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教学策略方面的专著大都关注教学过程策略及其优化,包括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定义、设计和应用等。该文涉及的现代教学策略的概念关注于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的应用,这些方式附带着教学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等,并最终实现该课程教学目的的达成。现代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这些现代教学策略的益处还在于实现了多重社会互动,促进了学生们的认知、参与社会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现代教学策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优化了学生们的知识迁移与重组,激发了学生们的思想碰撞,潜意识地对比学习方法的差异,培养他们的个体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现代教学策略;实效;传统模式;现代模式;混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3-0178-03
本文中,教学策略的现代模式和传统模式都应用于软件技术(高职)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公共基础)课程的单元教学评估中。此外,将现代和传统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包括各自的限制或优化),作者将之称为混合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专业课教师应自问:组织课堂,开展教学并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本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即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成绩进步程度将是回答上述问题的一个标准。进一步来说,为了实现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于具体的教学单元,究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还是采取现代教学模式?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就此进行了实验。本文中实验的学生来自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软件技术(高职)专业二年级的三个班级。本文中涉及学生成绩,没有特作说明的,都是指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1 实验说明
2015年3月至6月,该实验研究以软件2013级甲班35人、乙班32人、丙班33人为样本。这三个班级的整体学生水平(包括智力水平、基础成绩等)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所谓的优班或差班之说。公共基础课程的周课时为4(共计约3小时)。本次实验的教学单元包括:线性表、树与二叉树、查找与排序。在甲、乙、丙三个班级,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和混合教学模式都被轮流实施。每一次教学单元结束都要对三个班级进行教学评估测试。在此,作者将该研究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实验前阶段(Pre-experimental stage):该阶段主要是确定好每个教学单元实施后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可称作准备阶段。
“线性表”单元在甲班执行传统模式,乙班执行现代模式,丙班执行混合模式。“树与二叉树”单元在甲班执行现代模式,乙班执行混合模式,丙班执行传统模式。“查找与排序”单元在甲班执行混合模式,乙班执行传统模式,丙班执行现代模式。见表1。这样设计使得每种教学模式都在三个班级里执行过,便于比较三种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成效。为了比较和研究教学模式对于班级的影响,该阶段下,作者对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这些尚未教学的单元的内容和能力测试。本文中将教学实施前进行的这次测试统称为初始测试。
表1 三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班级和教学单元的对应关系
[教学单元\
关键词:现代教学策略;实效;传统模式;现代模式;混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3-0178-03
本文中,教学策略的现代模式和传统模式都应用于软件技术(高职)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以下简称公共基础)课程的单元教学评估中。此外,将现代和传统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包括各自的限制或优化),作者将之称为混合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专业课教师应自问:组织课堂,开展教学并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好方式是什么?本次实验的最终结果,即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成绩进步程度将是回答上述问题的一个标准。进一步来说,为了实现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于具体的教学单元,究竟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还是采取现代教学模式?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作者就此进行了实验。本文中实验的学生来自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软件技术(高职)专业二年级的三个班级。本文中涉及学生成绩,没有特作说明的,都是指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1 实验说明
2015年3月至6月,该实验研究以软件2013级甲班35人、乙班32人、丙班33人为样本。这三个班级的整体学生水平(包括智力水平、基础成绩等)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所谓的优班或差班之说。公共基础课程的周课时为4(共计约3小时)。本次实验的教学单元包括:线性表、树与二叉树、查找与排序。在甲、乙、丙三个班级,传统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和混合教学模式都被轮流实施。每一次教学单元结束都要对三个班级进行教学评估测试。在此,作者将该研究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实验前阶段(Pre-experimental stage):该阶段主要是确定好每个教学单元实施后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可称作准备阶段。
“线性表”单元在甲班执行传统模式,乙班执行现代模式,丙班执行混合模式。“树与二叉树”单元在甲班执行现代模式,乙班执行混合模式,丙班执行传统模式。“查找与排序”单元在甲班执行混合模式,乙班执行传统模式,丙班执行现代模式。见表1。这样设计使得每种教学模式都在三个班级里执行过,便于比较三种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成效。为了比较和研究教学模式对于班级的影响,该阶段下,作者对三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这些尚未教学的单元的内容和能力测试。本文中将教学实施前进行的这次测试统称为初始测试。
表1 三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班级和教学单元的对应关系
[教学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