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小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可以激发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更好地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呢?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开展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实验目的
  做实验前,只有给学生提出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做。因此,明确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探究什么呀?学生却一问三不知……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2.明确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做实验每个学生都喜欢,但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他们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盲目乱动,做了这一步不知下一步该做什么,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所以在实验前就要明确操作过程。
  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观察做到心中有数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以《观察植物的种子》为例,课前要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让学生在实验之前,就有了 第一手资料,对实验了然于胸。像郑板桥画竹只有胸有成竹,才能画的鲜活、画的形神具备!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
  在《磁铁》的实验中,当我们看到磁铁能把带铁的东西吸起来,我们就知道磁铁有吸引铁的性质,所以我们就把磁铁的这种特性叫做磁性。磁性有强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我们把磁铁用细线悬挂起来,等到它静止时,磁极分别指向南方和北方,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老师可以提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的这一特性发明的。通过验验结果可以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教师通过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4.千方百计拓展实验空间
  小学科学实践课的实验场所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
  如在教学《观察植物根的生长》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做实验,看看种子萌发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植物的根向哪里生长,根的生长速度怎么样。根有哪些作用,种子是怎样变成幼苗的,植物茎的作用和怎样开花结果的等。学生通过自己亲自选材,亲自种植,并把每天的生长都记录下来,从而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5.就地取材选择实验材料
  农村学校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根据实验科目的需要,就地取材,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
  如在做《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实验材料需要土豆、西红柿、米饭、苹果、梨等新鲜蔬菜和食品,就安排学生从家里带来。
  6.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在《观察蚯蚓的身体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点亮小灯泡》、《种子发芽的实验》《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做一个钟摆》等这些具有小制作、小实验性质的实验课时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在无危险时,尽情地实验,痛快地玩耍,学中玩,玩中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收稿日期:2012-05-17
其他文献
【摘 要】寓意故事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地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坐井观天》就是其中的一则,它通过“坐在井里的青蛙”和“从天上飞来的小鸟”的生动有趣的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地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否则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对于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我上得比较成功,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我应该
期刊
过去,在“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知识有了一定理解,但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不少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及计算公式还是仅仅停留在记忆数学公式的浅层次上,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我决定在重上“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课时,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做一些有益尝试,解决以前发现的问题。下面是我新近上课的一段课堂实录。  引入:  师:现在兵团二中在校园规划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一
期刊
近年来,人们对阅读教学越来越予以重视,可是阅读教学的低效率仍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那么,怎样既能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自由,又能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效率呢?通过实践摸索,我对此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  1.阅读能力  阅读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是继承优秀文化财富、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法。因此,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有成
期刊
【摘 要】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文章简要介绍了自主学习的定义、意义以及如何促进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策略;探究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学习
期刊
【摘 要】学生从过去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落实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主体;主动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
期刊
英语阅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英语的阅读能力主要反映在阅读速度、理解的程度、词汇的掌握、对内容的分析和判断的综合能力等几个方面,因此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提高上述的各种能力,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阅读技巧训练。  1.重视阅读中的意义连贯性  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精读教材,力争熟练的朗诵并背诵重点句型和课文。其次要泛读一些面向中学生的英语报刊、英语简易读物等,在阅读英语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中学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作用;激发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中学语文教材具有
期刊
从教几年,小学生的某些不良现象倒屡见不鲜,如不完成作业、逃学、抽烟、喝酒、吵架、打架等。可近期发生在我身边的这几件事,真让我震惊与恐慌,我只能用异常行为来定义。2011年4月6 日,李×同学白天因与他人发生口角,在夜深人静时吆人进行殴打报复,被执勤教师发现,得以制止。2011年12月 4日,施×同学在药店买药时,趁卖主不注意,顺手拿走了1200元钱。2011年5月23 日,张×× 几个同学在凌晨2
期刊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首先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合作。在传授知识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惟命是从;在智能发展上,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求知的奥秘,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
期刊
【摘 要】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农村学生生活空间狭窄,写起作文来比较困难。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广大农村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对结合农村生活,实现学生作文乡土化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乡土化    广阔的天地是农村孩子的乐园,也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教师要结合农村特点,就地取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