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义联结,助推思维进阶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h9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思维生长点:从计数走向计量,几何直观支撑计数单位到计量单位的转换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从具体到抽象过渡的初期,也是思维进阶的转折点,此时几何直观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关联沟通。设计如下的对比体验素材,让学生经历关联教学过程,锻炼思维能力。
  【题组1】
  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图略)先估一下,再写出算式,用竖式帮助解答。
  追问1:为什么列出乘法算式?
  追问2:摆竖式的时候,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竖式略)
  追问3:结合图形说一说你对这个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
  追问4:13、22分别表示什么,286表示的是什么?
  追问5:3×22=66和10×22=220分别表示什么?请在图上圈出来,并说一说。
  【题组2】
  问题:这个盒子的面积是多少?(图略)请写出算式,并借助竖式解答。
  追问1:为什么列出乘法算式?
  追问2:摆竖式的时候,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竖式略)
  追问3:你能结合图形说一说对这个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吗?
  追问4: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3指的是什么?22指的是什么?286表示的是什么?
  追问5:3×22=66和10×22=220分别表示什么?请在图上圈出来,并说一说。
  对比追问: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
  两份对比素材,分别是点状的鸡蛋图和面状的格子图。每份素材设计相似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承载了各自的设计意图。追问1:倒逼学生思考乘法的意义和本质,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进行思考,一个是计数单位的累加,一个是计量单位的累加,都是求积的过程。追问2:从意义出发关联算理。追问3:被动思维呈现,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追问4:对比体验,一个表示的是计数单位的个数,一个表示的是计量单位的个数,建立知识的关联点。追问5:深度挖掘竖式计算在不同情境中所承载的不同意义。对比追问:在思考变与不变中,体验计数到计量的联结点。
  上述问题的引导要达成两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乘法运算意义与算理的进一步理解沟通;第二层次:体验变与不变。不变的算式,变的是单位和具体问题承载的意义。从熟悉的计数问题到不熟悉的计量问题,让知识找到生长的土壤,促成思维在沟通关联中发展。
  二、思维拔节点:从意义走向图式,任务驱动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分与合
  思维的发展是纵横交错展开的,在纵向打通计数和计量的联结点后,横向拓展练习恰是思维生长的拔节点。首先设疑“这个图式你可以看懂吗”(图1),给学生锻炼思维的空间。承接此任务,再设计三个层次的探究性任务。
  第一层次,操作载体为点状鸡蛋图,设计两个问题,先是由图到式(图2),讓学生从图上去发现一个乘法算式基于意义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再由式到图(图3),让学生主动构建分的方法,然后在分的基础上,得出分的图式。两个问题承载不同的思维含量。第二层次,操作载体为面状长方形图(图4),从点状图到面状图,问题虽然一样,但思维层次有着很大的跨越。第三层次,操作载体为抽象的图式,意在培养学生们的抽象概括能力。抛出问题“你能有序地对这个算式分一分吗?”(图5)从图到式,再图式联合,最后到抽象的图式,这样的进阶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倚靠又有所发展。
  从第一次以鸡蛋图为载体的点状探究到以长方形为载体的面状探究,再到基于图式的抽象概括,学生经历了从模型初探、模型再探到模型建立的过程,是一次深度学习的过程。
  三、思维绽放点:从图式走向问题,问题解决疏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意义
  高阶思维的养成需要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具体表现为能迅速地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本课后续教学以前面的图式分解为基础,在意义思辨、图式思辨和批判思辨中,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达成思维的绽放。
  问题:欣欣农场里有一片蔬菜种植区,它的长和宽刚好是1、2、6、8四个数字组成的两个两位数,且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小,请帮忙找到它的长和宽。
  意义思辨:基于乘法意义或是乘法算式乘积的特点,可以得出两种可能,分别为16×28和18×26。
  师:请想一想,第一步我们要做什么?可以得到什么?
  生1: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先把最小的数字放在十位,另外的两个数字分别放在个位,然后再计算比较。
  生2:也可以根据我们前面探究的规律——和相等,差越小,积越大。
  这一环节考查学生们是否养成遇到问题逐步思考的好习惯。学生根据乘法算式的意义想到第一步对策,先将两个最小的数字1和2,分别放在两个数的十位。
  图式思辨:在乘法意义深刻建构的基础上,结合图形对两个算式分别进行分解,判断出乘积的大小。
  问题:16×28、18×26两个算式乘积的大小,不借助竖式计算,可以判断出它们乘积的大小吗?
  师:请观察格子图中的两个图形,比较16×28、18×26两个算式乘积的大小,并完成填空。(格子图略)
  直接将两组数据对应的图形画在格子图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先根据图形得出结论,再来完成分一分,降低他们思考的难度。此环节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格子图得出,两个长方形有一部分是重叠的,所以只要比较未重叠部分就可以得出结论。接着,再引导学生完成从格子图到算式的分解,使图与式对应(图6,格子图略),让算理与算法融合。
  批判思辨:两个数的和不相等时,不能基于“周长相等,长和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的规律得出答案,但基于乘法意义进行分解的方法可行。
  问题:欣欣农场计划建造一个游乐区,有两种方案,请你帮忙选出面积最大的方案。方案一为长72米,宽33米;方案二为长71米,宽34米。
  师:这题还能用规律解决吗?试试看。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方法如图7所示)
  从周长相等到周长不等,培养学生借助学过的知识,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结论。三次思辨,三次成长,在问题链的引导下,促成学生的高阶思维在不断思辨中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中心小学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一年级上册 定价:45.00元 一年级下册 定价:45.00元  二年级上册 定价:44.00元 二年级下册 定价:45.00元  三年级上册 定价:45.00元 三年级下册 定价:45.00元   四年级上册 定价:45.00元 四年级下册 定价:45.00元  五年级上册 定价:45.00元 五年级下册 定价:45.00元  六年级上册 定价:45.00元 六年级
期刊
【编者按】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许多作品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时代背景,长期以来,针对他的作品是否适合选入小学教材一直颇有争议。此次统编小学教材选用了两篇鲁迅作品。本刊特邀鲁迅研究专家——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的陈漱渝研究员,分两期对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的两篇鲁迅文章略作探讨,以飨广大读者。  凡读过鲁迅小说《故乡》的人,都忘不了一位英武矫健的小英雄闰土,如何在“兵
期刊
定价:50.00元  本书是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培訓中心主任汪潮教授针对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做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后的理论成果的集结。本书对相关单元进行了系统的学理解读,并进行了对比课例研究,既有很好的学理阐述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学术水平与实用性俱佳。  购书方式:天猫旗舰店(fjjycbs.tmall.com) 或直接联系:福建闽教图书有限公司   当当网(www.dangdang.com)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郑毓信教授认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想得清晰、深入、全面、合理是数学学科所应关注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培育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一、化被动为自觉,诱发主动性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自主探究、观察、比较等活动过程,形
期刊
无论出身于哪个民族,身处于哪个国家,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人类共同的英雄。这样的一些人,虽职业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都在用时光锻造生命,用行动把自己的人生书写为一个传奇。他们的一生就像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言传身教地为人们指引出一种更有价值的活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一位伟大的教师。  纳尔逊·曼德拉,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教师。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安然
期刊
教学是围绕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这一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每次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拟定一个个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一个个具体教学目标的逐一实现,犹如攀爬通往学生发展之顶峰的阶梯一样,后一步总是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之上。因此,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还间接关乎到教学目的的最终达成。
期刊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即不能有效地运用文本的表达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尝试贯彻我校寻找核心问题、搭建核心结构、提升核心素养的“三核课堂”教学思路,在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施过程中,聚焦主题,找准语言核心生发点,通过两种路径整合教学资源,搭建三步结构教学模式,加强四重训练,使学生的表达意识、表达技巧和表达思维都得以增长。  一、“一线两路”,让表达素养可教可学
期刊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依据统编教材的特点,增强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引学生做好语文知识点的复习及理解,强化运用,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课后习题:作业设计的指向标杆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注重把握统编教材特点,对作业进行有效设计,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很好地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规划,有机渗透。课后
期刊
教师发展是立校之本,是国家教育发展的脊梁。教师的专业发展,应立足于对专业的认同与热爱,对职业的责任与担当,是源于内心、听从内心的一种生命自觉与教育情怀。唯有内核被撬动,壁壳方能破裂,生命终将绽放。为此,我们合心合情、合谋合智、合力合劲,凝聚成松柏小学(以下简称“松小”)教师专业发展的“合”文化。  一、合心,聚焦成长合伙人  教师发展,不仅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定位,更应与学校、社会、国家发展紧密联
期刊
语文教育是“言语”教育,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文本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批注文本能有效提升阅读效果。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一、阅读留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留痕的良好习惯,倡导学生通过传统的批注式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小学生经过一到三年级的学习积累,识字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到了四年级,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