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背后,你可期待什么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应该更早发现自己的热爱
  Sara: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都是工程物理专业,为什么找工作时却是到外企做销售和管理?放弃七年的科研专业,您有没有遗憾?
  Tom:遗憾是有的,我应该更早地发现自己的热爱,并且有勇气去分辨机会把握选择。
  上大学后,我发现不是很喜欢所学的专业,工程物理,实际上就是制造原子弹。在读研的时候,我曾想过转到感兴趣的人文相关的专业,但如果尝试这个,本院系就不会保留名额。我最终选择了最安全和最保底的路,去保送读本系的研究生。当时的心态就是前面给了我一条路我就走,而这条路是不是自己要的,并没有考虑。
  读研的时候,我做的课题是“用伽马射线探测法分析监测铁矿石的铁含量”。当时通过导师联系到邢台的一个钢铁厂,做各种测试。在偏僻的城市、艰苦的环境里,我一个人,重复做着各种枯燥的实验和记录。每天我回到招待所,都会问自己:这真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要做科研吗?
  这一阶段的苦修和思考,让我发现自己的性格是喜欢和人打交道,科研真的不适合我。所以读完了研究生,我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做专业领域里的事情了,于是我仔细衡量自己的优势和喜好,觉得我能跨专业到快消等行业,比如Shell、宝洁、联合利华,还有一些咨询公司等等。我很喜欢外企的风格,所以最终选择外企做为职场的起点。
  Sara:您在宝洁公司工作了五年,为什么要选择换工作?
  Tom:这是由生活和工作共同决定的。有一些现实的原因,我不想离开北京,但是宝洁的工作需要我去广州换岗,至少会离开三年。我做了一些努力,但是当时在公司没有合适的机会。
  除了必须要留在北京,我在心理上也有一些新的期待。因为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了五年,多少都会有一些倦怠,我渴望有新鲜感。
  身边的一些同事,在工作四到五年的时候,也有人会选择离开,他们去创业、或者跳槽去新的公司发展。一般来讲,宝洁出来的人,在市场上都非常抢手。他们的离开,也让我考虑过如果离开宝洁后要怎样再选择。
  我对互联网领域一直很感兴趣,当确定宝洁的换岗结果无法留在北京后,我决定到新兴的互联网行业里去选择,我想到更波澜壮阔的地方去看一下。
  Sara:离开宝洁,为什么选择现在的公司,您正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Tom:我在Channel Sales,做渠道销售经理。这个角色主要是做广告业务,多家国内互联网广告代理公司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主要考核的是投放的广告量。
  Sara:您在宝洁和现在这份工作上的感受有哪些不同?
  Tom:宝洁像是一个老派的巨人,他非常“稳”,有明晰的框架。现在的这家公司是新兴的年轻力量,很鼓励创新和想象力,个人的空间和自由度都比较大。
  外企“揭幕”
  Sara:像宝洁这样的典型外企是许多大学生很想进入的,您来讲讲它的“内幕”,它真实的运作,让同学们思量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在宝洁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Tom:宝洁已经有170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职业经理人的黄埔军校”。
  宝洁注重培养人的素质。我从宝洁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用的逻辑、步骤,学到工作中的各种规则,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这些东西积累了很多人的经验,在所有外企里都很适用。
  我很感谢在宝洁工作的这五年。因为刚毕业初入职场的时候,第一家公司的启蒙是很重要的。对于完全的职场新人,宝洁会给你完整和全面的培训。这些知识不一定能保证你可以走多高,但是基本上保证了你的下限不会差。
  Sara:在宝洁工作时,您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Tom:宝洁培养出来的人有鲜明的印记,说话办事有一套令人难忘的风格。有一次我被邀请回校和学生做交流,被邀请的还有在Shell、联合利华、IBM等外企工作的校友。交流结束后,他们说,我说话的方式一听就是宝洁的,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我自己概括一下,大概宝洁的人比较aggressive(强势的),是向前的、强势的,对事情争取得比较厉害。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观点,有条理和逻辑性,都想要说服听众。这可能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领导力的一种体现吧。我认为这是强大的企业文化和各种培训塑造出来的宝洁风格,很有意思。
  Sara:您觉得人们对宝洁这样的大公司的印象有多少是与真实吻合的?
  Tom:世界500强公司总是吸引求职者的眼球,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数的电视、小说,对外企的描述都是很光鲜的。白领坐在豪华的高级写字楼里,用电脑轻松地处理事情,或者穿得西装笔挺,在非常正式的商务会议上进行谈判。
  这些场面有一部分是真实的。但是当你进来工作之后,也会发现很多不同,会对现实产生一些抵触情绪。
  举例说明,很多的宝洁经理,比如CBD(客户生意发展部)的新人,一开始工作的地点并不在核心城市,而是在某个三四线的小城市里。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场地,甚至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事也屈指可数。每天的工作环境是在混乱的批发市场,或者日杂小卖店里。这种孤独和落差,会让很多刚出校门的毕业生们难以适应。
  其实很多问题是由反差造成的,反差是因为现实和之前的期待不一致。找工作时不要只打听如何进来和面试笔试应该如何准备,也要找公司内的人了解一些真实的经历和感悟。
  不过宝洁给新人的起点还是很不错,刚开始进来就给你一块生意做。能给新人这样一个起点的企业其实并不多。我最初是在天津工作,刚入职就可以一个月操作几百万的生意,预算也是控制在自己手里。一开始你就可以带领团队,这不仅是在执行,是真的有决定性的权力。
  于我而言,找工作最重要的不是光鲜,而是找到一个肯让你学、肯让你练的地方,有这样的公司愿意培养你是非常难得的。
  而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是找一个别人都觉得很好的工作,还是你真正喜爱的工作呢?
  我的未来不想拼
  Sara:未来五年,您有什么样的准备和规划?
  Tom:前五年我在做快速消费品行业,做基础的用户管理;这两年我做的是互联网领域里的创新。未来的五年,我有一个方向,就是如何把我传统行业里的经验和互联网领域结合起来,把我前后五年的工作形成很好的整合。
  我不对自己制定特别严格的指标和规划,然后耗尽全力去拼,这样会牺牲掉其他方面的平衡,也不适合我的性格。
  Sara:您不提倡“拼”的精神?
  Tom:我不提倡拼的说法。很多人认为年轻的时候要用尽全力,到达一定阶段后再享受稳定。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不一定普遍适用。每个人状况不同,并不是年轻的时候四处去奔波是最对的选择。我喜欢脚踏实地和循序渐进。
  Sara:别人的价值观不会影响到您吗?
  Tom:刚开始工作时,我的心态也很容易激动,也很容易被别人引导。真正明白到自己的性格和对未来的期待,大概是在工作三四年之后。这之后就比较“淡定”了。
  【Sara笔记】精确和守约
  为了采访,我和Tom约见了两次。第一次是约到他的办公室,在电话里他说:“我们十二点整见面是否方便?”对于这个“整”字无意间的强调让我有些好奇。我提前了一些时间到达地点,看着手表指针转动。十二点整,果然,Tom从电梯间里出现,亲切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分秒不差。
  第二次采访,我们提前一周约定在我创业开的“憧憬”咖啡馆见面。当天早上下起了大雨,我问Tom是否需要改期,他礼貌地问我能否继续出行,如果可以的话,就还按照原定的时间见面。
  也许由于职业习惯,外企工作的人普遍比较准时和守约,就像外企人说话都爱夹杂着一些英文单词一样,是一种自然的习惯。但我还是因Tom信守承诺的态度而难忘,被细节中体现出的素养而印象深刻。
其他文献
郑人元今年23岁,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专业毕业,他不仅仅是学霸而已。  高中毕业,郑人元拿到了9所美国大学的offer,他选择了排名靠前的华盛顿大学。  进入华盛顿大学后,郑人元就像开了挂,在异国他乡奋发图强。美国高校是出了名的宽进严出,郑人元见到最“学霸”的是干脆住在图书馆里,24小时随时进入学习状态,他们在体育馆洗澡,在图书馆学习和睡觉,“好像根本就没有必要住在宿舍里了。”郑人元觉得真
树洞画的美途  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王月在园博会京原线的桥墩下,完成了她的涂鸦作品《鹿途》。长10米、高5米的桥墩墙面上,描绘了黄灿灿的草原,蓝天白云下四对长颈鹿母子展现亲情的瞬间。这幅传递爱的作品,正是王月早前的树洞画的延伸。  事实上,这些作品呈现的是王月大四后忙着完成的毕业设计“废墟艺术”的部分理念。“废墟艺术是我自己取的。我是学设计的,有义务为美化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她解释。日常生活中,
在爸爸五十几岁的时候,大家都说他看起来像四十出头。今年,爸爸已经七十岁了,看起来像六十岁。我很难过,我的超人爸爸终于变老了。  我爸妈是通过相亲结合的。  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我爸穿了身怪模怪样的衣服,我妈不客气地指出:“你能不能把衣服领子拉拉好?”被我爸驳回去:“不想和我过拉倒!”我妈又好气又好笑,但是鬼使神差地被他带去油腻脏乱的小饭馆吃了顿潦草的饭菜。那已经是好多年前了,有照片为证,我爸比现在胖
被“赶出来”  我和同学计划在6月18日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游玩,28号回英国,由于英国不是欧盟成员国,所以持英国学生签证的我们在去往欧洲时需要办理申根签证。所需材料除了必备的护照、英国签证指纹卡、照片等,还需一张在预约签证时在信息输入后自动生成的申请表、学校证明信、银行账单、旅游保险和交通酒店信息。我按照大使馆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按照预约的6月4号来到伦敦,拿号递签。  然而,我们未曾预料的是,
[摘 要] 爱是教育之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真诚交往,指导学生学会分享爱,真心爱护学生;指导学生学会懂得爱,创新沟通方式;指导学生学会表达爱,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爱,并懂得传递爱,努力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关键词] 分享爱;传递爱  教育是用生命感染生命的事业,爱是教育之源。当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备受关注和爱的环境下成长,不懂得
诀窍:  1.面粉放碗中,水龙头调成最小出水量。一边加水一边用筷子将面粉搅成面疙瘩;  2.鸡蛋打散备用;  3.清水烧开放入面疙瘩,煮开放入西红柿块,继续煮熟;  4.放入打散的蛋液,筷子搅动几下;  5.放入盐、鸡粉、香油、葱花、青菜开锅即可。  疙瘩汤几乎是我现在每天早餐必点的食物。  作为一个南方人,刚来北京之时不知道“疙瘩汤”为何物。在看到其真面目之后也没有马上尝试,只因它的颜色为红色。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将于 2012年1月7日至8日进行。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2012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人数为165.6万人,比去年增长6.9%,创历史新高,增幅达14万人。这已经是考研人数连续三年人数增加10万。    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知当年宣称考研降温的教育官员,是作何想。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全国考生为120万,比上年减少8.2万,出现了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因此,有
北京外国语大学:当绿咖啡  东院体育馆北侧大学生创业中心地下一层  当绿咖啡馆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家大学生创业项目,店内的经理和服务员均为本校学生,因此服务非常亲切。周末的下午,咖啡馆里人很多,但是确实没几个男生,这可能就是北外的特色吧!学生们除了在这里休闲和学习之外,咖啡馆还会定期组织各种主题沙龙活动,如骑行故事、以物易物活动、“失恋33天”编剧见面会以及同其他社团一起组织的活动。成为北外的一个校
每当经济萧条,最先遭到预算削减的就是探索性科学项目,从太空探索到大型强子对撞器。常有人问,地球上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为什么要把钱花在离我们生活那么遥远的地方?探索宇宙、探索微观世界、探索最前沿科技的意义究竟在哪儿?  现在我们处在经济危机的时刻。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各种各样的公共开支。其中,最为命悬一线的则是科学方面的公共开支,特别是以好奇心为导向的科学与探索。  根据英国《卫报》的统计显示,在
最近,许多人都在网络上讨论一个话题:如果你得了癌症,你会怎么样?“那简直是噩梦!”“会崩溃吧?”“化疗吧,看看能不能治好!”“不治了,治了不一定有用,不如省点钱留给父母!”失控派、理性派、“孝子”派的回答基本不会超出上述范围。但是,偏偏就冒出了一个超级“乐天派”熊顿。小熊给出的答案是——“画画呗,把整个治疗的过程画下来。”没想到她这一画,不仅逗乐了自己,更让不少网友喜欢上了这个坚强乐观的女孩,并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