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让学生去预习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授课时,有不少教师习惯把学生的认知定位于空白的水平来教学,许多教师课堂导入零起步就是一个证明。还有一些教师怕“包袱抖得不新鲜”,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课堂缺乏激情,就不允许学生预习。其实这大可不必,教学是为了什么?对学生课前自己能够学会的内容,教师就没有必要一定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去学习。当然,在课前预习中,学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也不可能每个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掌握程度都一样,而这不正是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吗?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信息源这么广泛,学生不可能对教学内容一无所知。况且,学生手中有课本,即使教师不要求学生看书预习,学生有时也会按捺不住好奇心,对将要学的内容了解一二。如果不让学生看书预习,学生手中的课本除了选取几道练习题外还有什么用呢?
  笔者认为,学生的认知不是空白,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去预习。课堂教育资源除了来源于教师的知识、教材内容,还来源于学生的认知经验,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交往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知识和新经验。学生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课堂资源就越丰富,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就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疑可问、有问题可思。
  就学生个体而言,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本节学习内容与哪些知识有联系,将要用到哪些相关知识和方法。这自然也是对这些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复习与巩固。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有针对性地扫除学生的知识障碍,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还会体会到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课堂学习中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前预习,是对教材的初步开发,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丰富学生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方式。
  就学生群体而言,虽然每一个学生预习的是相同的教材,但是受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总会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对教材内容认识的差异性,就是丰富、宝贵的课堂资源。在课堂上,如果这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堂交流就会更加有效、更加深入,教学的整体效益就会更加显著。
  总之,预习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不管是对学生当前学习内容的掌握,还是对学生后续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要给予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难点、重点和疑点,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在长期的预习过程中,学会总结经验,积累方法,提高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其他文献
期刊
企业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助推企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必须加强档案管理,健全信息工作。然
皮肤不仅是保护我们少受外界侵袭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反映我们生理状态的一面镜子:健康快乐的人总是有光滑灿烂的皮肤。青春期的男孩爱长青春痘,这是你的生理状态决定的——
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从道路桥梁工程的改建扩建到高等级公路工程路桥养护、设施维修、绿化管理,都离不开公路工程档案资源
走进人才学校的课堂你会看到沿袭了千百年的师传生受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正襟危坐、唯命是从的学习方式不见了,每节课教师最多讲8分钟、连续讲课时间不超过2分钟;学生的坐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辽宁省清原县高级中学大力实施以“激发积极内动力,促进持续发展力”为内涵的、富有创建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依托新型的育人机制,学校以确立学生的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2008年4月,山东省莒县闫庄中心初中课改领导小组在整合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和校本教研成果的基础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山东省济阳县回河镇店子小学的杨化燕老师巧妙地运用英语卡片,在教学条件有限的农村小学开展快乐英语教学,带领着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农村小学生们,在玩卡片的轻松过程中顺利地踏入了英语学习的殿堂,练就了扎实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形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耳朵“竖”起来  杨老师通常用听音找词的游戏让学生们的耳朵兴奋起来。例如,在练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教中学生学习历史,不能仅限于教会学生如何“听”与“记”一些历史概念和事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现象背后的关系与实质,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提高历史思维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联系的视角解读教材。历史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孤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在那个历史年代的背景下出现了哪些动人的历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