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快乐教学”理念于农村初中音乐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070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学习带来的愉悦,成了众多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快乐教学”的理念,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深入探究该理念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应用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中学音乐课堂中“快乐教学”思维的渗透和运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快乐教学 农村初中 音乐课堂
  一、引言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准》明确提出:“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快乐感。”由此可见,在教育部出台的政策性文件中,对“愉悦”、“快乐”情操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已做了具体要求。因此,注重快乐,倡导愉悦,自然应该成为我国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如何设计和组织充满“快乐氛围”的音乐课堂,成了教改思考的关键点。
  二、融“快乐教学”理念于农村初中音乐课堂的理论探索
  (一)“快乐教学”理念的界定。
  何为“快乐教学”?目前,国内外教育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统一的概念性界定,很多音乐教育学家提出了一些自我见解,例如,德国的奥尔夫声势教学体系主张:“音乐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奥地利的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体系提倡:“通过即兴的体态律动式音乐创造,营造生动而快乐的音乐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快乐感。”上述著名音乐教育理论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音乐快乐教学”的内涵,可谓各有千秋。
  音乐课堂中的“快乐教学”指: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为中心,通过设计和组织多元化的课堂实施流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学生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快乐教学”的应用价值。
  融“快乐教学”理念于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中,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堂师生关系等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
  第一,具有提高教师课堂设计能力的价值。长久以来,很多农村初中阶段音乐教师以“满足现状”的心态开展教学,即教学活动中不求进取,以传统、老套的模式实施,完全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快乐感”。将“快乐教学”理念引入课堂后,教师必须以激活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为中心,设计和组织更多元化的教学流程,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课堂设计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价值。
  第二,具有融洽师生关系的价值。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学往往以“师授生学”的方式完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快乐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创设更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师生之间的地位变得更加平等,关系自然更加融洽,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融“快乐教学”理念于农村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游戏式”课堂,体验“快乐”感。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让·皮亚杰在《游戏教学理论》中指出:“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是培养他们认知的良好途径。”笔者认为,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玩好奇的心理特征,设计多元化的“游戏式”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体验“快乐感”。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歌唱祖国》歌曲教学中,我发现:有几个乐句和旋律的节奏比较难以掌握,很多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厌烦、焦躁的情绪,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用“接龙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操作方法为:第一组第一位同学开始演唱第一句,然后一个接一个向后面同学传,当传到最后一位同学时,全班同学齐声演唱,最后,由全班同学投票点评,看哪3位同学演唱得最标准。
  上述教学过程中,在游戏竞赛氛围下,课堂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原来弥漫在同学们中的焦躁、厌烦情绪瞬间消失,大家一起参与到游戏中,快乐的课堂氛围随之而生。
  (二)构建“儿歌式”课堂,体验“快乐”感。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给学生讲授一些音乐的乐理知识,对于大多数生长在农村地区的初中生来说,乐理知识都是十分难懂甚至枯燥的,记忆起来则显得更加困难。传统模式下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仅不能起到向学生传授知识、激发快乐感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学效果显得十分“空洞”。为使音乐知识教学变得不再“枯燥”,我引入“快乐教学”理念,通过创设“儿歌式”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感”。
  例如,在乐理符号教学中,我编写了如下儿歌:
  终止线:一根细,一根粗,放在曲子最后处;同学们,要记住,看见它俩就结束。
  顿音记号: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轻巧短又跳
  上述儿歌形象有趣,我将它们谱成乐曲,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进行教授,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说唱、分组合唱等形式,轻松掌握了看似枯燥的乐理知识,快乐、愉悦的氛围弥漫了整个课堂。
  四、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理念,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广大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尝试教学新法,融入“快乐教学”理念,让孩子们体验音乐学习带来的愉悦感。
  参考文献:
  [1]邹倩.快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教师,2012(24).
  [2]万昇艳.论音乐课堂中的“互动”教学[J].大众文艺(理论),2009(10).
其他文献
在氢氧化钠和丙酮的存在下,2-对溴甲基苯丙酸和2-乙氧羰基环戊酮进行烷基化,经水解、脱羧、成盐得洛索洛芬钠。探索溶剂丙酮的用量和反应温度对洛索洛芬钠中有关物质含量的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的体会。2015年9月西北师范大学的实习学子充满激情,带着理想来到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开始实习。他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为学生喜欢、教师认可、学校欣赏的实习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我感受着他们带来的活力,体会着实习指导的收获。同时将这份收获与大家共享: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实习老师。  一、听好一节课  听课包括听和记。首先是听,听课前预先做一些准备
将“快乐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流程、方式都将发生变化,因此,探究更为科学、高效的备课方案显得十分必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快
Fine measure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temperatures and their gradients of six wells of the Jinsha River Groundwater Observational Network. The results show t
文物保护原则主要是对文物保护进行具体的理论实践指导.本文在对文物原状不进行改变的前提下,对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对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和选择文物保护材料的
一、对“学困生”要有正确的认识  “学困生”虽然是少数,但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同其他学生一样有权利得到教师的尊重、关心、指导和帮助。“学困生”并非什么都后进、一塌糊涂、一无是处,“学困生”也有“闪光点”; “学困生”暂时后进,并不代表他们永远后进,他们也有光明的前程。所以,“学困生”并不可怕,不要把他们看成是累赘、负担,如果能全面正确地认识他们,并施之以恰当的教育,他们同样能成为有用之才。我
摘要:本文以2007-2010年各大媒体评出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通过对比继续流行的用语和逐步消失的用语的语言特点,分析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和传播时间长短的关系。研究发现,表示新生事物、旧词新用、词语结构可派生的词语传播时间较长。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言特点;传播时长  一、文献综述  综观网络流行语的已有研究,主要可以为三大类:一是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例如对网络用语的
正如华罗庚所说:“数形结合千般好”.它能让抽象的函数和直观的图形双向联系与沟通,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Just as Hua L
1“南方有美人,倾姿而独立。一笑倾人国,再笑倾人城……女人之美,不仅要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更要有一副好身材:四肢匀称,线条分明,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颇具阴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