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空间巨大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6日,中国—东盟中心参加中国青海“一带一路”生态产业合作与发展圆桌会。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课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产品。倡议强调,要在投资和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绿色“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与实践促进了绿色发展、生态环保相关国际合作的全面推进。全球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相关需求持续增长,已经形成了万亿美元规模的巨大市场。
  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将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引领、资源高效利用、產业相互融合的循环型工业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积极推进开展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
  东盟是中国的友好近邻,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点区域。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等诸多相似挑战,在推动城市化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和绿色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空间巨大,双方机制性安排和纲领性文件也为开展相关合作提供了保障。
  一是突出战略对接和顶层设计。自2004年双方召开首次环境政策对话研讨会以来,中国与东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领域合作快速发展,成效显著。2007年第11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同意将环境保护列为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2009年双方制定通过《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2011年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正式成立。2018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明确要加强环保、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合作,落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战略(2016—2020)》。2019年第22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发表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各国发展规划有效对接,为加大支持绿色创新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紧扣合作主题与绿色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和东盟相互支持、通力合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邻里情谊,双向贸易和投资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东盟跃升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实现了双方互为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性突破,成为疫情下全球经济的亮点。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双方在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领域积极培育更多合作增长点,帮助区域内各国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重点方向,双方将加快推进以清洁能源、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以及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为重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大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出席中国青海“一带一路”生态产业合作与发展圆桌会。

  三是拓展产业对话与交流平台。在中国—东盟合作战略和行动计划框架下,双方重点推进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环保产业与技术交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联合研究等领域合作,提高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经济的宣传实效,推动双方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务实合作。2011年以来,双方合作举办了6届“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制定了中国—东盟环境技术产业合作框架,在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框架下推动“海洋减塑行动”,启动“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行动”,实施中国—东盟绿色使者计划等,为双方开展对话与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提供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平台。
  中国和东盟是引领和推动东亚合作的主要力量。中国与东盟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各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贡献。作为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愿大力推动“共建生态文明、共享发展成果”理念在中国与东盟各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助力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等成为双方合作的新亮点。
其他文献
4月18日,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在东京拜会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郭燕公使、荣鹰公使衔参赞和中心综合协调部主任黄英等参加了会见。  杨秀萍秘书长介绍了中国—东盟中心的职能和成立以来为推动中国—东盟在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所做的工作。她表示,中心在大力促进中国—东盟关系的同时,积极响应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同日本—东盟中心和韩国—东盟中心保持了密切交流。三中心秘书
近期贵州茅台有两大事件引发了市场关注。  一件是“宇宙第一大行”年内股价大跌,而茅台年内股价却逆市上涨,一举成为A股市值一哥。另一件是,贵州一家大的零售企业把16万瓶茅台抵押给了银行,获得了2.3亿元的融资。  前几年投资市场就有人喊“茅房时代”来了,这两年不断在提“茅喝不炒”,都是将茅台与房地产相提并论。如今,茅台“社会硬通货”的“人设”已然立起来了,牢牢占据了A股的头条。与此同时,看空茅台的声
10月22日,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前排右二)率“中国媒体东盟行”记者团访问文莱初级资源和旅游部,该部门副常务秘书瓦尔迪(前排左二)会见代表团并接受采访。  10月20日至26日,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率中国记者团访问文莱、缅甸。文莱财经部副部长马纳夫、文莱教育部常务秘书阿兹曼、文莱初级资源和旅游部副常务秘书瓦尔迪,缅甸外交部东盟司司长浩坎松、政策司副司长埃哥哥、宣传部新闻与期刊公司执行总
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革命,没有人预料到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没有人预料到中国经济既没有硬着陆,也没有崩溃。当我听到一些人,尤其是美国人说中国经济迟早会走到尽头、陷入停滞时,我就会说:“你们都说了20 年了,但它并没有发生。”中国经济已更加成熟  实际上,一个成功、自信的中国是世界之福。中国重新崛起成为经济大国,是当今的时代传奇。如果你了
继商业银行法发布修订意见稿后,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法也迎来了修订,离上次2003年修订已经过去了17年。  央行职权调整是此次央行法修订的焦点。事实上,与国际其他央行相比,我国央行“扩权”姗姗来迟。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调整央行职能,加强逆周期管理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是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标配和趋势,也是此次央行法修订的国际背景。  将目光转回国内,过去10余年,跟随经高速发展步
2018年8月13日,特朗普在纽约德拉姆堡军事基地签署了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案  近日,五角大楼公布了2020财年国防预算申请,总额高达7500亿美元,同比上升约4.7%。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称,这是在国家安全战略驱动下精心打造的“经典之作”,是备战未来的重要里程碑。  特朗普执政三年来,军费年年涨是出于什么意图?这样的高额预算,能在民主党人控制的国会众议院过关吗?从美国军费投放重点的变迁中,又可
作为中国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于1981年,业务主管单位为全国妇联。近30年间,中国儿基会持续关注困境中的少年儿童,特别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如贫困地区儿童、少数民族儿童、残疾儿童、孤儿等,提供特别救助,最大限度地使他们获得与其他孩子平等的发展机会。  现任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秘书长助理李继光被同事们称为“中国儿基会的活档案”。1988年底,40岁的李继
中国报道:您曾提出我国合作社存在着“财产虚置”的问题,这种情况是怎么产生的?  任大鹏:《合作社法》规定了合作社对于成员出资、提取的公积金、国家补助形式的财产以及社会捐赠等拥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但实地考察时你会发现,这几块财产可能都没有。因为法律没有规定合作社成员必须出资,《合作社法》规定农民按照合作社章程来履行出资义务,如果章程不规定,那么农民就没有这个义务。公积金也是如此,《合作社法》规定的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英语教学还可以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英语教师仅仅侧重灌输英语基础知识,却忽视了在课堂中弘扬我国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影响了高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本文简要分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并深入研究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有效地传承中国文化。  【关键词】高职英语;中国文化;教学途径漫谈  【作者簡介
眼下,所有工业国的通货膨胀率都很低,而高失业率和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现象也消解了价格上涨的压力。尽管如此,金融投资者仍在日益担忧通胀终究会卷土重来,因为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推动下,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了许多。一部分投资者还记得,通胀抬头总是随着货币扩张而发生。  投资者对这种担忧的反应是买入黄金、农地和其他传统的通胀对冲工具。最近,黄金价格触及四个月的高点并向1700美元/盎司靠拢。最新的美联储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