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ia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坚强而又愚昧懦弱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是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受害者、牺牲品。
  祥林嫂首先是勤劳、善良、质朴的劳动妇女。她新寡之后,便逃到鲁镇来,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食物不论,力气不错,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似乎闲着就无聊。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有添短工。然而她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祥林嫂性格上还有倔强的一面。她曾经多次反抗过自己的命运。她为了逃避在婆家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来到了鲁镇到地主家帮工。后来被婆家的人绑走时,她在河边猛烈地抵抗,被出卖到山村时,她一路嚎一路骂,拜天地时,她把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撞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后来还是骂。面对众人的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言的抗争,直至怀疑灵魂的有无。但是她的这些反抗,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支持下的反抗,她并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是摧残她的主要敌人。他对自己的抗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明白应当反抗什么,怎样反抗,因而反抗显得无力,相反还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她既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同时也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
  例如:她对于自己的改嫁进行“出格”的挣扎,就是受到封建礼教所宣扬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好女不嫁二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毒害。临终时对“灵魂的有无”的疑惑,也是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造成了她思想上的极度矛盾,又希望灵魂有,在阴间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小阿毛;又希望灵魂无,在阴间没有地狱,不被锯成两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悲剧性。这样,祥林嫂最终悲惨地死去,也是必然的了。
  由于祥林嫂受到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也因此造成了她性格上的愚昧懦弱。例如:受到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毒害很深的劳动妇女柳妈,很同情晓林嫂的遭遇,并且出于善意,给祥林嫂讲了阴间的故事,为祥林嫂寻求“赎罪”的办法。祥林嫂就按照柳妈说的办法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了门槛,给千人踏、万人垮。在将近死亡的前夕,又向人们寻问魂灵的有无。最终还是被人鄙视、无济于事悲惨地死去,这些都表明了她的愚昧麻木。
  祥林嫂又是一个被践踏、被迫害的劳动妇女。婆婆、堂伯等把祥林嫂抢回去卖掉,就是对她进行践踏迫害的例证。当然,旧社会里这种劳动人民之间的践踏、迫害,其根源在于剥削制度。在旧社会,封建礼教宣扬“三从四德”,婆婆、堂伯正是依靠封建礼教所给予的对妇女的人身支配权,才得以迫害祥林嫂的。所以归根结底,这正是封建礼教对她的迫害。另外,柳妈让祥林嫂捐门槛,虽然主观愿望是好的,出于善意,可是在客观上的效果也起到迫害祥林嫂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封建迷信思想对祥林嫂的迫害,而不是某一个人对她的迫害。
  祥林嫂的被愚弄、被鄙视表现在:
  第一,命运对她的愚弄,祥林嫂年青时嫁给比自己小十岁的丈夫,丈夫在年纪轻轻的时候死去了,祥林嫂被迫害逃到鲁镇给鲁四老爷家当佣人。但不久,她又被婆婆等人抢了回去,转卖到深山里。后来,她生了一个儿子,丈夫又有力气,会做活,一家人还生活得不错,然而好运不长。几年之后,她竟有站在鲁四老爷的堂前了。原来,她的第二个丈夫病死了,孩子也被狼衔去了,大伯又来收屋,赶她走。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只得又回到老主人家里。可以说,他的命运是相当坎坷不幸的。命运也好象在愚弄她,捉弄她,不让她很好地生活。
  第二,众人对她的愚弄、鄙视,人们讥讽她、嘲笑她、奚落她、侮辱他、伤害她。人们一听到她反复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就厌烦得头痛,立即打断他的话,走开去了。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人们就取笑她:“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柳妈对她额角上的伤疤,采取奚落、嘲笑的态度。后来,众人也逗她说话,专谈她额角上的伤疤,讥讽她。
  第三,鲁四老爷夫妇对她的愚弄、鄙视。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里,鲁四老爷讨厌她是一个寡妇,婆婆等人把祥林嫂抢回去,鲁四老爷支持这种做法。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家帮工,四婶对他不满,鲁四老爷更嫌她是一个“伤风败俗”的女人,祭祀时不让她沾手。后来她把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认为以此赎免“罪孽”。可是,四婶仍旧不让她在祭祀时沾手,最终又把她打发走。就这样,她最后的一星半点希望也破灭了。从此,她完全陷入了绝望,直至悲惨地死去。
  总之,是地主阶级和封建礼教的摧残,一步一步地把祥林嫂推向死亡的深渊。
  正如丁玲所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作者简介
  钟国榜,男,1962年5月出生,现为贵州省遵义县虾子镇南坪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有多篇教育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等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奖,本人于2009年申报的贵州省教育厅课题《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材料积累研究》,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实验,于2012年7月顺利通过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评审予以结题。2012年11月参与全国教育规划办重点课题《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课型研究》实验。
其他文献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多数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也有部分学生喜欢套用作文书上的范文模式,从而限制了思维,成为学生写作创新的阻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文教学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缺少真实的生活体验。写作应该源于生活,进而形之成文,由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入生活的“源水”,来激起学生的写作“涟漪”。  一、借助地域文化资源,激发写作欲望  寿光历史悠久,鼻祖仓颉曾在这里创造了象形文字,秦
期刊
作文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写作本身的原因,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小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很多学生谈“作”色变,畏惧写作,每逢作文课,先是愁眉苦脸,抓耳挠腮,然后再闭门造车,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支离破碎,落入俗套,究其原
期刊
经常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羡慕地跟我说,“你们的美术课最好上啦,学生上课积极性很高,上课轻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就好了。那真可以说明这位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强。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
期刊
我们在高三阶段物理复习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1.理解能力,2.快速搜索知识的能力,3.自我否定的能力,4.规范解题的能力。  一、理解能力  “理解”中的“理”应是整理、梳理的意思,“解”是懂得。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该注重过程和方法,而不是靠简单的重复记忆。  我们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从不主张学生去多记一些总结性的结论。高一高二的学生“书应越读越厚”,到了高三,学生“书应越读越薄”。高三更要注
期刊
摘 要:重视作业的设计,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差异性、重现性、开放性。作业布置可以采用的形式有自选作业、分层矫正作业、自编“测验”作业  关键词:数学作业 设计 应材施教  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发展能力。正确组织好学生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有着重大意义。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为学生设置必要的疑问,精心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努力改进提问的方法,讲究提问的艺术,不断提高提问的质量。本文笔者根据自身课堂提问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提问 方法  一、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师生双向活动最常
期刊
生活赋予了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告诉我们教育来源于生活,也必然要深入生活、回归生活。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限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导致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本应丰富多彩的生活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甚至成为被动学习的机器。因此,如何使思品课的教学不再成为脱离实
期刊
摘 要:老师要做“有心人”,在学生写作中通过从课本里找例题;在生活中欣赏、采撷;将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锤炼“妙手”,寻找捷径等方法让学生有真话可写,有真情敢诉,有方法可学,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关键词:作文教学 说真话 诉真情  当虚构之风甚盛,当背诵仿写甚多,当真实真情被虚构“围攻”……试问,一个有志气、有智慧的老师是否甘于妥协?今年刚刚带过一个班,班里有三个学生是我们学校老师的孩子。写第
期刊
我参加很多数学教研活动,在上公开课,数学教师为了博得听课教师的好评,喜欢用华丽的语言来显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其实,在数学教学中这些语言都是多余的,占去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使教师所教的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事倍功半,得不偿失。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美,留给学生的空间,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
期刊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是先教后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机械记,只是在复制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学生累,且浪费了时间,收效很低。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实践中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互助学、合作学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把握学习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角,真正学得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一、明确自学目的  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确自学目的,如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从事撞钟一职,每天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