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ICT人才培养问题及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aiT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新工科”,行业的剧烈变革和技术进步促进了ICT人才从需求数量结构到能力结构的重大变化,这对应用型本科院校ICT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工科”背景下,以ICT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分析了ICT行业人才需求、新兴领域人才需求及“生态化”对ICT人才的新要求,通过与行业需求对比,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ICT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课程体系与行业脱节、忽视学生行业“软实力”培养,以及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缺失等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新工科;ICT;应用型本科教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ICT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9BZ065);2019年度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攻关项目“以课程体系重构为抓手,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路径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19BG036)
  [作者简介] 张乐芳(1963—),女,陕西蒲城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研究;任志宏(1968—),男,陕西渭南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ERP开发及教学管理研究;张 迪(1978—),女,宁夏吴中人,硕士,西安欧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及系统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其他文献
[摘 要] “抽样调查”作为应用统计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是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发展必须思考的课题。一流的专业课程建设是一流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一流专业建设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目前广西科技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知识点为主线、地方行业案例为载体、培养能力为目标作为教育理念,积极思考和探索一流“抽样调查”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凝练课程学与产相融合的特
[摘 要] 作为来自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新一代学习者和未来建设者,民族预科生对中华文化坚定的认同感,今后必将对本地区本民族产生主导性、引领性、辐射性的影响,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培育与增进民族预科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认同,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提升汉语能力、文化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熏陶是培育民族预科生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路径。 
[摘 要] 借鉴美国多元智能量表,结合信息化教学和高职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设计了英语学习语境中的高职生多元智能测评表,旨在通过对比研究和分析高职生八个方面的智能现状,为混合教学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具备中等的语言、音乐,良好的逻辑数学、空间、身体动觉、自然观察等智能,优秀的人际和自我认知智能,其中男女生、体育生非体育生在语言智能方面的差异较大,在空间和自我认知智能方面的差异较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