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牛:我的绘画观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属古楚国和古吴国交界之地,战争和文化的冲突,锻就了我的故乡人普遍情感激动热烈,富有战斗性。屈夫子的刚烈和吴地的秀美滋润着我的父老乡亲,我的艺术沃土得益于这方水土的滋养。
  我的绘画风格取向固然与我南征北战学来的十八般技艺有关,但凤凰涅盘终究靠的是内在能量的强大。
  画于心声!骨子里所喷射出那种激情正是我绘画表现风格的外化。
  画言志,要传情达意,既要表达精神层面的思想,又要有形式语言方面的独特技巧。我追求油画语言本体的那种厚重,色彩之间交错纠缠。
  画面的形象在反复涂抹之下生发出新的光芒,我的绘画我表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家学会会员,江苏省油画学会理事,南京市青年美协副主席,现为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并获奖,代表作品有《公共空间》系列、《游山玩水》系列。出版有《中国美术名家研究——刘少牛油画作品集》《游山玩水——人物篇》《游山玩水——风景篇》,专著《中国油画图式研究》;在《美术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走进刘少牛的工作室,陈列在眼前的是一幅幅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巨大尺幅的油画作品。刘少牛告诉我们,之所以形成这种当代表现主义风格,是和他的教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刘少牛在大学时代,就师承当今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杨参军教授。就读研究生期间,更是受其导师——中国油画表现主义代表人物贾涤非教授的深刻影响。加之后来在中央美院研修的经历,慢慢地,刘少牛的绘画风格开始转变并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他对表现主义的那种外在的形式,越来越淡化,笔触的表现性隐退到了画面的背后,而图像感开始凸现出来。
  刘少牛的作品,有风景,有人物。其人物画,描绘的大多是年青人。早期的《公共空间》系列和现在的《游山玩水》系列作品,描写的都是当下少男少女的青春期的萌动。画面中的人物没有具象的外表,或置身于一个似是而非的场景之中,或立于一个简单的背景色之前。画家所关注的是社会在由农业向工业化进程中,年轻人的生存状态。近年來,刘少牛先后在中央美院、北京798、宋庄、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了个人展览,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作品被广泛收藏。
  刘少牛介绍说,他的作品,不仅仅通过人物的形象去塑造,更多的是通过整个画面氛围的传达,他关注的是当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空间和状态。作为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授,刘少牛更加注重作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有目标,有坚守,更敢于实践和追求,这样的艺术家正是当下所缺少的。刘少牛,正处在年富力强,艺术创作的活跃期,我们相信,他定会以孺子牛的精神,耕耘着更为广阔的田地,为我们奉献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佳作。
  南京电视台“文化南京”述评
  刘少牛是一位非常勤奋且画风独特的油画家。最早接触到他的作品是在江苏省油画展的评选中,他那特有的甚至有点怪癖的画风,引起了评委们的关注和肯定。他的作品色彩组合艳丽明快,人物形态充满童真意趣,画面布局简约而丰富。他2014年的作品《人群中的雕像》,将罗丹的巴尔扎克铜像与熙熙攘攘的人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一静一动,在单纯与华丽的碰撞中,给人以遐想,给人以启迪。
  陈世宁 教授、江苏省油画学会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刘少牛(1968.10-),安徽省桐城市人,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油画学会理事,江苏省文化产业学会艺术创意产业专门委员会专业委员。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绘画,无论是宋"荆、关、董、巨"之间明晰的风格差异,还是明后期董其昌提出和梳理的"南北宗论",都可以看出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环境对艺术创作都有着极大影响,这也
在课堂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搞好师生互动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是师生们长期关注的话题.本文就这一话题提出一些个人的多年教学心得和体会.
财经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系统精深的财经专业理论知识,更应具有专业实践工作的动手操作能力.财经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是教师和技师双重角色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
在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中,应灵活组织教材,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设置适当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实习教学,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
本文讨论了目前高职院校机械类实训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主张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改进培训模式,以模块教学的思路改革机械类实训教学.
人事档案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预测和人才政策制订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高校的人事档案工作,由于受传统观念及传
河南省直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殷江林先生,出生于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的禹州。在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熏陶和滋养下,他从小就十分
指导技校生自学须从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做起,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
书法创作于我而言,就是我心里追求的一场恋爱。我自幼受祖父的影响,喜欢上了书法,直至今日已三十余年了。在这三十余年里有喜,有忧。喜的是,每当自己临帖与创作能找到感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