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断下滑的趋势,传统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高技术人才要求,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体系结构,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步骤,包括调查分析,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并且发展职业能力,突出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教学过程通过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体系开发工作过程定义:在企业里完成一件特定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一般包括: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这六个步聚。对于一门课程的开发,首先是要针对学生以后从事的具体的职业岗位对岗位的调研,调查分析岗位的具体要求,从具体的要求得到典型的工作任务集合即行动领域,再转化为教学课程体系即学习领域,最后由教学课程体系转化为具体课程设计,主题学习单元即为学习情境。一 、调研分析明确调研的目的,如何进行调研,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典型的工作任务,调研包括以下三方面:(1)专业定位,结合经济发展的趋势,产业、行业背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职人员进修需求,职业资格等对专业有明确的定。(2)典型工作任务。是包含完整的职业工作过程,能反映独立的职业规范或职业面貌。深入企业,工厂一线对具体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能力需求,在职人员职业发展经历等确认。(3)工作步骤和工素。对具体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常用工具,现场环境等予以确定。调研的方法一般方法制作调研表,包括人才需求情况调研表,职业经历简述表,工作任务简述表。二、课程开发通过调研分析得到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需要转化成相应的学习情景设计,学习领域是和行动领域相对应,完成行动领域工作所必须学习的系统性内容(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学习时间表述的主体学习单元)即课。把学习领域内具体的一个“小型”学习单元,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转换成学习情景,是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即学习单元。学习领域的设计应对职业能力分析,知识领域的分析和社会能力的分析,基于三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职业能力目标,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将知识点和技能点组织起来,形成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对每门课程确立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的设计 把握好以下两点:(1)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继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中。(2)基本要求——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职业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以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 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专业领域课程设置要系统考虑实践教学环节,从实验,实训到企业实训实习,再到毕业顶岗实习,要形成系统,授课方式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尽量避免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的授课方式。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质是学习情境的设置,也就是对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学习情境开发与设计涉及6方面的内容--收集与设计任务、确定目标与内容、选定教学方法、构建学习环境、制定课时与老师安排、制定成绩考核计划。(1)从学生中心的角度出发,对学习领域所覆盖的行动领域进行分析,收集和设计相应的情景如任务、项目、案例等,在收集和设计学习情景时始终要注意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原则,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学习情景必须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这几个过程。(2)为每个情境的实施选定教学方法,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教学应遵循完整的行动模式这一原则,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时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其中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一个主要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法,常见的包括: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计划演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3)实施每个情境需要的环境,采用车间组织形式,分大班为若干班组,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作为准员工体会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有利于带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境的实施,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4)选择合适教学载体,针对每个具体的学习项目,搭建好一个好的学习载体,学习载体选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载体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易实施性。(5)制定课时,授课计划,学习成绩检查计划,教师根据每个学习情境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确定课时数,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特点,教学规律制订出详细的授课计划,在评价学生时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性评价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仿真与现场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结合等。四、结束语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由此可见,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行业形势,注重知识能力与社会能力相结合,合理构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体系,从而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符合学生毕业后就业需求。参考文献:[1]姚和芳,首珩,周虹.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1)[3]马树超.强化市场导向意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0[4]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由此可见,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体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行业形势,注重知识能力与社会能力相结合,合理构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体系,从而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符合学生毕业后就业需求。参考文献:[1]姚和芳,首珩,周虹.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1)[3]马树超.强化市场导向意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德国“学习领域”改革的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0[4]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