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分析

来源 :科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有中学生对课外体育的认知态度、动机与兴趣,客观因素主要有场地器材不足、学习压力大、组织管理不力等。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本文为中学开展好课外体育锻炼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
  
  前言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体育工作者从中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成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现状调查、对比及追踪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校中学生的部分形态、机能、素质以及体形指数、营养指数、身体机能等指标均有明显的增长和改善。这说明中学生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然而,这些研究也明白无误地揭示了我国在校中学生耐力水平呈普遍下降的趋势,而且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体育锻炼[1]。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发现课外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贵港市江南中学、贵港市达开高中、贵港市江南实验中学的381名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1.2.2 问卷调查法
  对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回收386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共381份,有效问卷率95%。其中男180份,女201份。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
  2.1.1 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頻度
  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指每周锻炼的次数,是反映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比例最高的是每周锻炼1-2次以上,占45.0%;其次是每周3-4次以上,占30.5%;男女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虽然有91%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但锻炼的时间太少了,没有达到经常性。
  2.1.2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9.3%的学生,每次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15-60分钟,保持了一定的锻炼量,但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还是偏少。
  2.1.3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场所
  调查表明,男生活动最主要的场所为篮球场78.9%,校园空地71.3%,田径场60.7%,而女生最主要活动场所为校园空地75.9%,篮球场63.2%,田径场56.3%。故学校应在这些场所加大投资,多安装一些锻炼器材,多开辟一些校园空地,并对这些场所实行有效的管理。
  2.1.4 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调查结果表明,“和朋友、同学一起活动” 小团体活动成为学生的主要活动形式,此外还有,以“个人锻炼”的形式出现的活动方式。
  2.1.5 中学生选择活动项目的分布
  男、女生在运动项目上的选择有显著性差异,男生以球类为主,女生以跑步为主。男生多选择参加身体接触多,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并力求在高速度,大强度的运动中表现自己。女生多选择运动量较小的跑步或在球类项目中多选择参加隔网对抗的运动。
  2.2 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2.2.1 主观因素
  (1)认知态度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理解,对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是影响学生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有88.4%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习效率,丰富课余生活。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对体育认知是明确的。但还有11.6%的学生根本没有这些认识,学校应增强这方面的体育教育,让更多的同学参与体育锻炼。
  (2)参与动机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健身、缓解、娱乐,成为中学生的3种主要价值取向;考试,交往取向也有一定的认同者。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动机较为积极,其体育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并呈多元化。但是,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分别有16.2%的男生和17.8%的女生把体育锻炼的价值定格在为了在体育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3)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某一事物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对这一事物所具有的价值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取决于对这一事物的浓厚兴趣[2]。调查统计表明:有77.8%的男生和60%的女生对课外体育锻炼很感兴趣和较感兴趣。这说明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有兴趣,有较大的亲和力,这是我们改善和促进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有利因素。
  2.2.2 客观因素
  (1)体育运动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体育运动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是影响学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首要客观原因。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条件无法满足其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要求。
  (2)没时间锻炼
  调查发现,“没时间”是制约大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学生普遍反映,文化课安排的太多、太满,等到下课了,却要吃饭了,要想参加体育活动只有牺牲进餐时间,很多同学为了保证正常吃饭、晚自习,只好放弃参加体育活动。
  (3)学校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不力
  组织形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学校对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大多采用松散型的管理模式。在日常课外体育锻炼中,大多无管理行为,无组织指导,凭学生兴趣自由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指导和服务。因此,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形式落后,缺乏科学性,效率低[3]。
  (4)学校的运动氛围
  学校体育运动氛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之一。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与管理方式,体育教师的教学和课外运动训练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以及班主任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等,直接影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中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明显差异。有76%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15%的学生被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有9%的学生不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参与锻炼的频度低、时间短、强度小。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内容虽呈多元化发展,但内容仍然是传统的体育项目,以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跑步为主;锻炼地点、场所主要以本校的篮球场和空地为主。
  3.1.2 影响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运动场地设施不足、没时间锻炼、组织管理不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学校的运动氛围和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又是影响他们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放在首位。
  3.2 建议
  3.2.1 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如学校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3.2.2 尽可能加大体育设施的建设,优化体育设施的管理,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邢晓虎,林静,王建良.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业教育版,2007,9(3):99-101.
  [2] 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28-31.
  [3] 兰自立,赵克.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3):22-23.
  个人简介:
  谭晓荣,男,汉族,1967年出生,现为贵港市江南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体育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观念的转变,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参与意识。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引导学生阅读自学。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问题教学,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注重例题的选择及例题的变式,在例题分析中注意问题的变更。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关键词] 转变观念自主参
[摘要] 采用问卷法调查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结果(1)高职生对职业价值的关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个人发展、社会地位和保障因素,这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有所不同;(2)高职女生和城市学生对保障因素更为关注;非毕业班学生和学生对声望地位更为关注。高职生职业价值选择趋于理性和成熟,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群体差异。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    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选择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网络设备系统的SYSLOG发送机制以及设备所支持的SNMP特性,通过VB制作服务器端接收设备发送来的LOG信息,并对这些LOG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预警,并存入数据库;客户端通过ASP制作交互方式网站调用数据库信息,供使用人员进行远程处理。降低网络管理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大大降低手工查询时的繁重工作量以及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提高准确性和及时性。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大学生文化科学素质、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意志品质、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特征等方面论述了CUBA 对高校篮球精神文化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 CUBA高校篮球文化    CUBA 大学生篮球联赛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开展的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篮球联赛。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正处于改革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 会计电算化势在必行,对现有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意义会计电算化培训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现代化管理和会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
[摘要] 文章描述了高校复合图书馆发展现状和数据挖掘在高校复合图书馆的应用,探讨了数据挖掘在高校复合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应注重实体资源与数字资源相结合。   [關键词] 数据挖掘高校复合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们仿佛一夜之间置身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种类和内容越来越丰富,数量呈指数型增长,我们在感叹海量信息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又被“信息丰富,知识贫乏”的尴尬所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原因除了受外界经济环境影响外,主要还是大学生就业道德素质不高,而导致就业道德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教育重視不够、家庭影响不可忽视以及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针对这些原因,高校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道德素质。  [关键词] 就业道德素质道德情感 家庭教育    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形成的
1.泰来县沙资源分布和防治状况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全县总幅员面积3996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多年以来,因自然及人为因素,风沙化地质灾害日趋严重,风沙(硅砂)分布在嫩江流域或下游的冲积平原上,统称为嫩江沙地(为松嫩沙地的一部分),在泰来县境内就有六条大沙带,总长度为276公里。全县有10万公顷耕地被风沙覆盖着,有32万人口80%的人群生活在沙带上,早在1994年泰来县
本文通过查阅2009年中国电视收视年鉴,结合2008年发生的主导事件对中国媒体市场的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尤其对体育媒体的发展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并针对体育媒体的发展进行探讨.
有杆抽油设备在机械采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我国90000多口机采井中,抽油机井约占90%。因此本文以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为研究对象,围绕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跟踪调查检查效果。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指地面电能传递给地下液体,将液体举升到地面的有效做功能量与系统输入能量之比。即:抽油机的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η=×100%  1.抽油机的输入功率  拖动抽油机的电动机的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