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趋势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442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在我国长期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本文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对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和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造价管理 趋势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造价领域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的加快,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这种体制已不适应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的经营和竞争。尤其是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加大了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责任和风险,客观上要求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
  1 参与和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1.1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建筑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市场,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规模庞大,信誉良好的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充当业主和承包商的代理人,是政府不必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而仅依靠间接管理手段即可达到目的。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到招标承包合同价,再到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整个计价过程均应由造价咨询单位来完成。所以培育和完善造价全过程的咨询服务是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维护甲乙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1.2 随着改革的深入,工程招标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工程管理制度的确立,工程索赔,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融资等新业务的出现,客观上也需要一批同时具备通晓经济法,经济管理,工程计算与计价与工程造价管理的人才队伍协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作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已经在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乃至整个基本建设投资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和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成为可能。
  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我国工程造价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大的发展,但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系列学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工程造价管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学科。1985年成立了中国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委员会,1990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工程造价管理观念落后。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产生有其复杂的背景,在实际工作中计划经济模式的烙印还相当深。绝大多数工作仍然停留在“三性一静”(定额的统一性、综合性、指令性和工、料、机价格的静态性)的基础上,往往“四算”(估算、概算、预算、决算)分离,“三超”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的新理念。
  2.2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在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招投标法在实际中经常被扭曲,议标、串标现象还很严重。因此,加强行业立法,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当务之急。
  2.3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有80多万。这80多万的从业人员中本科毕业生还不到三分之一,绝大多数是大专、电大、函大毕业,有的甚至还没有专科文凭。从专业上来看,正规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毕业的还不到1%,大部分都是工程经济、投资经济、工程管理、概预算等相近专业,这些人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只停留在概預算上,他们不能也不可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另外,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刚刚起步,目前取得证书的还不足1%,能够充当总经济师的更是凤毛麟角。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
  3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
  3.1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人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月也在增加。因此,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行业壁垒下降,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另一方面,人世后根据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我们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并能更加容易地进人国际市场。同时,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名成员国,我国的企业可以与其他成员方企业拥有同等的权利,并享有同等的关税减免,在“贸易自由化”原则指导下,减少对外工程承包的审批程序,将有更多的公司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并逐步过渡到自由经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已成必然趋势,各国都在努力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
  3.2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伴随着INTERNET走进千家万户,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当今更新最快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普及应用的速度令人吃惊,而且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这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另一方面,作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知识经济已经来临,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必将发生新的革命。知识经济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将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知识经济可以理解为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的经济;知识经济利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更重视利用智力资源;知识产生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成果,带来新的财富。这一过程靠传统方式已无法实现,这时先进管理手段——电脑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近20年来,项目管理飞速发展,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项目管理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但在我国项目管理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不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对我国的管理学教育界和项目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必须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来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即将入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养好、管好农村公路,使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其使用功能与服务水平,是十分重要且意义重大的事情。为此,我们对农村公路养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新路子作了有益的尝试,开创了农村公路养护新局面。  关键词:农村公路存在问题管理机构养护模式  近年来,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农村公路由于养护工作不到位,形成了“
摘要:简述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总结了GPS用于工程测量所具有的特点,介绍了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GPS;工程测量;应用实例  前言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用于军事部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历时2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分三阶段研制,陆续投入使用,并于1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本文将结合实例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以及防裂的具体措施。  关键字: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或构筑物不断增多,混凝土结构以其材料廉价物美、施工方便、承载力大、可装饰强的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于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讨论了重载交通作用下对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影响,分析了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研究现状,并在沥青路面设计基础上,对长寿命沥青路面采用优化组合设计方法,提出在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合理的考虑重载交通的影响,为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疲劳寿命;组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 U416.217  1.引 言  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道路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路基的要求,更是不容忽视。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公路的线形主体,与路面共同承担汽车的荷载作用,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公路的使用品质。没有稳固的路基,就没有稳固的公路,一条优质公路,路基质量是关键,因此路基质量应该从路基施工开始控制。  关键字:道路工程建设 路基质量 路基施工   以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对于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