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语文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通过一篇美文的学习,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道德的净化,整个课堂有张有弛,情感教育贯穿其中,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活动 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应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又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把自己的情感体验渗透到教学中,以情动人,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两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自己和学生和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情感可以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有快乐、喜悦、自豪等,它们与某种需要满足相联系,通常会伴随着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积极情感,使之作为课堂教学的动力。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是师生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一、教师情感的渗透和幅射会影响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教师工作热情的渗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绪最容易传给学生,感染学生。教师如果能把情感渗透到自己的事业中去,乐其业,精神集中,情绪饱满,纵使身体不适,也能一登上讲台,就又神采奕奕,笑容可掬。倘若当教师的觉得自己的事业,专业低人一等,那么,他上起课来就会感到兴味索然,应付了事。人总是有感情的,教师对语文教学业务的精益求精、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及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曾经有学生这样形容我们教师的板脸:“像下雨前阴沉的天”,“脸板的拧不出一点水来”,“仿佛我们欠他们债似的”…… 对于这点我深有感触。记得以前还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上课的情绪没现在那么好。因为班主任要管的琐事太多,有时候自己苦口婆心的,可学生依旧我行我素,真是很铁不成钢,而我又是个比较情绪化的人,生气或开心全都写在脸上,课堂的气氛也就和我脸上的表情一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现在想想,真是愧疚于以前的学生。
  所以,我现在希望我们每个老师都能给学生一点“脸色”。面带微笑,声音柔和些,使他们感受到一种父母的关爱,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这样一来,他们在课堂上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课堂才成为他们最想停留的地方,教师也才是他们最想亲近的人。不是有一句俗语:“给点阳光就灿烂”吗?我们教师给学生一点“好脸色”,他们也会“灿烂”的!
  三、教师对教材的情感渗透会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佳作,是作者的经历,生活体验,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是作者真情实感甚至心血和生命的结晶。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入研究教材,充分认识,感受教材里的情感,理解,体会文中的真情,只有自己先被文章所感染,课堂上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情发声”,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只有因教师而动情,才会积极主动地钻研课文,才会自己的情感“移”到作品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又把作品中的“情”移到自己心上,让自己增智益志,受感染,受启迪,受教育。
  如果说优秀的作品是陶冶心灵,深化学生情感的良好土壤,为情感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思想感情的熏陶,从而产生巨大的驱动力,在作品内在情感的作用下生发爱与恨,养成鞭挞丑恶、匡扶正义、忧国忧民的情操,乃至集体主义感,爱国主义感、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理智感、美感等,那么语文教师就是传递这些情感的最好的媒介。语文老师以要有丰富的情感为前提,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
  四、教师课堂上的授课激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而学生的这一热情和授课老师的授课激情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课堂上师生间不能出现“隔”情,不能师生虽同处一室,师生凡不领,神不会,各思其事,感情不通,教师悲痛欲绝,学生无动于衷,教师慷慨激昂,学生漠然旁观。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神情、语气去感染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内容的领悟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借助充满真情的范读,运用丰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精当优美的讲解,充满激情地把自己体味到一情感渲泄给学生,使学生确切地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种种喜、怒、哀、乐的情感冲动,达到最理想的“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渗透效果。
  综上所述,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记得在重庆参加全国的经典课堂展示活动上,有一位名师说了一句话,“学生不是不喜欢数学,是不喜欢我们枯燥的教学。如果我们能多用、妙用激励性评价,学生自然会喜欢,让课堂彰显灵动。”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由于受传统的评价影响,还存在着种种弊端。《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引导和鼓
期刊
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之一。同一份教案不同的教师上课的课堂效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教师英语专业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师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课堂组织教学中使用的语言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正确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和真实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
期刊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学校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学习了一些省市知名教师的课,重点关注了一下“读”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断断续续写了点心得。  阅读过特级教师于永正对于“读”的精辟论述:“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在朗读上,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能入情入境地读,课堂就充满生机、充满灵性。”而张田若先生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则说得坚定不移,他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
期刊
摘 要: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本文从提问的意义谈起,随后就高效的提问机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问 策略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侃侃而谈的律师,富有激情的主持,他们精彩的表现本质上是因为在他们的
【摘要】语文素养不同于“政治素养”、“科学素养”、“品德素养”等。语文素养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要求速成,必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当在阅读上下功夫。阅读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写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又一种重要的方法。写作其实是一件寻常事,和说话一样,有了意思,有了需要,动手把它写出来就是了。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期刊
摘要:“快乐教学”理念随着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已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从以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来看,普遍存在教学任务重、课时短、学生兴趣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历史 快乐教学 兴趣 培养  一直以来,历史教学中充满了渊博的知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纷繁复杂,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极大挑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生动有趣的历史
摘要:阅读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是在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