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快捷方法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in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材料作文的分类很多,今天主要介绍阐述类材料作文,它包括两类:一是命题人用或叙述,或议论,或说明的方式,围绕某一个中心话题,给考生提供一段或两段文字材料;二是材料由言论(如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诗歌等)构成, 可由一则、两则或两则以上言论组成。
  这类材料比较快捷的审题立意方法是:
  一、提取中心词(关键词)。所谓中心词(关键词)指的是阐述类材料阐述的中心话题。可以是一个词,也可是一个简单短语。如2015年天津卷的中心词“范儿”。
  二、揣摩中心词内涵和命题意图。如2015年湖北卷:透过中心词“泉水,喷泉”,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命题人是要我们思考现实社会类似于“泉水”,“喷泉”的人和事,弘扬像“泉水”一样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和社会正能量。
  三、扩词成句、以问领想,确定写作中心。
  理论比较抽象,现举例说明:曾经有人说,阮籍,郑板桥,布鲁诺是另类;也有人说,韩寒、李宇春、丁俊晖是另类;还有说,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广州亚运会的“水上开幕式”很另类……今天,这样另类的人和事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让人惊叹、赞美、深思……
  面对这则材料,我们要这么做:①提取中心词:另类。②揣摩中心词内涵:“另类”,可是名词,指另外的一类,指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的人或事物,是与传统,或者当今主流不一样的言行。也可是形容词,指与众不同的、非常特殊,与传统,或者当今主流不一样。③连接现实:现代社会,另类之人,另类之事,越渐增多,人们对此的态度也从过去的单一否定,到宽容接受,到赞美;但理性分析,并非所有的另类都是合理的,也不是所有对另类的追求都是正确的。一味否定,或一味肯定都不值得提倡。④扩词成句:包容另类,赞美另类,不做另类,理性对待另类等。⑤以问领想,确立中心论点。从“是什么”突破,立意会很肤浅,只能表面地列举生活中的种种“另类”来办展览。从“为什么”突破,写“生活中为什么有‘另類’”,分析“另类”产生的根源,阐释生活中“另类”存在的必然性,文章可能有一定深度和价值。最好的角度是从“怎么办”突破,猎取生活中与主流相差甚远的“另类”进行现实意义和价值观的阐述,即“面对生活中的另类,我们该怎么去(以什么心态、方法、智慧)应对。
  考场上时间有限,往往一点偏差,影响全局。所以,在作文审题立意时,我们应在吃透材料、找对关键点、切准题意上下足工夫。
其他文献
一、结合自己的特点,上出风格  同样一节课,一样的教案,一样的练习,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等不同,会有着不同的教学个性,多样的处理手法,加上学生不一样的思维激发,必然有着不一样的精彩生成。有的人幽默风趣,有的人富有童趣,有的人严谨认真,有的人亲切和蔼,还有的人说话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这些都是每个人的特色,如果能好好利用自身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那么一定是一堂
期刊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在不断调整中,我似乎找到了管理班级的“真相”,让孩子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丢丑、怕成绩不好要面对父母的盛怒……原来并不是让孩子“循规蹈矩”的法宝。想一想,似乎有很多教师为了维持教室的秩序,采用了这样或那样的手段,这样做可能有效果,但絕不是最好的方式,其实,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最初我也曾制定了几大张的班级规则甚至还和他们签下了协议,我希望他们成为守规矩
期刊
农村方言地区小学生平时对话都是说自己地区的方言,甚至在课堂上也用方言交流。由于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出入较大,这样极大阻碍了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期刊
摘要: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从而让学生自主管理,互相促进,和谐发展。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教师,为完成自己的光荣使命,把学生培养成才,我始终在努力地尝试、探索,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  关键词:亲其师 信其道 公平公正 平等地位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一个班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成功与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有鉴于此,班级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然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又总是那么的繁忙和琐碎
期刊
现代社会网络已深入到各个领域,特别对青少年学生影响很大。网络有助于中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审美鉴赏能力。但是,它在给人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以至于荒废学业。有的甚至触犯法律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危害。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期刊
小学音乐的评价并不是给学生的学习下结论,更不是学生之间的攀比竞争的标准。小学音乐的评价的真正意义应该是有着长远目标,非固定水平线的多主体,多角度,多元化进行的评價,如何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很好地领悟相关音乐知识,增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无限活力。  一、在尝试中探索  (1)评价主体单一,教师“独裁”。自小学音乐新课标实施以来,在音乐教学的评价中,教师往往
期刊
所谓规范,就是规则和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就没有秩序。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是人們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师的行为规范是课堂教学关键因素之一,对课堂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对教师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期刊
阅读理解题是英语中考题中的一大主力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归纳概括、逻辑推理及对材料的评估等能力,要求考生能通过较快地阅读理解材料大意,获取主要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该题型在各地中考英语试题中所占分值大致在20-50分之间,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能否做好阅读理解题至关重要。  一、命题研究  综合分析近几年中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题,其命题特点及趋势如下:  (
期刊
一、重视积累知识  (1)基础知识方面:重视字音、字形、詞语含义、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积累。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单元中鲁迅的《风筝》一文时,教师不妨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搜集整理资料以便更充分地了解作家以及作品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整合梳理,让学生记录在课堂笔记上,印在脑子里,今后再学习有关鲁迅的文章时,只要再进行简单的回忆复习浏览就可以了。  (2)文体知识方面: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该有最
期刊
阅读教学的基础是学会朗读,语言是一门艺术,而朗读则是艺术和情感外在的表达,一篇语言多彩、词汇丰富的文章,如果只是默读、默看,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情感表达层次,反之,以极富情感的语调来朗读,书本上的情感也就跟着灵活起来,语言也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阅读方法有多种,默读、齐读、教师引读、男生女生分角色读、自由朗读等,阅读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文本特定的内容和学习方式。俗话说,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但好习惯的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