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人数的猛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由于家庭经济原因等原因的影响,特别是高校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心理状况,希望对其就业提供积极的帮助,保障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进个人更好发展。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心理问题
  1、前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自己和自身家庭所能够筹措到的资金,不能够负担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等费用的学生个体。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约在800万左右,占在校学生的30%,特困生人数290万到440万,占在校学生的10%—15%。[1]由此可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群体一种里不可忽视的群体存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何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如何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学生培养、心理指导和就业指导过程中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希望对他们的就业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积极帮助。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现状
  2.1.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积极表现
  2.1.1具有强烈的独立竞争意识
  相对于其他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会有更强烈的努力和竞争意识,因为此类学生在校期间会主动从事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和兼职来维持基本学习和生活的开销,造成他们会积极投身实践,努力摆脱经济贫困所带来的压力,从而具有更为独立和竞争的意识,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公平和公正的就业机会。
  2.1.2就业选择过程中更为理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相比,由于从小经历更多的生活历练,对于就业机会的把握更加理性。突出表现在往往能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理性就业观,他们会在就业时倍加珍惜机会,同时他们会在就业时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2.1.3自身优良品质的积累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小经历更多生活的磨练,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积累了一些难能可贵的品质,比如:勤奋刻苦,抗挫折能力较强,为人正派,懂得珍惜等,这些品质为日常学习、生活和就业提供了巨大帮助,对他们的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2.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消极表现
  2.2.1就业心理压力过大
  由于自身和家庭的经济条件太差,经济困难学生在毕业前夕,如果工作没有着落,意味着无法及时获得经济来源来偿还上学时期的助学贷款或者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可能会表现出心理压力过大甚至是焦虑抑郁的情况。同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由于经济原因,使他们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与其他同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可能会产生严重自卑心理情况。
  2.2.2从众心理的不良影响
  从小生活在经济拮据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偏激性的社会价值取向问题。比如,从小会受到父母或者身边人“学而优则仕”或者“成为社会精英”的言论教育,无形之中对于学生形成了推崇白领和脑力劳动,歧视蓝领和脑力劳动的偏激择业观念。严重影响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和择业的方向。
  2.2.3不合理择业观的束缚
  当前高校毕业生形成了很多不合理的择业观念,比如很多人仍然认为只有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工作,才算是找到好工作。相反,对于急需人才的中西部或者中小城市不屑一顾。甚至出现在优质就业和待在大城市之间选择后者的情况,不论就业岗位的质量,只求能够待在这些大城市就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渴望出人头地和挣更多钱来光宗耀祖和回报家庭,往往会加剧对大城市的盲目崇拜和向往,这种观念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中也不乏少数。[2]
  3、家庭经济困难学社就业心理问题解决途径
  3.1国家和社会层面
  在教育部 《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数据库,开展 ‘一对一’服务”。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贫困毕业生心理档案,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开展 “一对一,面对面”的疏导服务。建立心理档案时做到清楚贫困学生人数、了解贫困学生具体情况、在指导工作中到位。[3]
  第一,国家和全社会应当加大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力度,特别要重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第二,发展经济,缩小城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跟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强落后地区的就业吸引力。
  第三,出台相关就业优惠政策,估计企事业单位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把政策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从根本上关心他们,解决就业这个实际问题。
  3.2高校层面
  高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过程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高校应当积极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应当重视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心理工作,在就业过程中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
  3.3学生个人层面。
  第一,学生应当加强自身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正确疏导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第二,第二,合理制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并不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都还是“精英教育”的“产品”了,学生要理性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制定符合自身能力和意向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应该准确的评判自我,充分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树立正确择业观,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避免因自身期望过高或者漫无目的就业而产生心理问题。
  总之,在就业环境如此艰难和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高校家庭积极困难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已经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各项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社会、高校和个人必须通过努力,齐心协力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提供坚实保障,从而避免因就业问题出现严重心理问题。作为学生本人,一定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合理定位自己,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规划,才能实行有价值的人生。
  参考文献
  [1]何宗辉.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研究对策[J]. 管理视窗,2015(3)
  [2]陈宇红.高校贫困生就业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问题[J].吉首大学学报,2010(2).
  [3]张连香.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題与对策 [J].教书育人,2012(11).
  作者简介;
  刘喜明(1988—),男,河南南阳人,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语境是指语言的使用环境。语境具有动态特征,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会呈现不同的意义。汉字“空”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呈现意义的多重性。通过语境分析,对“空”字在特定语境中意义的变化进行解析,“空”在不同语境下意义的差异就会显现,进而为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空;语境分析;翻译策略  一.引言  在汉语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汉字迥然不同的语境,因而就汉字由造字本义而产生
期刊
摘 要:融媒体时代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日趋成熟,各个新闻媒介的融合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面临更多新形势。思政工作者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工作中树立“融”的思维,提升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介和新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第四十二个年头的到来,中国各行各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国家基建到市场经济,中国的整体国力已然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中国的时尚产业也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摒弃掉了以往“山寨”、“抄袭”的名片,走向了中国风的自主设计上来。其中,潮流文化——作为时尚行业中的小众文化一支,更是掀起了一阵“国潮”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是成为了“国潮”热的催化剂,为“国潮”提供了更为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创造发展,现代平面设计告别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形式,在中国书法艺术熏陶下发展成为特殊的设计文化。基于此,本文简析了中国书法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可行性,并从书体、书法线条、书法结构等方面研究了现代平面设计中中国书法艺术元素的具体应用,从而提升平面广告设计效果。  关键词:书法艺术元素;平面设计;书法线条  引言  中国书法艺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理念,二者的相互融合增
期刊
摘 要:概率统计属于居民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项知识,在进行实际教学时,概率统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学习这项内容可以提高自身的理性思维,所以这项内容的教学和实际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存在重要的影响。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没有将这项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内容教学的重要性,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
期刊
摘 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会使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常用的情景教学方法有趣味游戏法、环境创造法、情景对话法与直观道具法等。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活跃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较为普遍。可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使用情景教学时常常出现教学误区。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情景教学的实践价值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
期刊
摘 要:在教育营地景观设计中,有的设计语言过于局限,为了突出教育营地的实用性二设计,并没有有效考虑到教育营地景观设计也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可以与城市景观公园设计相结合。本文以教育营地景观设计项目为例,其设计核心概念将教育营地景观设计与城市景观公园相结合,设计成为一个半开放式城市景观公园教育营地。分析在具体规划教育营地设计中,所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对教育营地景观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育营地;景观
期刊
摘 要:当前,戏剧表演深受各类人群的喜爱,精彩纷呈的戏剧表演能够带给观众深刻的印象,从而有效拓展受众群体,推动戏剧的传播与发展。在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称之为整个表演的核心,表演人员只有充分理解戏剧角色的性格特点等内容,才可以灵活再现戏剧角色,借助戏剧角色表达情感,感染观众。当前,许多年轻表演人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缺乏立体感和生动感,降低了戏剧表演效果,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
期刊
摘要:社区是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文化建设直接关乎城市的文化质量,良好的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推动城市的精神文明发展,同时能促进人与空间的和谐关系,对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以及提升精神面貌都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文化建设应注重文化元素与文化内涵的双重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的视域下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城市化建设进程探索空间异化、空间磨合以及文化交融的各类现象探索多元文化交织下优化社区化空间的建设路径。  
期刊
摘 要:保辜制度是古代一种刑事法律制度,从西周开始应用于刑事处罚中,该制度于唐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一直沿用至宋元明清,制度成就于很多原因,大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人文思想有关,本文将会对其成因进行阐述。另外,作为一项沿用时间较长的特色的法律制度,其消亡的原因也值得探索,对其成因和消亡原因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作出评价,以便于在该制度的探讨下得出对现代法律制度的借鉴或启示。  关键词:保辜制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