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推进科技教育发展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165445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14日,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的2016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28届科普宣传周省主场活动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为了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推介科技教育最新资源,普及STEM教育理念,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与科学同盟网合作,策划举办了国际STEM教育展览会暨国际论坛活动。这是第一次在江苏举办以STEM教育为主题的综合性会展活动,可以说是一次STEM教育课程的全方位展示与交流活动。来自德国、美国、以色列、日本,以及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科普活动组织、学会,教育培训机构、教育产品企业参与了国际STEM教育展会,江苏省内26所STEM教育试点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的100多家星级会员单位,以及其他重视科技教育的学校校长、科技教师都前来观展、参会。
  国际STEM教育展会
  教育展会的主要内容包括STEM教育项目展示、课程推介、国际论坛和教师工作坊,展示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工程学、机器人、物联网、创新思维、远程教育、应用科学、3D打印,以及STEM综合实验室建设等,来自美国STEM联盟,德国科技教育促进会,以色列创意思维中心及国内比特实验室、乐高教育、优耐美创客养成基地,台湾小淘器科技课程等15家知名科学教育机构参加展示,并给公众提供体验实践机会。1天的展览会包括课程展示、学生体验课堂、课程说明会等内容,累计参观人数达2000余人。
  在展示区,人气最旺的是利用意大利面造桥的活动,这是德国科技教育促进协会副主席罗伯特·穆勒先生带来的STEM课程之一。他说,孩子们用一根根意大利面条,通过溶胶固定,慢慢搭建出塔桥、拉索桥、高架桥等各种桥梁,从中了解桥梁的构造等物理和工程实践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将综合利用科学、数学、技术、工程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完成自己的作品,而且这样的材料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罗伯特·穆勒先生带来的另外一个项目——用纸箱壳制作3D眼镜,以及活动现场的3D打印、机器人设计制作等活动也深受青少年喜爱。
  国际STEM教育论坛
  5月15日的国际STEM教育论坛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论坛邀请到德国科技教育促进协会副主席罗伯特·穆勒博士,美国纽约科学院、全球STEM联盟代表伊莉斯·奥格登女士,以色列创新思维中心主任尼娜博士和来自中国比特实验室的曹伟勋博士,分别从STEM教育的国家实施战略、不同国家STEM项目的案例、STEM教育理念的课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主旨发言。
  罗伯特·穆勒分享了STEM教育在德国的发展状况,尤其在中小学是如何实施的。他主要介绍了STEM教育在德国取得的一些好的效果,同时谈了STEM教育体系中教师、学生、政策支持3个方面的基本状况。穆勒表示,目前STEM教育在具体执行中面临学科评估与课程整合困难等一系列难题,他们也在不停地进行探索改革。
  伊莉斯·奥格登探讨了关于STEM人才培养、认证和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她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集中力量共同创造一个能够让学生寻求、获得并且从事STEM教育的一个良好环境。伊莉斯提出STEM教育面临着教学创新、培训人才引进、全球整合、工作技能等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他们发起了“全球STEM联盟STEM认证”、“千名女孩千个未来”、“少年科学院”等项目。“全球STEM联盟STEM认证”项目希望能够把最顶尖的STEM年轻人和知名专家共同聚集在一起相互讨论,一同解决问题,能够发掘世界上最顶尖的STEM教育机构进行评比研究及项目认证。“千名女孩千个未来”项目旨在提高女生接受STEM教育的机会,提高她们的STEM技能。项目面向全世界范围内的13~19岁女学生推出,在网上进行为期1年的一对一指导,参与项目的500名女性导师来自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的70所高校。“少年科学院”项目旨在通过全球合作、资源共享,培养适应全球环境的顶尖人才。该项目与230多个政府、教育机构、非营利机构进行合作,参加项目的学生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将在网上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同时每周与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视频会议,分享各自的研究和创意,最终通过竞赛选拔优胜者赴纽约参加交流考察活动。
  尼娜分享了她在STEM教学方面30年的经验。她提出,要创造好的教学环境需要从课程及教师培训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乐趣学习STEM。尼娜介绍了他们在以色列一所高中进行的一个动手实验,让学生各自创造空间站,之后向小组成员进行展示。他们的学习模型就是互动型及建构主义的一种环境。首先跟学生沟通进行情境设置,了解学生希望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教师给出这样的情境,设计相关的问题。问题确定之后,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想象,发动思维,不停尝试,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才能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曹伟勋分享了他在做STEM教育和校园创客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感想。他强调学生要在项目和问题引领下,运用多学科知识创新地解决真实问题;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中国人文历史及教育现状,将最新的物联网与STEAM(在STEM教育的基础上添加艺术和设计Art and Design)创新教学相结合,把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跨学科、文理交融、多元并举、个性化发展的科学教育模式。
  5月15日下午还开展了STEM教师工作坊系列活动,由国内外教育专家分别带领学员分组合作进行一系列STEM实践体验活动,亲身体验优质STEM课程的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学员们积极参与体验STEM课程的各个环节,同专家面对面地进行研讨和交流,对STEM教育理念有了更为深入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STEM教育在江苏
  2015年11月,江苏省科协和教育厅共同开展STEM教育试点工作,共同签发了《关于开展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该文件指出: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4020年)》,进一步发挥江苏省科协及所属学会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依托江苏省科协所属140多个学会(协会/研究会)资源,进一步整合全省科技场馆及有关科学教育资源,联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高校,建设江苏省STEM教育中心,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全省科学教育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输送未来人才。
  根据文件精神,2016年初,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建成了STEM教育中心,用于展示和体验STEM课程和教育资源,同时开展培训与交流活动。2016年2月,在全省13个省辖市遴选出26所学校作为首批STEM项目试点单位,并于2016年3月29日在南京成功举办了首期培训班,所有项目学校将用1年时间开展STEM教育课程实践和相关评估工作。2016年6月,STEM教育项目线上平台也已正式投入使用。
其他文献
像鸟儿一样自由地在蓝天翱翔是人类的梦想,以怀特兄弟为代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地努力。飞行这个话题在科学教育中可以衍生出很多内容——鸟类的生理结构、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航空航天技术等。本期编者收集整理了以飞行为主题的科学教育资源,希望给科技辅导员组织开展活动带来更多灵感。  物体是怎么飞起来的?  http: //howthingsfly.si.edu/structures-ma
研究背景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机器人逐渐被應用到社会各个领域,有些环境和场合对于机器人的移动和操作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各种自然灾难和恐怖活动后的废墟,环境复杂多样,地面软硬相间、凸凹不平、沟壑众多,这就要求机器人的移动机构具有高环境适应性、强移动性,特别是应该具有很强的越障能力。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既可以跳跃越障,又可以自由移动的运动机构——跳跃滚动复合轮式移动机构。  该移动机构
中日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樱花科技计划)是由日本科技振兴机构(JST)全额资助以中国为主的亚洲青少年短期访问日本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机构,与日本青少年及各前沿领域科学家、研究人员等全面开展科技交流的一项国际交流活动。受邀参加交流活动的对象包括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及青年教师等。根据交流的形式和对象,访问时间从1周至3周不等。  该项目于2014年正式启动,日方当年邀请了200名中国学生赴日
在意大利费拉拉市的一个宫殿里,宇宙学家展示了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宇宙初期的天体图。2014年12月1日发布的公告开启了为期l周的会议,会议中展出了欧洲航天局的普朗克卫星的最新发现。最新的结果大部分确认了此前对宇宙构成的测量,但是也排除了某些关于暗物质想法的可能性。暗物质是一种奇异的物质,它被认为可将星系结合到一起。  这次的发现并没有带来重大的惊喜,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宇宙学家David Sperge
冬天已经来了,寒假也就不远了……寒假里,老师们和同学们不仅要在冬日的户外锻炼身体,享受阳光,也可以在家动手动脑做创客!本期专题在科技学堂和上海STEM云中心的支持下,特别为读者精选了5个创客活动案例,用最简单易懂的方法,用最易得手的材料,让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家长大朋友都玩得開心,让全家一起思考、动手、创造!这些活动也同样适合于课堂哦!
6月19~23日,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的“科技辅导员科教技能培训”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144位科技辅导员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秘书长赵建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培训课程针对科技辅导员老师在举办科技活动、参加科技竞赛中遇到的问题,安排了科技教师的创新能力建设、模型制作与科技创意、科教方案设计与实践、科学DV拍摄与视频制作等四部分内容。经过三天的
     
研究背景  中国菟丝子又叫菟丝子,是我国的二级检疫杂草,广泛分布于华北、东北各省,常常寄生在豆科、菊科等多種植物上,寄主可达3000種。菟丝子通过吸器吸取寄主养分,影响寄主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寄主植物生长衰弱,叶片黄化、脱落,不能开花结实,被害严重时,造成枝梢干枯或整株枯死。  菟丝子爆发的情况常有发生,北京城区内很多地方也发现了菟丝子寄生其他植物的情况,比如丰台区方庄、宣武区广安门桥附近和崇文区
201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华东师范大学分营以“走进科学”为主题,具体活动细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社会科学、地球与空间、技术与设计等五大模块。华东师范大学科学营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富有鲜明特色的营队活动:“名家讲坛——一文一理专题报告”、“科技实践——探究型科技实践活动”、“体验高校——参观中北校区文化设施和重点研究基地”、“走进高新技术——参观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走进上海——参观上海博
目前,手机摄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但仅靠手机的算法和自动调节很难确保有令人满意的效果,有可能出现对焦不准、跑焦、画面模糊、画面过亮或过暗、镜头晃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与手机本身的成像性能有关,另一方面与拍摄者的使用方法有很大关系。影响智能手机成像质量的主要性能参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拍摄之前,我们要对拍摄工具的成像性能有所了解。影响智能手机成像质量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如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