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W462X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cao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儿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 r)基因突变,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探讨FH的分子病理机制.方法 对1名15岁男性FH患儿进行心电图、血脂、心脏及大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而采用降落式PCR方法扩增LDL r基因的启动子和全部18个外显子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患儿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为 0.23 cm,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中度返流.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降低为1.57.进一步的基因分析显示,患儿第10外显子存在一纯合突变,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第10外显子发生trp462→stop即纯合无义突变,其胞妹及父亲该外显子相同位点分别存在纯合及杂合突变.该突变可导致终止密码子在第462位提前出现(W462X),为致病性突变.体外实验证实,W462突变可显著降低LDL r对LDL的结合和内吞能力.结论 在临床确诊的汉族FH患者中检测到LDL r基因致病性突变第10外显子W462X,该突变使得终止密码子在第462位提前出现,从而不能表达正常的LDL r,并导致患者胆固醇的代谢障碍及严重的临床表型.W462X突变可能是我国汉族FH患者的突变热点.
其他文献
神经嵴细胞作为一种可分化为多种外胚层细胞的干细胞群,在心脏流出道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心脏神经嵴细胞缺陷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许多基因参与其中,并最终导
肺动脉高压(PAH)是临床较为常见且治疗困难的肺心血管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肺血管收缩反应增强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导致的肺动脉血管重塑。传统治疗措施包括血管扩张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移植治疗大鼠实验性肺动脉高压(PAH)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取SD大鼠骨髓,经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并纯化MMSCs,移植前采用Hoechst33342荧光染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新生儿肠套叠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所见及治疗方法。结果6例新生儿肠套叠患儿中男2例,
目前临床上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仍缺乏理想的血管替代物.血管组织工程是指利用种子细胞和支架材料来制备血管替代物的科学.干细胞技术的成熟加速了心血管组织工程的发展.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