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曲扮靓历史与社会课堂 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le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歌曲作为新的教学资源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对历史与社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一课的教学研究,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探索歌曲是如何扮靓历史与社会课堂的。
  [关键词]歌曲;扮靓;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10202
  新課程要求教师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凸显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情感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而把歌曲引人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适当运用与学习相关联的歌曲来营造教学气氛,有利于让学生在教学情境的体验、感悟、践行中,掌握必备的人文知识,获得一定的学习和生活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笔者在教学中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歌曲做媒,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他们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由遨游。基于此,笔者借助《中国好歌曲》的代表歌曲精心设计了第一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以下是导入语。
  《中国好歌曲》不是简单的选秀节目,其健康向上的励志激情点燃了全国观众的热情,引发了众网友的热议。有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中国好歌曲》提炼了生命中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即积极、乐观、真挚、勇敢、励志,向社会传递了坚持真善美的正能量”。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在20世纪20、30年代同样也有几首响彻长江南北,坚持追求民主、自由、平等、进步的好歌曲。请翻到书本第55页来学习《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歌曲铺垫,提高效率
  歌曲的运用归根结底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只为欣赏不设问,否则将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选择歌曲时,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和歌词来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
  教学环节二:打倒列强除军阀,唱出时代最强音
  播放《国民革命歌》,这首歌传唱于20世纪20年代大江南北,其主旋律来自于17世纪法国儿歌的《雅克弟弟》。它曲调简单易学,歌词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打倒列强,除军阀”。然后提问:大家思考歌词中的列强、军阀分别指的是谁?为什么要打倒列强,除军阀?怎样才能打倒他们?
  通过这首歌曲铺垫来精心设计问题,既能使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基础知识,加深知识内在的联系,又能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三、歌曲点睛,加深理解
  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穿插歌曲,为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契机,强化教学重难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环节三:工农齐心助革命,一路北上奏凯歌
  播放《黄埔军歌》。正是这些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黄埔军人,一路唱着《黄埔军歌》,高喊“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从珠江之滨打到长江流域,一路北上奏凯歌,彰显时代的最强音。
  设计课堂活动:角色体验“亲临战场”
  第一组:作战参谋团(策划作战目的、路线)
  第二组:作战记者团(报道北伐情况,包括北伐时间、主战场、作战对象)
  第三组:先进事迹宣讲团(讲述北伐中的先进事迹或先进人物)
  第四组:北伐战争评价团(评价北伐成就、胜利进军原因)
  这首歌曲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当年的革命先辈在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是如何高唱着《黄埔军歌》走上战场奋勇杀敌的。
  四、歌曲衬托,陶冶情操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逐步养成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笔者教学时通过歌曲的主旋律深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歌曲衬托下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环节四:磨刀霍霍向革命,蒋汪反动现杂音
  问: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它是否最终会胜利?
  播放《妈妈就要离去》(中国革命之歌)选段。这是首反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一位女革命者慷慨赴义的歌曲,表现了以她为代表的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革命气概。正如夏明翰在就义前所写的“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他们擦干自己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吹起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集结号,投入战斗。
  一曲歌、一首诗的概括力、表现力在某种情况下胜过多少如实的文字描写。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学生学会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歌曲述说,重温历史
  歌曲,抒写着时代的心声;歌曲,记载着特定历史时代的文化。经典的歌曲就是历史的缩影。教学中适当运用经典歌曲,可以帮助学生重温历史。
  教学环节五:红军不怕远征难,歌声嘹亮踏征程
  播放《七律·长征》。让学生随着歌曲的主旋律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体会长征的艰难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并提问:(1)红军什么时候开始远征?(2)远征的原因是什么?(3)“金沙”“大渡桥”“岷山千里雪”分别是哪些场景?(4)“三军”是哪三军?(5)你认为长征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借助《七律·长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征程和伟大壮举。
  六、歌曲收尾,深化主题
  课堂小结时播放与课程有关的歌曲,既能消除学生由于持续思维所带来的疲劳感,又能深化教学主题。
  播放《走向复兴》,然后进行小结:黄埔军校的军歌,吹响了反对列强、除军阀的最强音;南昌城头的枪声,惊醒了反动派的黄粱美梦;早期的革命者像农民一样辛勤地耕耘,井冈山是他们的第一块实验田,长征则是他们的播种机,革命的种子在“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指引下,在中国大地茁壮成长,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前无古人的神话。
  今天听到一首首昂扬向上的好歌曲诠释上世纪20、30年代,一代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梦而前赴后继。教学主题在欣赏歌曲中得到提升,为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歌曲作为教学资源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歌曲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因此在运用歌曲组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所选歌曲必须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切勿貌合神离;要适时、合理地运用,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更不能把历史与社会课变成歌曲欣赏课。
  没有了歌声,我们的生活就失去很多乐趣;没有了歌曲,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就少了些活力。用歌曲扮靓课堂,是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政治一轮复习对高考的成败往往起着决定作用。要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高中政治教师应帮助学生加深对考点的理解记忆,掌握易混易错点和重点,并通过分析热点材料来提升学生能力。  [关键词]一轮复习;课堂体验;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8601  在传统的复习课上,教师一般都清楚学生存在的问题,但是解决的方法比较单一,学
[摘要]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收集和整理好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对于不断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开阔历史教师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研透课标、教材、学生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多主体、多途径和经常化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则是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历史学科教学资源收集与整
“抓小偷!抓小偷!”一位大妈一边跑一边大喊。  这阵阵喊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都飞奔了过来,加入到抓小偷的隊伍中。  某个摄影爱好者拍下了这一幕,但没能拍下全过程,而是照了一组照片。照片上有偷女士提包后逃跑的小偷和在后面抓小偷的人们。  你能从这一组照片中找出谁是小偷吗?  通过这几张照片可不太容易推测出逃跑的小偷,你一定要睁大眼睛好好观察,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一眼看过去,你觉得小偷是
[摘 要]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良好的导入能唤醒学生大脑中相关的已有知识,使学生做好热身准备,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与期待,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享受的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三节不同风格的“同课异构”阅读课导入的探讨,思考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导入方法,让导入更精彩。  [关键词]中学英语 阅读课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摘 要]针对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的教学现状,“262”自主课堂模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探究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已经被师生接受、采纳。  [关键词]学生主体 自主课堂 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24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
[摘 要]对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进行分析,探讨命题者的命题重点和趋势,在学习方法和应对策略方面给学生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考作文;备考策略;大局;传统;思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2902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自公布以来已经引起各方的讨论多时,笔者希望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不仅仅针对高三备考的学生,更面向离高考还
[摘要]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学论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受到国内外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的普遍重视和关注。在教学人教版《国共的十年对峙》一课时,教师可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问题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来开展,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7102  国共的十年对峙
[摘 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在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较之以往的作文形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具有任务明确、指向具体、缘事说理、时代感强等特点。它具有防抄袭、防套作、防宿构“三防功能”。在进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与读者平等交流;要学会层层追问,将问题不断推向深入。同时,要避免三个误区:一是套题、套作、宿构;二是写成话题作文;三是说理不深入,面面俱到,流于表面。  
[摘 要]跨学科整合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中考各学科的命题逐年增加跨学科的综合题。文章分析了初中历史与社会和科学两学科中地理知识整合的必要性,在基于课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对这两个学科的地理知识进行跨学科整合,找出其交叉点,对教学提出本学科主导、易懂性、持续性三大整合原则,并对整合教学的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学科整合 历史与社会 科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在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探究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独特视角理解文本,让他们善于抒发独特感悟以解读文本,善于借助独特语言展示文本个性解读。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展现自我风采,能让“真语文”的文本解读深入人心。  [关键词]文本内涵;阅读探究;个性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8-0009-02  学生在阅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