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分组合作教学要求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更加精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更加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关心每一个个体,这促使教师要更认真地对待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分析学情,刻苦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积极探索适合本层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英语 分组教学 方法探究
一、分组合作及其意义
所谓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研究和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它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监控,而不仅仅关注其学习目标,学生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因为老师的“放手”,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发展。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
由此可见,分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信心。
由于中专学校录取分数低,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充分肯定,帮助其减轻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学生缺少课堂以外的英语学习环境。
尽管我们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但目前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外语的环境,大多学生难以广泛接触英语听说,课堂就成了学生接触英语听说的主要场所。因此,提高课堂听说教学效果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
三、中职校英语动态分组教学的分组方法
动态分组教学法是指在一个班级采取灵活多样的分组方式,促进组间交流协作,使合作学习有效性得到提高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通常采用的分组形式有同质分组(以英语基础较为接近为分组依据)、异质分组(以英语基础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为分组依据)、组内同质、组际异质、隐性分组(在分组编制上,对学生的座位进行技术处理)、显性分组、性别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以及课堂上的随机分组等,但无论采用何种分组教学形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英语教学的分层方法
1.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
把学生打乱分组,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在好学生去辅导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时,既锻炼了好学生的解题能力,巩固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能够让成绩相对靠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负担,因为面对的毕竟不是教师,而是面对自己同班的同学,这样在学生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效果会更好。并且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一起去讨论问题时还会加深彼此的感情,更有助于班级的团结和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2.教学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在教学实际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①对基础差的A层学生要求是其能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初步运用新词汇。②结合课文要求,让基础好的B层学生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并复述课文。 ③对能力较突出的C层学生鼓励他们去超越、创新,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日常生活的短文。这样,针对不同特点和基础的学生,有层次、多维度的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积极性及学习自觉性都随之提高。
3.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重点是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A: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后练习题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时中上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中下生(特别是后进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B: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根据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最先做完且全部正确的学生布置高难度的题让学生练习。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没有把全部学生框在一起,增大了思维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A:让他们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B:让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手操作、听、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对后进生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分组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值得借鉴与深化的教学探索,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讨、去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赵琦.分组教学的形式及指导方法[J].中小学管理,2001,1.
[3]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4]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中职英语 分组教学 方法探究
一、分组合作及其意义
所谓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研究和利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学生分组,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它更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监控,而不仅仅关注其学习目标,学生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因为老师的“放手”,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发展。而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是分组合作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
由此可见,分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就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对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缺乏信心。
由于中专学校录取分数低,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充分肯定,帮助其减轻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学生缺少课堂以外的英语学习环境。
尽管我们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但目前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外语的环境,大多学生难以广泛接触英语听说,课堂就成了学生接触英语听说的主要场所。因此,提高课堂听说教学效果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关键。
三、中职校英语动态分组教学的分组方法
动态分组教学法是指在一个班级采取灵活多样的分组方式,促进组间交流协作,使合作学习有效性得到提高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通常采用的分组形式有同质分组(以英语基础较为接近为分组依据)、异质分组(以英语基础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为分组依据)、组内同质、组际异质、隐性分组(在分组编制上,对学生的座位进行技术处理)、显性分组、性别分组、按兴趣爱好分组以及课堂上的随机分组等,但无论采用何种分组教学形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英语教学的分层方法
1.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
把学生打乱分组,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在好学生去辅导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时,既锻炼了好学生的解题能力,巩固了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能够让成绩相对靠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负担,因为面对的毕竟不是教师,而是面对自己同班的同学,这样在学生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效果会更好。并且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一起去讨论问题时还会加深彼此的感情,更有助于班级的团结和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2.教学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在教学实际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①对基础差的A层学生要求是其能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初步运用新词汇。②结合课文要求,让基础好的B层学生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并复述课文。 ③对能力较突出的C层学生鼓励他们去超越、创新,要求他们写一篇关于日常生活的短文。这样,针对不同特点和基础的学生,有层次、多维度的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积极性及学习自觉性都随之提高。
3.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重点是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A:同一练习分层要求。如课后练习题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时中上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中下生(特别是后进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B:给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根据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最先做完且全部正确的学生布置高难度的题让学生练习。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没有把全部学生框在一起,增大了思维量,拓宽了思路,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A:让他们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B:让他们积极参加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手操作、听、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进行辅导。同时,对后进生做到四优先: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分组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值得借鉴与深化的教学探索,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讨、去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赵琦.分组教学的形式及指导方法[J].中小学管理,2001,1.
[3]钟启泉.现代教学论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4]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