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残花做出完美生意

来源 :大众致富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des173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婚礼活动或者是庆典场所,几乎都能看到装饰用的鲜花,但庆典一旦结束,这些花就被丢弃了。而杭州的郑子欣却发现了商机,精心打造,把这些花店丢弃的残花充分利用起来,创造了一条生财之道。
  
  打破消费习惯创造市场
  
   2002年初的一天,郑子欣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当婚礼进行到高潮时,空中突然洒下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瓣,把整个婚礼装点的异常漂亮。但郑子欣发觉这些并非是正的花瓣,而是合成的塑料花。郑子欣觉得多少有些美中不足,便问同来参加婚礼的朋友:“为什么不用真正的鲜花呢?不是更有情调吗?”“鲜花是好,可哪有那么多鲜花瓣。整个杭州的婚庆公司都用这个,大家都习惯了。”
  郑子欣想到了自己工作的花店。花店经常出租花篮每次收回花篮后,总是把这些用过的鲜花扔进垃圾场里。如果能重新利用这些残花,说不定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郑子欣利用休息的时间,把一些用过的鲜花收集起来。每天下了班,郑子欣就在自己的房间加工那些从花店拉回的残花。她把那些残花按不同颜色一瓣一瓣地撕下来,装进不同的袋子里。然后带着这些花瓣去附近一家婚庆公司推销,并对这家婚庆公司的老板提出用鲜花代替塑料花,能够让婚庆现场的气氛更有情调,也会让客人更加满意。刚好这家婚庆公司第二天有个婚庆业务,老板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这家公司不但要了郑子欣所带来的花瓣,还达成口头协议,以每公斤60元的价格向她收购。第一个月下来,除了在花店的工资外,郑子欣卖花瓣就额外挣了5000多元。
  
  发现产品缺点借题深入
  
  由于新鲜花瓣最多保存两三天,而婚庆公司举办婚礼活动没有规律,忙时一周两三次,闲时半个月才碰到一次,很多鲜花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当务之急是解决长期保存鲜花瓣的难题,以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正在郑子欣一筹莫展的时候,客户的一番话提醒了郑子欣。客户认为婚庆活动中使用真花瓣创意虽好,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鲜花瓣的水分重,撒到空中花瓣马上就落到地面了,很难在空中营造出那种天女散花般纷纷扬扬、五彩缤纷的效果,摄影出来的效果还不如用纸花的效果好。
  如果能想办法改善这个不足,生意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倍。郑子欣从水果摊上的葡萄干得到了启发。如果将鲜花加工成干花瓣,不但可以长期保存,还能减轻花瓣的重量。
  开始时,郑子欣想把鲜花瓣放在太阳下晒。但太阳晒干的花瓣会卷起来,而且易碎。郑子欣仔细研究,发现可以借助制作葡萄干的室内自然风干法。用这一方法,晒干的花瓣不但没有卷曲的现象,而且柔度大大提高。郑子欣马上拿着干花瓣来到婚庆公司和摄影楼推销,客户对这些干花瓣非常满意,当即就让郑子欣马上给他们送货。郑子欣事先进行了预算,2斤鲜花瓣晒干后只能得到1斤干花瓣。为了保证利润,郑子欣把干花瓣的价格提高到200元1公斤。由于前期的的真花瓣很受顾客欢迎,所以这位各户爽快地答应了。
  在婚庆市场上,这些干花瓣很快就收到了顾客的欢迎,也引起了其他婚庆公司和摄影楼的关注。由于残花来源不足和自身精力有限,经常出现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2003年6月,郑子欣以每年1000元的收购费用同十多家花店签订了协议,收购残花。被当作垃圾处理的残花也能卖钱,不明底细的花店老板都很高兴。所以这协议一签就是五年。郑子欣的残花终于有了固定的来源。随后,郑子欣又辞掉了花店的工作,并开了家干花瓣专营店。到2003年8月郑子欣每个月纯利润都保持在1万元左右。
  
  细分产品功能拾遗补缺
  
  2004年情人节,郑子欣店里来了一位小伙子,想买一包纯色的玫瑰花瓣送给女朋友,表示他们之间纯洁的爱情。
  郑子欣虽然无法满足这个小伙子的要求,但是小伙子的这个想法触动了郑子欣的灵感。既然有人喜欢干花,何不将这些干花做成小工艺品,拿到精品店和超市去销售呢?干花瓣作为工艺品出售,在杭州市场上还属空白。郑子欣马上去市场上订购了一些漂亮的瓶子,还在瓶盖上预留小孔,然后将各式各样的干花瓣松松地装在瓶子里。这样不仅看起来美观,而且还有淡淡的香味散发出来。
  谁知,当郑子欣把这些干花瓣拿到一些精品店和超市经销时,商家们无法按成本明确地评估出这些干花瓣产品的价值,怕担风险,推销很困难。于是,郑子欣便提出先代销,销完了后按批发价收款。结果不到一周,就传来好消息。投放到市场上的瓶装干花特别受年轻人欢迎,很多店铺开始主动找郑子欣要货了。
  2004年10月,郑子欣又推出了袋装干花。如今花店每月销售额不断上升,除去开支,每月的纯收入达4万多元。
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卖大米是很难出什么特色的,一般都是通过粮店和超市销售,最多是在品种、包装上下功夫,销售的利润也非常有限。可是,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人还真就掘出了卖大米的新生意经,并且卖出了百万财富!那么,她的大米究竟卖出了什么花样呢?   2004年,曲磊在长春农博会上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工作人员将尚未舂的糙米一股脑全都倒进一个机器里,随着机器呼呼的转动声,倒进去的糙米很快便被
期刊
一位大学毕业生,他利用自己的专长成功创业,从8000元起家开办了一家手工皮革饰品工厂,如今每月的收益在3万元以上,他的创业思路和成功经验可以给刚刚大学毕业准备创业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在东门的白马服装城里有一家“牧马屯”手工皮革饰品专卖店,格外吸引过往消费者的眼球,一根根几乎没有修饰的原木定在墙上,摆着一个个样式新颖、款式时尚的皮包。  走近看可以发现这些精美皮包是手工加工的,充分展示出
期刊
把一家生产鸡毛掸子的小厂,变成世界微波炉大王。持续降价,频举价格屠刀出手狠,换来微波炉普及和百姓受惠。创造新式OEM,整合全球产能与资源,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格兰仕特色的国际化道路。这个欣赏《道德经》里“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以“苦行僧”般的毅力让格兰仕这样采用OEM或ODM产业模式的出口制造型企业多年屹立潮头不倒。    梁庆德1937年6月出生于广东顺德。1978年创办顺德桂洲
期刊
据《今日早报》报道,超过50%的民企二代不愿意接班,30%的一代浙商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来继续自己的产业。  数据是枯燥的,但对于正处于民企接班高峰期的浙江来说,这样的数据显然变得有些残酷。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家族企业众多的浙江民企来说,接班显然是家事。因此,这一枯燥而冷酷数字背后肯定有很多不同的故事。  日前,记者就深入浙江省的金华、台州、温州等地,对一些不愿意接班的民企一代和二代个案进行了
期刊
加薪与加税,是近期中国政经界讨论火热的两个话题。  先说加薪。全国总工会日前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紧急通知》。《通知》强调,企业工会应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共决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提高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  全总的文件被被冠以“紧急”级别的相当罕见,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与最近频发的一系列劳资冲突有关。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收入的需求,确实
期刊
张新凤,广西南宁市张新凤风味餐馆女老板,现年50岁。这位曾经下岗且先后两次遭遇腰椎骨折的女老板,近年来仅仅靠一道独具特色的“干包菜”,就赚了一百多万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她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瞩目。那么,曾因两度瘫痪而险些走上绝路的残疾下岗女工,是怎样咬紧牙关,度过艰难,走向了成功呢?     利用一技之长创业     张新凤出生在一户普通人家,高中毕业后不久,她就进了南宁市一家麻纺厂上
期刊
什么是个性,要的就是与众不同!当打火机满天飞,人人都在用ZIPPO的时候,原来的个性和时尚就变成了平庸和无趣。当大家都在玩时,这个东西往往就不再好玩了。是的,当人手一个ZIPPO时,拿着火柴的你就成了一种潮流。  虽然离圣诞节还有一段时间,但很多的商家已经开始为圣诞开始了准备,每到圣诞节人们就会想到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但现在,尤其是杭州,人们更多的想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大男孩——沈子凯,纯真
期刊
无论男女都追求修长的身材,这使得近几年增高鞋呈现出巨大的商机。本文主人公就是通过新颖的经营,把增高鞋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办不成公司开店铺    2002年4月,张兴义放下曾经在沅陵县的采矿经营,来到长沙寻求新的事业发展。  初次从产业经营转向商业领域,张兴义有点盲目,也有点急迫。他一开始就想做大生意。当年4月份,他看到一个柔巾机项目招商广告后,5月份就从浙江引进来成立公司,做了湖南省的总经销
期刊
他曾是草原上的一个穷孩子,四处学手艺;他曾是部队里的一个许三多,神枪手、散打王、首长特卫;现在,他创办了安全顾问公司天骄特卫,并正在主导一场行业产业化革命。    一堆冰棍     陈永青出生在科尔沁草原边缘的通辽市农村。家境普通,加之父亲经商失败,日子过得就更紧巴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迫于经济压力,小永青年纪轻轻就四处学艺,先后学了机械加工、焊工、木匠等手艺,高中毕业就不读书了。  17岁仲夏
期刊
迷宗菜     迷宗菜的出现说明了中国烹饪已打破了几大传统菜系“独占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东西南北的沟通和交流,给中国餐饮注入了新的发展力量。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迷宗菜的主要特点。“不唯上”是说迷宗菜不拘泥于僵化的传统,敢于“自立门户”;“不唯书”表明迷宗菜不迷信书本权威,不师承本本主义;“只唯实”说明迷宗菜是一种以现实市场需求为准则,不断更新和变化的才,变化是其精神实质。  迷宗菜在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