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不敢与你对视 隔着祖国的地理,我被比例尺一再缩小 花盘沉重,风向失语 不能与你相提并论 我是你遗落在远方的一粒子 比地平线低,我借用过你的花朵都付之流水 套用过你头顶的阳光已是日暮时分 我的淡抹与你的盛妆 如此不合时宜 我常常在虚幻中将自己重新排列 空荡荡的,像隔着万水千山 只有远远坐着,感受你金碧辉煌的江山 一统天下的大手笔的风格 风中传来你年轻的香气 我知道我回不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敢与你对视
隔着祖国的地理,我被比例尺一再缩小
花盘沉重,风向失语
不能与你相提并论
我是你遗落在远方的一粒子
比地平线低,我借用过你的花朵都付之流水
套用过你头顶的阳光已是日暮时分
我的淡抹与你的盛妆
如此不合时宜
我常常在虚幻中将自己重新排列
空荡荡的,像隔着万水千山
只有远远坐着,感受你金碧辉煌的江山
一统天下的大手笔的风格
风中传来你年轻的香气
我知道我回不去了
做一株植物
再走得远一些
向北,给北风吹裂的沙漠
向南,给雨水深重的河流
向东,伸进蜜蜂的翅膀
向西,天空在山峰上架起火焰
無眠的眼睛,夜的后花园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但我不能翻腾出昨天
重新着色的路口在分岔处分开青春
农业的枝条在后工业的辞典里
写下花朵和果实
得俯下身来,仔细辨认
哪一个是曾经的过往
哪个是即将奔赴的前程
我有幸与之结缘,成为一朵硕大的向日葵
成为它明媚奔放的偏旁跟前
一株发声清脆的植物
快备好阳光的翅膀
十万只蝴蝶就要破茧而出
其他文献
驱车停泊栖霞寺 阳光引路,脚步轻松 见到花花草草们亲密无间 才明白前尘与何事结缘 三山两涧的布局 拓宽了一种归属感 拜谒舍利塔 枝头的绿毛鸟每鸣叫一声 林间的绿荫陡觉加厚了一寸 走着走着,我就要回头 像是对谁的应答 更像是四季在转身 再拜栖霞寺 月光送我出庙门 南京城池,恍若隔世 失聯 倘使有那么一天 我失联了 比断线的风筝 隐退得还快 请不要扼腕叹息 我
五月的引子可以是一场雾 也可以是立夏的风 在季节中饱满起来的麦穗锋芒尖锐 我喜欢一切上升的暖 刺槐开着白色的小花,似乎人间烟火中 不会有一点尘埃 多么地好,我也在一首诗中让一些词饱满起来 追赶着日晷中的滚烫 夏日的阴影拉长时,我也会想念我死去的父亲 我刚在抽屉里找到他的笔记本 那上面留有他的余地,像他的天空 小满之后也会是芒种 夏日漫长,但万物一定与雨水有关 海棠树的风吹
主持人语 孙启放的诗歌,有一如既往的深刻。“深刻”可能是他的诗学追求。而达成这种深刻性的,很明显,是让人惊讶的语言修辞术。对于孙启放而言,这种修辞术,仿佛是一把将事物修剪得轮廓和棱角分明的剪刀。他的诗往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具体场景,然而他锋利的剪刀会将生活场景的完整性拆散、打碎,事物在词语和词语的转换中,急遽升华为一种形而上学的幻景。同时,他诗歌中的主体被无与伦比地突出,尽管在很多时候,这个主体并
字纸 有人读《红楼梦》像读 情色故事。有人读洗发水说明 悟出宇宙奥义。而师傅教我 ——“敬惜字纸”,那上面有 鬼哭狼嚎之事。我默念此语数遍直至 山河脱落,便开门迎宾 看老大哥称量,打包,付几张毛票 书架上就空出一截,门口灰尘里 多了几滴汗,像墨坠落在 阅后即焚的宣纸上 蝉 在夏天之前你需要练习 不语术,心怀天下秘密 又一无所知。关于世界 你并不比一只蝉知道多少 它地
致屋子里的陽光 准时侵入我的地盘 半边桌子正接受它的照耀。 快乐的发明者,这终身教授又来了。 发放温黄的安慰剂 是太阳到访的唯一目的。 紧跟其后的,正是 这一年里成熟的花朵果子棉桃粮食和少年 呼啦啦,大地丰盈热闹满是光泽。 可是,谁在后面的后面 无数流汗的咳嗽的气喘的皮肤龟裂的 不要以为看不见。 拒绝再被沐浴 冬天的明亮有点抖,我不配享受那光。 致投在教室天花板上的银河
葛镜桥 只是,很少有人明白 为何万事之起都得借江心一块礁石 设计出一个绝妙支点? 那天涨水,一道过不去的繁密荆棘 将其划伤,而后 葛镜在独对的崖壁,窥见了三十年之后 水流之上,悬空的崖石 星空下,照见砥柱的梦 梦见鸟儿衔来,更多的草籽 三百年、四百年已倏忽而過了 你继续追问,那年,水流向何处,人去往何方? 而答案始终如一,那就是让“致良知”*过桥而来 注:“致良知”是王阳
村子后面有山,山上有松树林 林子里有各种叫不出名的野生植物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那里是祖坟山 他们说不是每个死去的人都能埋在那里 要生前没寻短路的 要活到一定岁数的 要家里人丁兴旺的 我隐约明白:活好一生并不容易 对山上的一草一木 开始存了敬畏之心 找名字 我找过许多植物的名字 像艾蒿 茯苓 苡米 很早就见过这些实物,但叫不出名 像覆盆子 扛板归 益母草 也都是
“生死学”是广州大学的一门选修课,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的胡宜安老师已经讲了20年,仍一座难求。上大学之后,亲戚中高龄的时有逝去,我想跟着这门课探索生死之道。写下一封信消弭恐惧 开课第一天,胡宜安老师让我们模拟为自己立下遗嘱。过去的回忆、现在的喜恶与未来的期许都朝我蜂拥而来,如果现在就是临死一刻,我最为关切的是什么? 有些人的遗嘱写得幽默风趣,“我的遗嘱是希望我家的猫能每天吃顶级猫粮!”有些人的则
汉斯·马格努斯·恩芩斯贝格尔,于1929年11月出生在考夫博伊伦。他是德国诗人、作家、出版人、翻译家和编辑。今天他生活在慕尼黑-施瓦宾格。他的诗集有《狼的辩护》(1957)、《国家的语言》(1960)和《盲人文字》(1964)。从1957年起,他作为自由作家在欧洲许多地方生活和工作过。33岁时他就得到了“格里格-布西讷奖”。1965-1975年,他出版发行了文学杂志《指南》。《指南》及他的诗歌、随
上几级台阶 再往里走,是堂屋 堂屋是老堂屋 再往里走,是棺材 棺材是黑亮老杉木 用長凳架起,有粉笔字在上面 一队孩子轻踮脚尖 刚刚写下,标注拼音的一生格言 寻找一粒煤的光荣出身 煤矿工人是光荣的 父亲光荣以后顶职当煤矿工人的 光荣村的姚光荣 是光荣的 姚光荣后来光荣入党 光荣提干 直到九十年代中期 他从煤炭山 体面下海 体体面面的姚光荣 回乡探家的席间说到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