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兵目睹南京大屠杀惨案 离世前还在讲述真相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qiang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
  三谷翔1919年出生。他曾在录制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时称,少年时受日本军国主义教育根深蒂固,17岁那年作为志愿兵加入日本海军。1937年12月12日,南京保卫战最为激烈之际,随日军军舰海风号侵入南京外围。他是信号兵,负责传递开炮等命令。
  他回忆:“12月13日,舰艇朝中山码头行进时,看到漂过来4个小竹筏,上面全是尸体,我们以为小竹筏藏有士兵,就用手枪射击,持续十几分钟后,发现什么反应也没有。”
  1937年12月16日晚,他接到上岸命令。到达挹江门后,他看到小公园空地有成堆的尸体。“尸体高度达两米,每堆有五六十具尸体,仔细看,不是中国军人,有老人、女人甚至小孩,也有壮年,我觉得非常吃惊。路上有两具被刀砍的尸体都没有头。”
  1937年12月18日,他在舰艇站岗,听到机关枪声音。他用望遠镜看到,很多中国人被机关枪扫射,当时难以置信。

  勇敢站出来讲述南京大屠杀真相
  尽管目睹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可三谷翔得到严令,不得讲给任何人听。此后几十年,他都没有把南京见闻说出来。
  三谷翔认为,他也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受害者,“因为战争,我没完成学业,老家爱媛县也遭轰炸,失去家园,我开始厌恶战争。”
  1997年,三谷翔在报纸上看到日本友人松冈环女士发起的征集侵华老兵证言热线,毅然站了出来,作为证人参加集会,向公众讲述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简直是睁眼说瞎话!”三谷翔认为,为天皇效命的军人变成魔鬼,屠杀俘虏和百姓,强奸妇女,太无耻。是军国主义教育把他和同龄人送上战场。日本必须承认历史,真正反省,才能获得谅解,才有永久和平。
  “不向南京人民忏悔,我一生不安”
  “不讲出日本军队的暴行,不向南京人民忏悔,我一生不安。”2007年12月,三谷翔在家人陪伴下重返南京。出发前亲戚们都反对,怕惹麻烦,但他态度坚决,一定要去道歉,说一生就这一次机会了。
  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士兵战后绝大多数选择沉默,对此三谷翔说:“我不理解,那些老兵为什么能沉默下去?”
  三谷翔认为,如果日本政府不彻底反省侵略历史,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史实,不真诚道歉,就不可能得到中国等国家的谅解。
  松冈环曾在8月17日前往医院看望三谷翔,三谷翔已经很虚弱,但记忆力依旧清晰。“我看到了堆积成山的死尸,太悲惨了”,他双手捂脸,边说边哭。8月31日,松冈环再次拜访,三谷翔已经有些言语不清了,但还是断断续续地说:“我之所以想说出南京大屠杀的事情,就是因为石原慎太郎(日本右翼保守政治家)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
  计划制作有关三谷翔证言的纪录片
  松冈环说,三谷翔从几十年前开始就从事反战活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70周年之际,他还在南京理工大学讲堂上,叙述南京大屠杀的证言。演讲结束后一名男学生说:‘虽然日本存在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右翼分子,但是三谷翔勇敢地叙述了历史真相,消除了我对日本人的偏见’”。
  松冈环说,与三谷翔相识的20年间,她一直都在听取着他的证言。“作为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三谷翔经常反省他曾经参与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他认为只有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以及战争的残酷告诉更多的人,才是对和平的认真思考。”
  她还和三谷翔的儿女们约定,计划制作一部以三谷翔证言为中心的纪录电影。
其他文献
“我父亲是一个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他的每一个艺术时期都踩准了时代的节奏”,其子、画家何纪争说。 “我的老师画画很好看,姿态潇洒放松”,他的学生、画家万鼎一直认为“老师真实的性格其实是幽默开心的,他做完画有时会哼几句京剧。”  那么,真实的何海霞到底怎样呢?琉璃厂和大风堂 开启传统绘画之路  “在我的一生中,先是师传统,再是师造化,最后是师我心”。何海霞先生是这样说的,他的一生也是这样渡过的。由这句
习茶,唯一心甘情愿的事  在净土茶舍对黄烁的采访,其实是一次品茶之旅,煮水时咕噜咕噜的沸腾声,泡茶时茶叶在热水中绽放的姿态,品茶时茶水与唇齿喉咙摩擦的声音,这些用耳朵或心灵捕捉的声音让我们的对谈始终沉浸在一种轻柔舒缓的气氛中。我对茶主人的印象是静美,她却也有灵动的另一面。无论是闲下来时的静美,还是忙起来时的动灵,皆是因为茶。于她而言,茶是兴趣之所在,亦是事业之所在。且看她如何在张弛之间,用刚柔并济
诗人傅天琳说,一首诗的完成应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诗人自己,一个是他所属的人类及世界,二者必须是相通的,和谐的,这样才能写出时代的本质和走向。  诗人叶玉琳说,只有让诗歌这棵大树回归到真善美的原野上来,才能拥有新时代明媚的阳光,收获闪闪发光的露珠,和一些饱满的果实。  诗人童作焉说,诗人需要紧扣时代脉搏,紧扣当代现实,才能让我们的身份和书写富有意义……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面对新
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大会为新时代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凝聚了强大思想动力。在这个历史和未来的交汇點,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将成为中医药事业再出发的新起点。  中医药学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
?他“师法于西,西为中用”,最终形成了在治疗中按照中医的思路遣方用药,同时把外科理念引入到耳鼻喉疾病的治疗,用现代化的检查手段来辨别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念,撰就全国第一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他对学生言传身教的不仅是对待学术的认真态度,更是对待病人的敬业精神;他一生最幸福的事是说真话,做实事;他是金陵“十大藏书状元”之一,酷爱藏书、看书、写书……  干祖望1912年出生于上海金山,4岁入私
近日,携程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了自己的20周年庆典暨全球合作伙伴峰会。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會上宣布集团英文名从Ctrip.com变为Trip.com ,他还公布了携程的新战略“G2”,即Great Quality(高品质)和Globalization(全球化)。  “我们有信心在三年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旅游企业,五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企业,十年成为无可争议的最具价值和最受尊敬的在线旅游企业。”梁
淡泊名利,成就斐然  吴文俊,1919年5月出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著名数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吴文俊是我国院士中的顶级人物,数学界的“泰斗”,长期从事数学前沿研究,在拓扑学、中国数学史、数学机械化等方面成就突出。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
2018年12月8日,第五次化疗后,王丰华(右一)冒雪坚持踏看村里养老驿站的建设。新华社发8月20日拍摄的迎丰村文化礼堂。本报记者翁忻旸摄  王丰华走了,留下了写得密密麻麻的21本工作笔记。笔记本记录了260个村民梦想,如今大部分已经实现。  送别王丰华那一天,来了上千人。遗像里的王丰华,干干净净的小平头,细长的眼睛微微眯起。送行的人哭得泣不成声,都说“这样的好干部,如果不走,村里还要大变样呢!”
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文学家余光中先生在台湾病逝,享年90岁。  那个写出了“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样诗句的人,那个曾经想像生命的终结是返乡的人,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给灵魂贴上了一枚邮票,返回了他生命的上游与故乡。  一首《乡愁》,使余光中的名字传遍华语文化圈。每当炎黄子孙心中涌起家国之思、追问乡关何处,这位华发如雪的清癯老者就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他已经成为
北京国锋堂中医研究院院长蔡寿生  世间万物生生息息,周而复始,天地之道,永不息灭。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也,知天矣。道教心性之说,亦肯定人性天赋。所为性者有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所为情者有七,喜、怒、哀、惧、爱、恶、欲。人生若百年,尽心尽力能做多少事?  追寻而今身为北京国锋堂中医研究院院长的蔡寿生人生之路,每一次的起承转合之中,仿佛冥冥之中就是在无意的偶然之中注定了天地之道。蔡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