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中的最值问题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10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數列是历年高考中的重要知识之一,而涉及数列的最值问题也是高考的重要题型,结合实例,通过数列的通项、求和、项数、应用、创新等的巧妙设置来研究数列的最值问题,体现数列的函数性质,引领并指导复习备考.
  关键词: 数列;最值;通项;项数;应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16-0020-02
  点评  本题在创新定义下建立等比数列关系式,通过等比数列的通项与性质来分析与求解,关键是理解创新定义与对应关系式的建立,进而结合等比数列的对应性质加以分析与应用.
  抓住数列的定义、通项、求和以及性质等,合理应用数列的函数性质,解决一些涉及数列的最值问题,有效融合数列与函数之间的交汇,很好考查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提升数学品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陆东标,韩文美.技巧显身手,妙解数列题[J].教学考试,2017(5):60-62.
  [2]韩文美,张娴.巧求等差数列的通项[J].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2020(9):10-11.
  [3]张娴,韩文美.剖析数列命题陷阱,挖掘失分原因[J].高中生之友,2019(10):10-11.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主要对八省联考导数题的解法进行了探究,共给出了五种不同的解法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八省联考;导数;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16-0008-02  以上的几种证明方法更容易接近问题的本质,使得解题思维更加流畅,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地尋找解题的方向.因此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视角思考,
一、课例背景分析  在旧教材中,三角函数的概念是从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出发,逐步导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通过坐标化,将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导到sin=,cos=,tan=(x≠0)上进行表述,再将这一定义推广到任意角也适用的情况,这样得到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种定义的引入的优点是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出发,学生易于接受。但从函数定义的角度看,将锐角的情况直接推广到任意角的情况,基于数学定义的严谨度来说是不
期刊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把学习设置在真实存在并且负责的问题情境当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等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基础知识。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大体包括六个环节:组织小组;设计问题;(呈现)遭遇问题;自我指导学习;尝试利用新知识循环往复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中的总结、反思和评价。(支永碧)随着评价方式和教学活动的多元化,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该模式
期刊
2018年8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获“广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立项,同年12月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立项,成为全国1400多所高职院校中唯一首批获此立项的高职院系。  近年来,软件学院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切实推动了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的创新发展:学院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软件技术专业群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计划;教师成功申报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部
期刊
摘 要: 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加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高中数学解题中,解题方法有很多,向量法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可以解决多種类型的数学问题,具有数形结合的特点,将多个知识结合在一起,构建出直观的图形,从而提高学生解题效果和效率.本文主要探究了向量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是探索函数世界的开始,表达式(或列表)与图像之间的切换,体现了数学世界“数”与“形”之间的切换,对初中生來说是一个很大的思维跨度。对于“一次函数的图像”的教学设计,教师应从设置情境与问题链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突出教师的“导”和学生的“探”,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经历函数图像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理解一次函数的本质属性,并在积极的参与下完成“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系列任务,实现有效的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