——“去”;提取表示“什么事”即宾语——“月球南极”。再把主、谓、宾连起来,并注意添加表示时间性的“将”字,即为答案:嫦娥四号将去月球南极。
  这就叫做提取主谓宾法。
  二、添加同位主语法
  在一则新闻中,有的“谁”,即主语有两种称谓,即为同位主语,把这种同位主语添加出来,就能压缩出主要信息。譬如:
  例2,(2016·重庆A卷第6题)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重庆商报讯 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
  先说明一下:拟写新闻标题,实质上就是新闻压缩题。
  这段话,很容易找出主语就是“摄影大赛”。那么,同样指称摄影大赛的,即同位主语是什么呢?我们从开头的话语中就可以发现,是“寻美重庆江河”。那么,标题就是:“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
  这就叫做添加同位语法。
  三、补充枝叶法
  新闻压缩题,主谓宾主干重要,但定状补枝叶,有时也不可或缺;有时,主谓宾主干很容易找出,而定状补枝叶,却较难发现,如果定状补枝叶发现了,新闻压缩也就立马成功了。譬如:
  例3,(2016·福建福州市第6题)用一句话概括以下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这则新闻的主谓宾很容易找到,就是:主语——联大,谓语——通过,宾语——决议。主谓宾合起来就是“联大通过决议”。那么,通过什么决议呢?这就必须添加出“决议”的定语来。“决议”的定语就是“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全部合起来就是: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这就叫做补充枝叶法。
  四、总结概括法
  新闻往往会列举很多事实、现象、成绩、成就等等,对于这些事实、现象、成绩、成就等等,我们只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概括即可。譬如:
  例4,(2016·河南省第6题)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你看,这段新闻列举了很多成就:载人航天呀,火箭发射呀,深空探测呀,达到航天大国水平呀,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呀,尤其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这些都是成就,什么成就?不就是“辉煌成就”么?再加上时间,标题可拟为: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煌成就。
  这就叫做总结概括法。
  五、各段信息相加法
  有时候会给出几段文字,当给出几段文字时,就可以采用各段文字信息相加的方法来压缩新闻。譬如:
  例5,(2016·甘肃兰州市第6题)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走近兰州太平鼓”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阅读为专题板报准备的三则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相传,明朝大将徐达西征,九攻兰州城不下,使制造了3尺长鼓,内藏兵器,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让军士扮作“社火”队员入城内,一举破城,赢得太平。从此,百姓年年擂鼓闹喜,祈求太平,并把所擂之鼓称为“太平鼓”。   【材料二】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表演时,众多鼓手前纵后跃,左旋右转,时而跳打、时而举打,起落有序,配合默契,犹如万马奔腾。鼓、钹、锣齐响,如春雷滚滚,声声震天。
  【材料三】在兰州本地的社火活动中,人们常常看到,太平鼓的鼓手走到哪里,鼓声和掌声就跟到哪里。“打得好”“真带劲”的赞扬声和“再来一次”的呐喊声此起被伏。更有外地来的游客感慨:“这场面,这气势,太震撼了,相机拍不出来,下次带家人一起来看!”
  本题就给出了三则材料、三段文字。三则材料、三段文字分别讲述了:兰州太平鼓的由来和意义,兰州太平鼓的表演形式和鼓声,以及人们对兰州太平鼓的褒赞。只要我们把这三段文字的信息相加,就立即可以得到答案:兰州太平鼓意在擂鼓闹春,祈求太平,其表演形式多样,鼓声震天,获当地人和外地游客高度赞扬。
  这就叫做各段信息相加法。
  六、规定字数法
  有的新闻压缩题会明确地提出“压缩的文字在多少字数以内”的要求,这时,我们就不能轻易地超过字数,因为,每超过一字就扣一分,扣完为止,这时我们力争不超字数,譬如:
  例6,(2016·福建南平市第5题)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如手机、冰箱甚至是前段时间引发抢购风潮的马桶盖等。
  材料二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请从两则相关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每则材料限12字以内)。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则新闻压缩题就规定了字数,每则必须在12字内,否则,每超一字就扣一分。如,有的考生压缩材料一为:与国外相比,中国制造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优质产品)。这则压缩虽然意思没错,但超了字数,标点符号也算做字数,一共30个字了,超了一倍还多,每则压缩才1.5分,超这么多字数,早扣完了分,等于白做了。正确的压缩为:中国制造仍缺“中国名片”。标点符号算在内,恰好是12字,没超字数,符合要求。
  再如,有的考生压缩材料二为:从目前我国缺乏优质产品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还缺少技术人才。连标点一共25字,也超了一倍还多,当然不能得分。正确的压缩为:“优质制造”需要大批人才。标点也算在内,恰好是12字,没超字数,符合要求。
  注意:规定字数时,一定不要超,超则每字扣一分,扣完为止。
  【模拟训练】
  1.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语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据新华社报道,文化部在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中作出新规定: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必须由其监护人陪伴;未成年人在國家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每日8时-20时进入“网吧”,在线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2.为下面一则消息写一个标题。
  华南虎是世界上公认的10种极度濒危的物种之一,1988年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7年7月4日,宣黄县白竹乡一农民上山捕蛇被野兽袭击致死。当晚,村民在距伤人地2000米处,目睹两只幼虎。为此,国家林业局、江西省林业厅先后派专家到现场调查,收集到大量的动物足印和50余根兽毛。专家认定,宣黄县的雩山山脉至少生存着五只华南虎,其中成年雌虎一只,雄虎一只,幼虎三只。江西省林业厅有关领导称:宣黄县是目前全国唯一发现野生华南虎体毛确凿证据的地方。
  3.用一句话概括下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
  利用电脑网络,人们可以进行经贸洽谈,发布产品信息,进行异地购物,大容量通信,与朋友聊天,查阅资料。但也有人利用电脑网络具备的多媒体功能,传播不健康的图文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危害;再加上网上冲浪易使青少年上瘾。影响学业;另外,电脑网络也容易遭到“病毒”“黑客”的袭击,从而泄露政治、经济、军事机密,造成工作系统的瘫痪。
  【参考答案】
  1.文化部作出规定,未成年人出入“网吧”将受限制。
  2.江西发现野生华南虎。
  3.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困惑。(或“电脑网络让人喜欢让人忧”、“电脑网络有利有弊”等)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中外美学理论,旨在从动感、光影和虚实三种写作手法上对比分析拜伦的《她走来,风姿优美》和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两首诗歌都着意于动感的营造、光影的对比和虚实的转换,然而由于两位作者自身迥异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诉求,两首诗歌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美学 爱情 《她走来,风姿优美》 《青玉案·元夕》  中西诗歌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女性形象,从《卫风·硕人》中咏叹的美女庄姜到《陌上
摘 要:叙事上,《尺八》采用意识流式跳跃和蒙太奇式剪切方式,不断转换叙事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实现现实和历史、真实和想象之间的来回切换。意象上,“尺八”成为像“镜”一样的连接物,既体现了古代日本人和现代中国人之间的对照,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和现代日本的对照。而将“尺八”作为“镜”,更本质上来说是出于诗人的一种宇宙意识。抒情上,《尺八》一方面是借由客观对应物作为象征,另一方面采取了戏剧化处境的形式。这种非个
摘 要:李佩甫在“平原三部曲”中着力塑造了理想型的女性形象、诱惑者的形象、符号化的女性形象和作为工具存在的女性形象,她们集中体现了作家的女性观。这些女性形象都缺乏独立的自我,沦为男性的附庸,成为男性眼中的“他者”。她们是男性作家所代表的社会主流话语所蕴含的男权中心意识的文学呈现,体现了男性作家对女性的想象和价值判断,因而并非真实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平原三部曲”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意识  李佩
摘 要:施蛰存创作的小说《石秀》是以《水浒传》中的石秀形象为原型,解构了传统的英雄形象,而重新塑造了一个在现实中心理不断扭曲以致变态的全新的石秀形象。本文试结合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来剖析石秀的心理流程,探讨其变态心理的成因。  关键词:施蛰存 《石秀》 反英雄叙事  施蛰存善于借鉴西方意识流小说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创作出别具特色的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石秀》
摘 要:本文以中国“西游故事”为例,通过探讨其审美接受历程及其所蕴含的中国民族文化元素,指出《民间文学》是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民间文学作品蕴含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引导。  关键词:民间文学 民族文化素养 西游故事  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精神,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语言叙事的艺术方式,演绎着民间文化和民族精神。高校《民间文学
摘 要:《生人妻》已成为现代小说史上的名篇,是收获女作家短篇小说的一面旗帜,自问世以来,在不同时期众多研究者、评论家以及各种文学史著作,不仅对这篇小说进行了研究分析,而且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积累了很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立足于女性主义的立场,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审视《生人妻》,运用女性主义研究方法对文本进行再分析,并对自己的看法加以阐释。  关键词:女性 物化 存在  罗淑(1903—1938)在现代
摘 要:该文从经典化培育角度,探索中国当代文学本科教学问题及相宜对策。由于中国当代文学开放性、延展性与现场化等特点,以及意识形态与美学特质争议性,导致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没有形成稳定经典化秩序。这也导致具体教学标准不统一,即匮乏标准相对统一的教材,学科教学内部不平衡以及对异质性作品遮蔽的问题。针对于此,该文提出,将史料研究为基础的文学史教学与经典作家作品细读相结合,将开放式教育与实践性教育结合,将专业
摘 要:近年来,学界对鲁迅之“笑”的研究逐渐深入,但仍未对“笑”的价值及其背后的博爱精神进行完全辨析。本文以《野草》为例,从“笑”与“人生苦”的共生关系中探讨鲁迅的辩证思想,并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展示鲁迅内心的赤诚与“大爱”态度。同时,本文揭示了鲁迅的“笑”在形式上对传统文化的反叛意义与面对历史事实的主动姿态,对已有的鲁迅形象认知加以补充。  关键词:《野草》 笑 人生苦 爱 反叛与自觉  一、承
摘 要:《亲切的福姬》是韩国著名女作家朴婉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之一,其同名短篇小说作为两性冲突最为尖锐的作品,书写了职场女性的自我牺牲与价值重构、金钱哲学下母爱的异化、两性关系的冲突与幻灭,将一抹心动、一番错爱的记忆交错,铭刻着男权社会下性别的二元对立。福姬的自我觉醒与自我建构,对于性别的多元化认同有着重要的文学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朴婉绪 《亲切的福姬》 性别二元对立 职场女性 母爱异化  朴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克罗齐的代表作《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一书的深入解读,分析了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国内一些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进行了哲学思考。  关键词: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真历史 克罗齐  一、《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的作者简介  《歷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一书的作者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 —1952)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史学家、哲学家、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