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a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应该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的考量和实际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的考量基础上,全面实现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和升级的目标,利于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目前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效果并不理想,不同地区配电网的改造和升级水平不统一,需要科学分析传统改造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改造的措施。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思路,希望研究内容有实践参考意义。
  关键词: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措施分析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能源已成为人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能够将计算机技术与供电设备紧密联合起来,并结合现在的网络通信技术对配网供电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完成这一改造和升级的目标,对提升农网配电效率有积极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在智能化改造和升级过程中需要应用很多新的技术手段,且内部改造工作复杂,在人力和财力上都需要增加投入,以保障改造升级效果。农网配电的改造是电力企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现在国家对农村供电方面已经加大了投入。
  1.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
  1.1供电能力失衡
  农网配电基于城市配电,支持农网配电自动化的相关变电站等场所数量很少,农网配电服务对象分布不规律,所以出现了长远距离的线路输送电能现象,同时农网服务用户的应用设备数量有所增加,这都会增加农网供电难度和复杂度,增加的设备,以及加长的线路都会给农网运行造成负担,农网配电负荷不足,最终农网整体的供电能力都会处于失衡状态。农网的用电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夜晚的供电量很少,这意味着在不同时间段,用户对农网配电的需求也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现象,会使农网供电负担加大。
  1.2农网配电负荷预测不准确
  在制定农网配电方案时,相关人员需要参考比较精准的用电数据以及配电负荷数值,如果该数值预测偏差加大,相关的配电方案在实际运行中也会出现失误。相关人员一般会选择电力弹性系数法来预测农网配电负荷,这种方法在应用中会受到外界因素限制,所有其存在精度小问题,这会影响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效果,也会使实际中的农网配电负荷需求不满足要求。在农网配电改造中,供电企业会利用智能化系统来强化农网功能,但总体来说,这种智能化系统设备数量过少,并不能满足庞大的农网配电改造需求。
  1.3供电可靠性有待加强
  农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不大,其在应用中很容易出现停电故障,维修人员接收信息会出现滞后性,所以停电时间较长,停电范围较大。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农网配电系统的生产、输送、供应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中断或失误故障,这些故障会影响系统供电可靠性,同时也体现了农网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力度低现状[1]。
  2.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措施
  2.1提高供电能力,实现均衡供电
  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中,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智能化改造水平,促进智能化配电和自动化供电目标达成,农网配电负荷需求才可以得到满足,有效解决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障碍。在农网配电智能化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关注用户用电需求,实现科学配电,保证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以外停止供电的情况。实现上述目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配电网改造和升级活动,在改造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以科学的方式、方法实现对用电负荷的超前预测,保证测量工作精准性,此外分昼夜测量农村用户用电需求。预测活动中获得的数据可以应用在供电站建设与供电控制环节。基于农村用户分布不均匀以及用电不规律等实际问题,技术人员在供电站规划和布置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供电站分布和用户用电情况之间的匹配度,保证区域电压稳定。用电高峰期的时候,要开展供电管理工作,保证配电网运行在其承载范围内。用电低峰期,管理人员也要注意管理,避免造成电能浪费。
  2.2加强配网智能化技术软件的维护管理
  智能配电网利用的信息技术主要依赖于相关的技术软件,在农网智能化改造中,软件也会面临升级需求,以不断满足农网配电系统的智能化要求。农网智能化改造的可靠性与软件维护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有许多软件在应用中会出现功能错误或偏差问题,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校正和修改,使其在配网自动化中起到重要作用[2]。智能化技术软件越完善,配网智能化控制力度越大,供电能力越强。相关人员在管理维护技术软件时,还应结合相关的智能化技术,以使两者相匹配。
  2.3完善配网智能化设施
  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目的是提高配网的智能化程度与可靠程度,这些目的需要依赖信息技术及其他的网络技术[3]。相关人员需要利用这些技术完成用电信息采集以及供电系统检测监测工作,相关的智能化设施会为这些数据提供共享应用平台,相关人员要利用智能化设施分析数据,从数据中获悉用电系统的负荷变化情况,还要借助这些数据完成农网配电分配设计工作。综合以上种种工作任务,都离不开智能化设施的辅助,所以相关人员在农网智能化改造中,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相关的智能化设备种类齐全,数量得到满足,性能和质量也得到保证。在智能化建设改造中,相关人员要定期对智能化设施以及供电系统进行检查,看智能设施是否有更换升级的必要。当供电系统智能化要求提高时,比较落后的设备就要面临淘汰结果,相关企业还要及时更换操作灵敏度较高、智能化程度高的设备,如此农网配电智能化系统运行才安全可靠。
  结 语
  农网配电改造升級是智能化配电规划实施的必然结果,实现智能化改造之后可以满足当前配电不均衡的实际问题,全面提升配电效率。但是在完成改造和升级目标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阻碍性因素,我们需要立足这些要素分析配电网改造的现状,之后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完善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本研究重点分析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希望研究给出的建议有参考价值,以改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不足,全面提升农村的供电水平。
  参考文献
  [1]聂琳.浅析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J].数字通信世界,2018,21(07):69-70.
  [2]黄国明.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J].民营科技,2017,21(08):272-275.
  [3]王鸿桦.农网配电智能化改造现状与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21(08):40-4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被赋予了新的教学任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已经成为新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实际上,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市政有很大的联系,将时政引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国内外政治的发展和变化,而且对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也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时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具体
期刊
摘 要:陶行知推崇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幼儿教育生活化发展旨在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实现对幼儿的科学引导,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社会性,深化幼儿认知……本文尝试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产生的启示,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經验,做出如下内容分析,希望观点可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幼儿教育  引 言  “生活教育”理论的提出,是陶行知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不仅难以实现高效教学,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为此,国家教育部提出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旨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状况,从而将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那么,如何实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高效教学呢?这是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开放式课堂需要建立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之上,逐步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学习状态,提高其阅读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全面提升。本文尝试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分析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的路径,研究观点如下,希望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  引 言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点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
期刊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阅读教学正面临更高的要求,解析文章需要更加细致、深入、全面,文本细读这种文学批评的手段开始在教学中风靡。但是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文本细读教学还很陌生,本文将介绍几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引言  文本细读的概念是在20世纪提出的,它通过分析语义进行文学批评,文本细读是最主要的文学解读方法。它强调以文本为中心,
期刊
摘 要: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与实践,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等到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更容易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打开化学教育的新局面,培育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日可待。本文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总结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不足等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摘 要:情境教学能够引人入镜,走进知识的情境氛围中,可诱导学生展开知识的深入联想,促使学生的认知意识更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紧扣核心素养理念,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出发,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在知识情境当中找到与自身经历相似的部分,代入角色进行自我反思,树立健全的价值观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下,教师应构建轻松的氛围,以便于学生深入浅出的展开情境互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时代下,美术课程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色彩,突显出了在思想、道德教育上的独特优势,因此理论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开始与德育教育相融合,这是新课程标准赋予教师的任务,也是美术教学改革应该树立的新目标。文章将对德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介绍几点方法。  关键词:德育;初中;美术教学;渗透  引言  当今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的教育侧重于
期刊
摘 要:体育品德是在体育技术的基础上,最终极的教育目标,体育教学并非简单的关注学生的身体运动变化,更关注学生的体育精神养成,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在团队活动中,加强学生的体育品德,同时也是加强学生的篮球运动责任感、团结意识、荣辱观念,教师应有意识的在初中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促使学生的篮球技能与篮球活动素质同步提高。  关键词:初中篮球教学;学生;体育品德  引言  初中篮球教学可让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更利于学生们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深入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激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小组合作,生物教师合理地安排课堂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弊端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初中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越高,学科成绩的进步空间就越大。本文具体分析了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运用合作学习,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