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作用发挥程度现状调查报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2005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面向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小学班主任的访谈结果显示双方都能认识到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家校合作过程中小学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中介”者。但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发挥程度较弱、形式过于单一以及沟通平台时间较少等问题。基于此现象为提高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中介”作用提出具体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合作;作用;现状;建议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教育发展模式逐渐向现代化转变,家校合作成为全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阶段是家校合作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班主任是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本文就关于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作用发挥程度现状展开调查,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家校双方对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但缺少实际作用的发挥,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基于此探索改进并增强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作用发挥程度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二、 调查对象与方法
  笔者于2017年6月至7月,9月至10月期间对长春市内两所小学(J小学和K小学)共160名家長下发了调查问卷并由家长独立完成,其中回收158份,回收率约为98.75%。同时对两所小学内的10名班主任进行了访谈。下面就调查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
  三、 调查数据的提取与分析
  (一) 小学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桥梁与纽带
  在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最主要的途径中(见表1),通过孩子的班主任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人数为145人,占91.77%。通过课任教师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人数为6人,占3.8%。通过孩子同学了解的人数为7人,占4.43%。通过学校管理层了解的人数为0人,占0%。在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最常用的处理方式中(见表2)家长按自己以往经验处理人数为83人,占52.53%。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希望得到帮助的人数为118人,占74.68%。向亲朋好友求助的人数为46人,占29.11%。查阅报刊、媒体相关信息的人数为63人,占39.87%。向教育专家求助的人数为34人,占21.52%。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了解孩子在校主要表现通过班主任途径占91.77%,充分体现出小学班主任是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的最主要途径。而当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会有39.87%的家长选择与孩子的班主任取得联系,家长选择人数甚至超过了按自己以往经验处理的人数。这说明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教育方面对小学班主任有极大的信任,并已经深刻认识到小学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具有绝对的权威性。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和纽带。
  (二) 家校合作双方缺乏专业指导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双方通力合作才能使教育作用达到最大化、最优化。鉴于此家长和小学班主任有无进行家校合作的意识并且是否能正确认识理解其含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1.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与理解
  在对家庭与学校合作内涵的理解中(见表3)家长认为教师和家长是合作伙伴人数为82人,占51.9%。认为应由教师牵头,召集家长参加教育子女活动的家长为49人,占31.01%。认为家长应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的人数为26人,占16.46%。认为不清楚的人数为1人,占0.63%。在与小学班主任访谈的过程中10位班主任中有7位班主任认为家校合作是双方积极主动,共同进行合作。而其余三位班主任认为应由家长主动进行。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家长对于自身在家校合作中的定位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有约50%的家长认为教师和家长是处于合作伙伴的平等地位,且只有16.46%的家长认为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家校合作。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家长反映不知道什么时候合作、该怎么合作。其余31.01%的家长认为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应该更加主动,占主体地位,而家长往往只是参与或者只想配合。而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小学班主任对家校合作也没有全部达到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2.家校合作的态度
  在家长对加强与学校合作的态度中(见表4),家长对于加强合作态度非常迫切的人数为97人,占61.39%。家长态度迫切的人数为58人,占36.71%。无所谓的人数为3人,占1.9%。且在访谈的过程中,10位小学班主任对于家校合作的态度也都是积极且迫切的。
  (三) 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作用发挥程度弱
  在调查过程中当问到根据以往的经验,家长在一个学期中一般和孩子班主任有多少次联系(主动联系与被联系均包括在内)中(见表5)家长与小学班主任之间无联系的人数为10人,占6.33%。联系为一至十次的人数为112人,占70.89%。联系次数在十次至二十次的人数为24人,占15.19%。联系次数在二十次以上或更多人数为12人,占7.59%。同时在小学班主任与家长合作频率中(见表6)可以看出当孩子的学习或思想行为等出现异常时与家长联系的人数为96人,占60.76%。会定期进行交流合作的人数仅为22人,占13.92%。不定期交流合作的人数为40人,占25.32%。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班主任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学期之间无联系或联系次数在一至十次之中的比例达到77.22%,由此可见合作频率过低且小学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定期交流合作的比例只占到13.29%,多数只有在孩子学习或思想行为等出现异常时才会进行家校合作。
  (四) 小学班主任家校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深入互动
  1.小学班主任家校合作形式单一
  在调查过程中问到小学班主任通常用什么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见表7)通过电话或短信进行沟通的人数为138人,占87.34%。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等网络方式的人数为105人,占66.46%。通过参与家校活动的人数为54人,占34.18%。其他方式均低于10%。   以上数据说明在班主任家校合作方式中最常用的方式为电话与短信、QQ、微信、电子邮件等快捷却缺乏深入互动的网络方式,且运用的网络方式也是传统网络方式,当代互联网科技发展迅速、不断更新换代,家校合作也应不断更新合作方式。同时可以看出参与学校活动以及家访等传统家校合作方式比例很低,众所周知每一种家校沟通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优势,不是完全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能做到的。
  2.小学班主任家校合作缺乏深入互动
  在关于一般家长与小学班主任沟通中存在最大障碍信息分类统计中(见表8)有58人认为沟通平台少,占36.71%。认为时间不够的家长人数为71人,占44.94%。二者相加为129人,占81.65%。
  上述数据说明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间少且平台少,这就决定了小学班主任没有机会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家校之间信息交流滞后且很有可能不一致。
  四、 思考与启示
  (一) 学校应积极营造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学校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态度与重视程度是家校合作开展的基础,为此学校应积极营造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对班主任应积极鼓励与支持其开展家校合作,可以将家校合作作为教师考核与评价的标准之一,从根本上调动其积极性。并应对作为家校合作具体组织者、执行者的小学班主任其理论知识内涵与相关理念的掌握进行严格把关。为此,学校应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对小学班主任进行专业培训,并应注重对家校合作中侧重技巧和策略方面进行着重指导以及经验的交流并进行考核。对家长应积极宣传家校合作重要性,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发放相关资料、组织家校合作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家校合作參与的积极性、家校合作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其以更积极、更专业的姿态参与家校合作,为班主任家校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从总体上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二) 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家校合作
  小学班主任应拓宽家校合作渠道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家校合作以推动其发展,为此在采用当代与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班主任应与家长共同设计班级主页,在班级主页中增设家校合作板块,定期进行家校合作主题交流以及成果展示、家长与家长互助等多种家校合作形式。定期推荐相关书籍、材料,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型方式进行合作交流。同时应积极发扬传统家校合作方式优势,对情况特殊的家庭进行家访,组织有相同问题家长开展小范围家长会等进行面对面交流,多方面、多形式、多角度的进行家校合作。
  在家校双方都清晰认识到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中介”者的重要地位背景下,小学班主任作用发挥程度的提高必定能促进家校合作致力于共同目标努力,形成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共同献力。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赵立芹.当代美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J].基础教育参考,2003(9):23-25.
  作者简介:卢颖,吉林市长春市,长春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曾经有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人一系列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在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交往活动中的45%。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榜样示范;倾听兴趣;倾听方法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无论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会听且听得懂”是学生学好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听”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摘 要:《课标》指出,品德课程要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生活中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体验所涉及的感官愈多,就愈容易成功,愈令人难忘。  品德课上没有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缺乏真实的体验的活动设计比比皆是,所以,创设情境,设计真实有效的体验活动,对学生情感的升华、品德的形
摘 要: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人教2011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堂实例《鸟》,介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从多角度剖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并探讨了电子白板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黑板和屏幕投影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模式切换、智能绘图、重点放大、聚光强调和桌面截屏等功能在生物课堂上显现出独特优势。白板在供教师随时调用、方便教学的同时,可将抽象知
摘要:语文素养包含了多方面内容,它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对这个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之外就是课外阅读,关于课外阅读包括的内容又是广泛的。因此,本文以北宋词坛上两位巨匠柳永和周邦彦为例,通过慢词这一相同体裁不同风格内容的对比,来了解作家个性气质与生活时代对其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明白诗歌鉴赏当中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慢词;比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摘 要: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计算机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把计算机引入到高中阶段作为学习,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由于教育普及的程度不同,使国人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作为计算机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加强指导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学习。基于此,本文将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实现互动学习,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优势等四点展开可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明确了教师的角色地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享有自主表达的权利,语文教学应该在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师在推进“对话教学”中的有效举措,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关键词:对话;语文教学;教学举措  教学对话,如何诠释?我认为教师、学生与文本,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状况,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重要性。语文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兴趣;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语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锻炼学生的
摘 要: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列举出解决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多信息的问题,通过识破关键词、识破图像的例题分析,感受关键词、图像的斜率、截距、函数关系的重要意义,学生只要擦亮眼睛,慧眼识珠,复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慧眼;关键词;图像  在高三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理综者得天下,在理综中得物理者得天下”,可见学生对于物理是十分重视的,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学生对于物理也存在着一种畏惧。想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中“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一课为例,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在网络环境下移动平板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智慧教室;移动平板;生物教学;光合作用  一、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  教师提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从哪里来?  (二) 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1) 教师播放flash课件,分析海尔蒙特实验,指出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以及不足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阶段进行词汇、文化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反观和研究我县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虽然教师普遍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学生阅读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导,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拟从深入剖析我县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找出瓶颈所在,挖掘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优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实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瓶颈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