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洞妹妹的“废墟艺术”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98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洞画的美途
  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王月在园博会京原线的桥墩下,完成了她的涂鸦作品《鹿途》。长10米、高5米的桥墩墙面上,描绘了黄灿灿的草原,蓝天白云下四对长颈鹿母子展现亲情的瞬间。这幅传递爱的作品,正是王月早前的树洞画的延伸。
  事实上,这些作品呈现的是王月大四后忙着完成的毕业设计“废墟艺术”的部分理念。“废墟艺术是我自己取的。我是学设计的,有义务为美化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她解释。日常生活中,王月还曾从一些墙上的裂痕、凸出来的一块砖、甚至随意摆在墙面上的一根竹竿感受到随意的美感,想着这些平时大家不太注意的东西,可以和画作结合在一起。因为成绩优异,去年十月份,王月已经确定了保研本校。大四的空闲时间比其他同学多些,她专心琢磨自己的“废墟艺术”。
  寒假回家,王月的妈妈很支持她的想法,跟当地城管协商后,选定了比较偏僻的石家庄九中街,打算在这里作画。有一天,到处寻灵感的王月看到了街边槐树的树疤,满是灰尘,有的缝隙甚至被塞了垃圾,但是仔细看树疤表面很光滑。王月灵机一动,她想到把树疤作为媒介来创作。
  构思比画画更难。每一次作画前,王月会拍下树疤,根据树疤的大小、形状构思画什么。好几次,她想到半夜两三点,在各种各样的想法中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第二天起来,简单吃过饭,她就背上颜料和画具,去九中街画画了,有时气温低至零下7摄氏度,王月却仍然画得很投入,一画就画到天黑。
  3月中旬,16幅画就已经全部完成了,她给这一系列画作取名“美途”,寓意美丽的旅途。沿着九中街一路走来,原本残缺的槐树树疤,经过她的妙手描画,呈现出一个个温暖的片段:一抹残阳,映红湖面,渔人摇桨归家,荡出粼粼波光;潺潺流水淌过林间,两侧是烂漫的山花;小耳廓狐,瞪着大眼,趴在树洞前,观察来往行人……可爱、唯美是王月一贯以来的设计风格。最大的一幅,是几只大熊猫在竹林嬉戏玩耍,4米高的树,王月是架了梯子作画的,一共画了三天。最小的那幅是花栗鼠,树疤只有差不多一个拳头大,同样画得生动传神。
  王月的树洞画被放到网上后,网友们转发了4万多次,姚晨也留言“树洞画里的世界”。树洞画火了,王月倒是很淡定。自封为宅女的她说,自己对家乡其实了解得不多,但一直有为家乡做些什么的想法。“现在我知道了,这种感觉挺神奇的。”
  《大连晚报》希望王月能把树洞画延续到大连,但她并不希望只是单纯的拷贝。她希望自己在大连找到新的灵感。王月说:“这只是我毕设的一个原始元素。我还在想,在其他地方、用其他的媒介,可以创造出什么?”
  就这样,4月,她应园博会邀请,将墙绘带到了北京。
  “废墟艺术”从课堂作业启程
  大一大二的作业量不小,王月每次都认真做、做到自己满意为止,大三大四她明显觉得没以前“快活”了。王月感觉到老师很注重锻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情态、扩展思维以打破常规的能力。现在看来,王月很感激老师们的训练。“最后能产生树洞画的创意,绝对和这个分不开。”她说。王月印象最深的是上《形态构成》课,老师先要求大家画20种植物的根茎叶,不限方式。王月使用的是彩铅,把自己能够想得到的都画了出来。之后,老师要求把20种蔬果做扩展,把能想象到的、扩展的形态画下来。王月绞尽脑汁,终于有了一些创意。她笔下的根茎有了四处延展的线条,变成了多种的可能。比如,她把自己第一次作业里的花生扩展成了穿旗袍的女人,凹凸有致;把豆荚树上垂下来的豆荚画成未来的房子,吊在树上,一户一户地垂下来。
  说到这些作业,王月特别来劲儿,“多荒诞都没问题。大家的作业都挺好玩的。互相分享创意的感觉很不错。”
  王月很喜欢的《包装设计课》,就是要求学生给各种产品做成套的包装。当时,有不少同学选择茶叶做包装。王月实在对茶叶提不起兴趣,“中国的茶文化太深奥了,对于我不了解的东西,我肯定是设计不好的。”选来选去,王月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她选择了没人做的蛋糕盒,设计了一整套,有装蛋糕的、蛋挞的、蛋卷的、巧克力棒的,每一种配套的设计都做了出来,再根据所装的零食画上不同的图案。
  交作业的时候,大家一看,都笑了。“这一看就是王月的作业!”王月知道,自己的设计在别人眼里总是过于感性。“我喜欢画唯美、可爱的造型,这是我的风格。有些男生会开玩笑说我不理性,总是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做。”甚至曾有男生直接跟王月说:“你这样不行,要是你将来进了一个设计公司,还能由着你挑啊?还不是让你做啥就做啥!”王月笑着说:“到时候再说吧!趁着现在可以自由发挥,就做自己喜欢的吧。”
  坚持自己的风格,王月其实也很珍惜别人的意见。后来她画的“美途”,“树洞画”的名字是围观者帮她取的。有人问她画的材料对树有无危害,她已经上网查过,水粉的成分对树木无害。又有人提出,这么美的画下过几次雨就不剩什么了,建议王月在画作上涂一层透明光油,对树无害,也能保留更久。“我后来就这样做了,我觉得大家和我一样,想让城市变得更美。”本该叫成“树疤”的树木疤痕,就这样成了另一种美丽。
  说到以后,王月迟疑了下,她并不给自己设限,首先是想推广“废墟艺术”。“给我带来美好感觉的东西,我也想分享给别人。”王月真诚地说,“不管我以后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用我的方式把我所认知的艺术带给大众。”
  责任编辑:张蕾磊
其他文献
北京化工大学每年有30名左右的大学生,经过学校认定、考核、笔试、结构化面试的层层筛选,从全校2000多名学生党员里脱颖而出,开始接受学校为他们特别准备的一年集中培训。这个每年吸纳几十名学生党员的特别班级,名字叫“学生党员引领工程中心”,被学生们昵称为“党引”,为的是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这个学生党员骨干团体已有13年。  虽然名字和任务听着高端,他们做的事儿却很接地气,从每周定期的读书
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10年,中国(内地,后同)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90万人,其中仅有63万人学成归国。就绝对规模而言,中国人才的外流数量的确称冠全球。但同样要看到我国人口基数巨大。  说得学术一点,评价一种人口趋势,需要观察目标群体及其对应总体的关系。利用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法国学者多克尔(FrédéricDocquier)等人估算了各国人口流入发达国家的比率。他们发现2000年,仅
全球很多国家,诸如中国、美国、德国、英国、印度和韩国,已把创新制定为一项国家政策,因为创新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并拉动经济的发展。在这场各国的创新赛场上,大学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美国的大学,已经与联邦资助、私有研发等一起成为推动创新的发源地。此外,在技术周期短、更新快的时代,大学生对大学的要求也有所变化,比如,美国的大学生在要求大学向他们传授技术的同时,更要求大学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
2011年北京化工大学“院周”(由学工部统筹组织,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在年末的两个月中集中开展以教育引导学生“爱专业、学专业、知专业”为内容的各类活动,并在一周内集中进行宣传展示)活动评比中,理学院的纸桥承重大赛获得了最高票数。猜猜看,一个用普通打印纸和胶水做成的桥到底能承重多少?    2011年底,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五所高校参加的纸桥承重大赛,进入了决赛的最终
现场一小时:从录取到送达  齐可昕把录取通知书高高举过头顶,可昕妈妈开心地搂着女儿,爸爸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望着录取通知书眼睛红红的。然后,一家三口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捧着通知书任由十几家媒体拍照,录像。  面对前来的记者和老师们,齐可昕反倒表现得落落大方。她说一个小时前就在网上看到了北京第一封录取通知书的消息,可万万没想到自己就是这封录取通知书的主人,有点受宠若惊。齐可昕收获的是惊喜,然而要保证将
这里我主要讲讲求职面试和商务交往场合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是含冤而死,其实你是慷慨赴义,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你就犯了错。  不学礼仪无以立  我给男生出个题。假定你考北京市公务员,考海淀区外事局,面试。灰色的西装,白色的衬衫,需要佩什么颜色的领带,让我一看就知道你是个正规军?  先不说答案,我想借题发挥一下,说说什么是礼仪和规矩。学生不太把礼仪当回事。譬如,你要去大公司、大企业,比
盼星星盼月亮  学校最近一直在下雨,宿舍被子很是潮湿。昨晚谭君打开“爱酷天气”查今天的天气如何,嘴角露出会心的笑容,说:“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太阳盼来了!明天晴!”  (陕西理工学院 姜鑫烨)  super boy  我觉得一个男生在自己女友心中被称为SB才是最高追求,别着急,别以为我在骂人,且听我的解释。SB是super boy 。有木有很高大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毛启凡)  手游界奇葩
榕树家族,鸟儿们欢笑盛宴宝地  中大校园的各色行道树种荟萃中西佳木,丰富多样。其中最多见的莫过于广东本土的榕树家族了,细叶榕、垂叶榕、黄葛、枕果榕,不一而足。细叶榕,以其鲜绿卵形小叶组成了繁茂广阔的树冠,更有无数纤幼繁茂的气生根流苏般垂下。这些气生根一旦触地则膨胀变粗,形成新的树干支撑起树冠。  每逢夏雨时晴,枝叶伸展,碧叶妆成,远远望去,好比阳光少女,可爱灵动。走进树下,万条乌丝低垂,更有好事者
本科毕业之后,我获得以色列排名第一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全额奖学金,来到这里攻读伊斯兰和中东研究硕士学位,同时学习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古希腊语。对我来说,这里是一个每天都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地方,或者学校里每天超强度的脑力课,或者学校外难以预料的思维撞击。常常我前一秒还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和平,后一秒就听说加油站被烧了,或者天空上盘旋而来的直升飞机,或者教室里突然冒出的燃烧弹气味,或者公交车里身边走过的好几
郑人元今年23岁,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专业毕业,他不仅仅是学霸而已。  高中毕业,郑人元拿到了9所美国大学的offer,他选择了排名靠前的华盛顿大学。  进入华盛顿大学后,郑人元就像开了挂,在异国他乡奋发图强。美国高校是出了名的宽进严出,郑人元见到最“学霸”的是干脆住在图书馆里,24小时随时进入学习状态,他们在体育馆洗澡,在图书馆学习和睡觉,“好像根本就没有必要住在宿舍里了。”郑人元觉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