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我国的长久发展,关系我党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教育从大学生抓起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重要举措。反腐倡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关键词: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大学生 反腐倡廉教育 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我国的长久发展,关系我党的生死存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深刻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腐败。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而且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大力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对于进一步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腐倡廉教育从大学生抓起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重要举措。反腐倡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这方面工作,意义深远。这不仅是一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工程”,而且是一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建设工程”,是广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实施纲要》指出: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前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这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些无疑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基础课通过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
这门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思想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法制教育的内容。而思想教育的内容除了理想教育爱国教育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教育大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即要以“为人民服务”为自己主要的人生目的;要有积极上进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问题,比如权钱问题等;要知道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他的社会价值,即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从而使大学生明白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意识,这对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培养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纵观那些腐败分子,无不是人生观出了问题,或者贪污受贿,或者追求享乐生活腐化,或者只顾谋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大局,最终成为社会的罪人。
二、基础课通过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反腐倡廉
道德教育也是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知识教育、道德意识的培养、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明白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大道德领域中社会公德的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的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的要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还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等。
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明白道德不是高高在上,与己无关的。在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和每个人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回避不了的。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道德有关,人们都会从道德的角度对你的言行进行评价。并且在现代这个越来越文明,越来越重视道德、关注道德的时代,道德必定会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立业和成才,换句话说,道德素质是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通过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明白要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的要求(在我国现在就是按照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即前面道德知识教育的内容)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品德修养的方法、途径,比如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向道德楷模学习等。
上面三个环节的系统的道德教育,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明辨是非善恶,知荣辱,能够心灵自律,从而使反腐倡廉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纵观那些腐败分子,无不是失去了道德防线而迷失了自我,最终做出了违背道德、腐化堕落的事情。
三、法制教育是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的最后防线
法制教育是基础课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也是这门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在中学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实体法律规范,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其中不乏关于违反诚信,关于贪污贿赂、渎职等行为及惩罚措施。例如《民法》五项基本原则中有一项就是诚实信用原则,自然人进行民事活动时不能违背该原则,否则就要受到《民法》的制裁,即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遵循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而不能滥用职权,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刑法》规定的十大类犯罪中,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有侵犯财产罪,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还有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等。这些与中学相比,是更细节更深入的法律知识,通过学习,可以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从法律角度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更重要的是通过法律部分的学习能够培养大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去处理和解决问题,即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从而起到反腐倡廉教育的作用。因为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不遵守法律触犯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可以说是最后的防线。纵观那些腐败分子,腐败的时候好像很得意很逍遥,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无不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切对大学生无疑都是一种警示。
除上述三方面外,基础课还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荣辱观教育,教学生学会和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指导学生培养健康心理,等等。礼仪教育使学生和人交往时知礼节懂规矩;荣辱观教育使学生明是非知善恶;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理解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的原则,如真诚、尊重、宽容、平等、互利等;健康心理教育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克服自私狭隘等错误思想而变得豁达宽容。这些无疑对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培养都起着不可忽视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反腐倡廉教育,乃至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都起着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统用教材2008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
[3]黄焕初,符惠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参考书.
[4]戴艳军,杨慧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
[5]赵彦锋.做人细节全书.
关键词: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大学生 反腐倡廉教育 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我国的长久发展,关系我党的生死存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深刻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腐败。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处在关键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而且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大力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对于进一步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腐倡廉教育从大学生抓起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重要举措。反腐倡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这方面工作,意义深远。这不仅是一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工程”,而且是一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建设工程”,是广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实施纲要》指出: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前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这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些无疑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基础课通过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
这门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思想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法制教育的内容。而思想教育的内容除了理想教育爱国教育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教育大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即要以“为人民服务”为自己主要的人生目的;要有积极上进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问题,比如权钱问题等;要知道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着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他的社会价值,即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从而使大学生明白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就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意识,这对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培养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纵观那些腐败分子,无不是人生观出了问题,或者贪污受贿,或者追求享乐生活腐化,或者只顾谋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大局,最终成为社会的罪人。
二、基础课通过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反腐倡廉
道德教育也是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知识教育、道德意识的培养、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基本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明白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三大道德领域中社会公德的要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的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的要求: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还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等。
通过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明白道德不是高高在上,与己无关的。在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和每个人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回避不了的。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和道德有关,人们都会从道德的角度对你的言行进行评价。并且在现代这个越来越文明,越来越重视道德、关注道德的时代,道德必定会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立业和成才,换句话说,道德素质是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通过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明白要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的要求(在我国现在就是按照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即前面道德知识教育的内容)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品德修养的方法、途径,比如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向道德楷模学习等。
上面三个环节的系统的道德教育,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明辨是非善恶,知荣辱,能够心灵自律,从而使反腐倡廉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纵观那些腐败分子,无不是失去了道德防线而迷失了自我,最终做出了违背道德、腐化堕落的事情。
三、法制教育是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的最后防线
法制教育是基础课第三部分的教学内容,也是这门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在中学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知识,特别是一些具体的实体法律规范,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其中不乏关于违反诚信,关于贪污贿赂、渎职等行为及惩罚措施。例如《民法》五项基本原则中有一项就是诚实信用原则,自然人进行民事活动时不能违背该原则,否则就要受到《民法》的制裁,即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遵循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而不能滥用职权,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刑法》规定的十大类犯罪中,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有侵犯财产罪,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还有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等。这些与中学相比,是更细节更深入的法律知识,通过学习,可以使大学生进一步明确从法律角度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更重要的是通过法律部分的学习能够培养大学生自觉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去处理和解决问题,即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从而起到反腐倡廉教育的作用。因为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不遵守法律触犯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大学生反腐倡廉教育可以说是最后的防线。纵观那些腐败分子,腐败的时候好像很得意很逍遥,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无不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切对大学生无疑都是一种警示。
除上述三方面外,基础课还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荣辱观教育,教学生学会和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指导学生培养健康心理,等等。礼仪教育使学生和人交往时知礼节懂规矩;荣辱观教育使学生明是非知善恶;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的本质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理解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的原则,如真诚、尊重、宽容、平等、互利等;健康心理教育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克服自私狭隘等错误思想而变得豁达宽容。这些无疑对大学生廉洁意识的培养都起着不可忽视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反腐倡廉教育,乃至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都起着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国统用教材2008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
[3]黄焕初,符惠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参考书.
[4]戴艳军,杨慧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
[5]赵彦锋.做人细节全书.